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cy、vWF及D-D联合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研究

    丁红霞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Hcy、vWF以及D-D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60名在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Hcy、vWF及D-D值并对比.结果 在Hcy、vWF以及D-D值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两组Hcy、vWF以及D-D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诊断价值方面,在诊断敏感度方面,vWF诊断敏感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特异度方面,D-D诊断特异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准确度方面,D-D诊断准确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y、vWF以及D-D联合检测方面,相比于单一检测,Hcy、vWF以及D-D联合检测敏感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vWF以及D-D联合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检测方面发挥重要价值,联合检测方式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敏感度高,可将其用作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检查项目.

    HcyvWFD-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

    对于高危人群的下肢动脉疾病的全因以及血管病病死率与危险比率

    王誉晗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危人群下肢动静脉疾病的全因以及血管疾病死率与危险比率.方法 高危人群动脉硬化踝臂指数与血管疾病病死率与危险比率的方法是根据上海、广州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1000例动脉硬化患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患者的踝臂关节进行测量.高危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全因以及血管病病率与危险比率的方法是根据上海、广州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5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患者的踝臂指数进行合理的设定,患者在得到有效的治疗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时间不定,以此了解患者治疗后身体的一切状况.将高危人群患者分为4组,第一组患者分为重度动脉疾病患者;第二组分为轻度以及中度动脉疾病患者,第三组患者分为临界组;而最后一组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将每组患者平均分为250例,以此来统计患者检测的结果.结果 在糖尿病患者中,致使患者发生动静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有高领、患者高血压、常年吸烟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等因素.重度PAD组、轻度至中度PAD组及临界组发生全因死亡的RR分别2.907(1.770~4.774),1.555(1.190~2.034)及0.932(0.635~1.037),发生CVD死亡的RR分别为4.895(2.474~9.684),2.020(1.326~3.077)及1.280(0.723~2.266).患者进行治疗后,动静脉患者出现的全因死亡概率与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危险比率分别是1.624(1.229~2.145)与2.303(1.504~3.528).结论 动静脉患者的康复概率要低于非动静脉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治疗动静脉患者,对患者的康复概率以及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低踝肱指数多高指数都将是高危人群动脉疾病最危险的因素,也是心血管死亡率的强预测因子,所以踝肱指数不仅可以用来诊断下肢外周边动脉疾病,还可以用于动脉硬化疾病,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1].

    高危人群下肢动脉疾病血管疾病死亡概率

    妇产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分析

    李玉华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外科手术治疗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妇产恶心肿瘤术后极易发生.当产妇行恶心肿瘤术治疗后,便会产生下肢肿胀、下肢麻木等症状,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据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力度,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症状.

    妇产恶性肿瘤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妇科腹腔镜术后标准化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冯春英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妇科腹腔镜术后标准化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妇科2015年3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92例行腹腔镜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35%)和并发症发生率(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和(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后采用标准化护理可有效防控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经济性良好.

    妇科腹腔镜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王帅萍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下肢深静脉栓塞临床预测评分(Wells评分)》进行人院评估,根据评估得分给予相应的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并且给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进行评估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其并发症的同时,还减低患者的焦虑症状,又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护理干预怠性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

    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李云霞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通过抽签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预防护理干预),对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折患者术后强化预防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服务质量.

    护理干预预防效果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服务质量

    利伐沙班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刘庆梅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利伐沙班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Tr、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科术后患者采取利伐沙班治疗,可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利伐沙班妇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

    泡沫硬化剂+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李军韩燕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泡沫硬化剂结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2月-2018年10月该院诊治的15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并对患者在手术前后的CEAP分级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痊愈时间、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手术前后两组之间的CEAP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痊愈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泡沫硬化剂结合外科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CEAP评分,同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的进程,缩短手术时间,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泡沫硬化剂外科手术下肢静脉曲张

    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廖燕桃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2例妊娠期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保守抗凝疗法.结果 经抗凝疗法及护理,42例患者均未发生出血、肺动脉血栓等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针对在妊娠期并发DVT的特殊人群,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对促进疾病康复,确保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手法治疗联合髋关节运动疗法治疗下腰痛的效果观察

    董正显
    79-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该文主要分析手法治疗联合髋关节运动疗法对下腰痛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临床上收治的120例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其中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法治疗,60例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手法治疗基础上联用髋关节运动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NPRS疼痛数字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经过为期两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改良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以及NPRS疼痛数字评分等临床指标上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下腰痛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通过手法治疗联合髋关节运动疗法的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跟应用.

    手法治疗髋关节运动疗法下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