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王真真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该文研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主要为该院所抽取的11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研究时间具体为2019年1—6月,并且通过随机建组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共两组,每组为55例.研究期间为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最后对改进后的护理效果以及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经过实验,研究组患者的改进后护理效果为(63.6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43.64%),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最终发现,研究组的改进后护理能够为患者起到极为显著的作用,是新型有效的护理手段,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效果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陈雯雯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工作中,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就诊的乳腺癌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60例作为此次调研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联合干预,对比行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预防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出现下肢深脉血栓的工作中,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集束化护理乳腺癌下肢深静脉血栓

    口服避孕药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贾磊凌英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口服避孕药(OC)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9月该院领取并使用OC的育龄期妇女76例为观察组,均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另选同期未使用OC的育龄期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及DVT发生率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使用OC前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d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使用前,49 d后观察组TT、APTT短于21 d后,纤维蛋白原(FIB)高于21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出现DVT发生率为0.00%.结论 OC可缩短育龄期妇女TT、PT、APTT时间,并提升FIB水平,即改变育龄期妇女凝血指标,增加DVT发生的可能性.

    口服避孕药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

    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评价

    王亚利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研究时段2018年2月—2019年2月,研究对象:该院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70例,按护理方式分类: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5,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入院后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感染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别为(0.00%VS20.00%)、(2.86%VS17.14%)、(0.00%VS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性气胸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4.29%VS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中效果显著,显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呼吸内科老年卧床临床护理路径下肢深静脉血栓

    泌尿外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观察

    朴庆华王剑张钰昕陈静...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主要针对临床上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方式进行了探讨.方法 主要选择了该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9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平均方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对实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主要采取的是预防性护理方式,而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血栓的发病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观察组也要明显好很多.结论 在临床上针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预防护理模式后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泌尿外科手术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拇外翻矫形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分析

    徐德峰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拇趾外展外翻畸形是临床常见的足部畸形,其发病率在2.0%~50.0%不等,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早期症状不易引起患者重视,随病情进展,可引起拇滑囊炎、关节炎等疾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现已成为女性关注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治疗拇外翻的矫形术式较多,但术后的并发症较多,导致质量效果较差,该研究就拇外翻矫形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进行如下阐述.

    拇外翻矫形术后并发症预防

    陪检护理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孕妇中的护理效果及对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魏敏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陪检护理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孕妇中的护理效果及对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孕妇7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陪检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干预后对孕妇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孕妇的护理质量评分、两组孕妇的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礼仪素质方面、服务态度方面、工作责任心方面、医护配合方面、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孕妇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孕妇中实施陪检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礼仪素质,增强患者的工作责任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使得医护之间的配合度增加,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陪检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孕妇护理质量评分孕妇的遵医行为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效果观察

    朱梦婷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效果应用价值,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主要为该院所抽取的124例患者,2017年8月—2018年8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为62例.研究期间为两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工作,最后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并研究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常见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工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1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4.19%),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最终发现,研究组的护理对策能够为患者起到极为显著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加速患者的康复,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

    下肢静脉血栓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效果

    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评价

    蔚晓娜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时接受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例)、观察组(n=39例),予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无痛行走距离为(769.46±75.25)m、最大行走距离为(981.16±97.18)m,均高于对照组;下肢疼痛评分为(3.49±0.32)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速度为(5.25±0.51)mm/s、搏动指数为(9.91±0.96)s,均大于对照组;阻力指数为(0.61±0.05)mL/min,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5.13%,低于对照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于治疗时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其下肢血流情况以及下肢行动功能,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被推广、应用.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舒洛地特辛伐他汀护理

    下肢深静脉溶栓采用血压计止血带浅静脉血流阻断效果比较

    孙进仓葛珊珊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下肢深静脉溶栓采用血压计止血带浅静脉血流阻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6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A组和B组,分别实施的是止血带治疗以及血压计浅静脉血流阻断的方式,两组案例治疗后总结结果.结果 对比研究两组案例的住院时间、消肿评分、通畅度评分等,对比得知,B组的评分高于A组,住院时间少于A组,数据差异大.分析两组案例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栓清除情况,B组的不同阶段清除概率高于A组.分析两组案例的案例的小腿疼痛情况,治疗后B组的评分低于A组.结论 针对下肢静脉血栓的案例实施血压计止血带浅静脉血流阻断方式给予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结果,患者相对来说比较舒适,可行性高.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浅静脉血流阻断血压计止血带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