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效果的临床观察

    杨春雷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多枚螺纹钉固定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功能、疼痛、畸形和运动范围评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和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显著提高髋骨关节功能,疗效和治疗优良率处于较高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多枚螺纹钉固定术疗效观察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有限切开)胫骨Pilon骨折疗效分析

    王九现王明华张立民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有限切开锁钉钢板内固定治疗在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有限切开锁钉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观察组为5.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Pilon骨折采用有限切开锁钉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优越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快速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胫骨Pilon骨折疗效

    探讨高频超声用于诊断足部软组织肿块中的临床价值

    齐永欣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用于诊断足部软组织肿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48例于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到该院进行诊治的足部软组织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并分析高频超声用于诊断足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结果 高频超声检出准确率为95.83%,其中包括1例误诊、1例漏诊、13例腱鞘巨细胞瘤、12例血管瘤、19例腱鞘囊肿以及2例血管球瘤.结论 将高频超声应用到诊断足部软组织肿块患者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较高的检出率,且能够有效鉴别肿块的实际性质与血流的分级,建议推广应用.

    高频超声足部软组织肿块临床诊断价值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足闭合性骨折

    杨利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前足闭合性骨折患者,采取微型钢板内固定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为了确保该次研究工作的可靠性,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来院接受治疗的前足闭合性骨折患者中抽取84例样本,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分配42例患者,实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进行.试验组同样分配42例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通过数据比对,总结出两种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恢复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的总恢复度为85.71%.结论 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从而可以推断出前足闭合性骨折技术有助于提升患者后期的恢复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前足闭合性骨折微型钢板内固定临床价值

    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在下肢严重毁损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刘林军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在下肢严重毁损伤保肢治疗的应用.方法 择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例下肢严重毁损伤保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部位,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手术方案.在治疗中,需要先彻底清创,然后再进行临时支架克氏针对骨折进行复位内固定,然后读患者行静脉移植以及血管吻合修复血管损伤,再对其进行原位修复和负压封闭引流+延期组织瓣修复行保肢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术后12个月的随访,发现其均保肢成功.有8例患者的脱套皮肤完全存活,有1例患者的皮肤大部分存活,经过二期清创后,皮瓣愈合;有7例移植皮瓣完全存活,有8例不同程度的畸形患者完全矫正.结论 对下肢严重毁损伤患者给予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骨重建和软组织修复,使之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显微外科技术外固定支架下肢严重毁损伤保肢治疗

    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与跟腓韧带用于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习旭涛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与跟腓韧带用于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自体半腱肌腿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以及跟腓韧带,对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进行治疗,在术后,将踝关节固定在中立稍外翻,保持6周,在第7周,逐渐取下石膏,让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练习.在随访时,根据AOFAS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疼痛及关节功能.结果 在疼痛评分方面:术后30~40分,平均分(32.52±4.51)分,功能评分:术后40~50分,平均分(48.12±3.42)分,比术前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优良率达到了100.0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中,通过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与跟腓韧带的方式,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跌关节外侧不稳.

    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自体半腱肌腱慢性踝关节不稳解剖重建

    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作用分析

    刘朝科
    114-11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中应用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作用.方法 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KOA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更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独活寄生汤针灸

    关于中医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研究

    刘建新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下肢静脉曲张作为常见的血管疾病,具有并发症多、发病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应采用临床手术进行治疗,但由于该手术切口多、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将中医防治手段运用其中,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中医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术并发症临床研究

    火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301例临床疗效观察

    于东海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火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针对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301例中医辨证为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51例,观察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结合火针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上涨,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或减小,组间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火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畏寒怕冷、关节僵硬的表现,对于阳虚寒凝型的具体症状有较强的针对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火针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康和平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T2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给予西药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T2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0例,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股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参数.结果 在血糖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血糖指标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股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参数方面,两组患者股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参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选择西医治疗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有明显提升,可改善患者下肢血流参数,值得推广应用.

    加味补阳还五汤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