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王伟华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于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过程中使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从该市医院中挑选出90例病况大致相同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一系列的临床实验, 患者就诊时间为在2016年5月—2018年11月, 将这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45例患者.对其中的一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使用类风湿因子检测法进行检测, 此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使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进行检测, 此为实验组.然后对这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有42例患者检测结果呈阳性, 阳性检出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有32例患者检测结果呈阳性, 阳性检出率为83.6%;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 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过程中使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较高, 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值得进一步推广.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联合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阳性检出率

    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程子利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和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别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 (观察组) 和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 (对照组), 比较两组术中一般情况, 骨折愈合时间, 及末次随访Johner-Wruhs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切口长度和术后下地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末次随访Joher-Wruh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胫骨干骨折的治疗中, 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牢固固定,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锁定钢板交锁髓内钉胫骨干骨折

    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丁振平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4例.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两组患者均3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观察组则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负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经检验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1.9%、68.8%, 检验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两组患者TPA与PA、膝关节活动度, 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 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确切, 均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但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可降低并发症, 促进患者康复.

    锁定钢板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微型钛板内固定对手足部骨折的治疗作用研究

    侯洪涛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手足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对的效果, 并探析该内固定方法的作用.方法 对2016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7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一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钢板组), 另一组给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 (钛板组), 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钛板组患者围术期主要指标与钢板组相比较, 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钛板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42%、8.57%, 与钢板组71.43%、25.71%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手足部骨折, 可促进功能康复进程, 且具备一定预防骨折片移位与感染的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手足部骨折内固定术,微型钛板微型钢板疗效观察作用分析

    一种医用踝关节平衡装置对高校篮球运动员踝关节年损伤率的影响

    杨董李晓铭孙景毅谢地...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研究"医用踝关节平衡装置"对篮球运动员踝关节年损伤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泰安市某高校篮球队踝关节骨骼肌肉健康队员18名, 利用"医用踝关节平衡装置"进行为期36周的介入研究.结果 (1) 踝关节力矩峰值:在优势侧与非优势侧踝外翻30°/s, 优势侧内翻30°/s情况下的等速肌力测试, 踝关节的力矩峰值, 介入训练前后相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非优势侧踝内翻30°/s情况下, 踝关节的力矩峰值, 训练前后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27±4.35) Nm, (30.88±7.28) Nm, P=0.012]. (2) 腓肠肌反应时:介入训练前后优势侧腓肠肌外侧肌、非优势侧腓肠肌内侧与外侧肌激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优势侧腓肠肌内侧肌激活时间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340±0.026) s, 0.254±0.043) s, P=0.009) ]. (3) 平衡指数:介入训练前后优势侧与非优势侧的包络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6 494.2±22 237.69) mm2, (1 261.87±303.79) mm2, P=0.042; (27 523.93±26 244.72) mm2, (1 379.87±577.78) mm2, P=0.046]. (4) 踝关节年损伤率:介入训练前后损伤率有所降低.结论 运动员在穿戴介入装置训练后可降低踝关节损伤的出现, 对双踝内翻水平影响效果明显, 对双侧腓肠肌反应时激活时间下降明显, 也可使双侧踝关节平衡能力朝着高于正常人足的趋势发展, 对踝关节稳定性与灵活性有一定的提高.

    踝关节介入装置损伤率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王海涛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疾病的患者88例,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 随后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 主要分为交锁髓内钉组 (44例) 与经皮锁定钢板组 (44例) .其中对交锁髓内钉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 而对经皮锁定钢板组患者采取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结果 经皮锁定钢板组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均较佳, 但是经皮锁定钢板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胫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采取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治疗, 效果显著,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交锁髓内钉胫骨干中下段骨折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的对比分析

    牛忠义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 时间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对照组 (n=50) 采用手术治疗, 观察组 (n=50) 采用手法复位治疗, 分析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费用、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费用、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以及手法复位治疗均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可促进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愈合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踝关节骨折手术手法复位效果对比

    综合护理干预在足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张珊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足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1月期间该院144例足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72例 (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72例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 (70/72), 对照组为86.11% (62/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5% (5/72), 对照组为19.45% (14/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足部骨折患者中, 有助于促进足部功能的恢复, 降低并发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足部骨折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产后中药足浴疗法对产褥期康复的促进作用分析

    孙淑兰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中药足浴疗法对产褥期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分娩产妇90例, 利用随机分配的原则, 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5例产妇,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产妇产褥期的康复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干预的基础上, 采用产后中药足浴疗法进行干预.结果 采用产后中药足浴疗法进行康复干预的观察组产妇的血性恶露情况明显改善, 并且产妇的睡眠情况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中药足浴疗法对产褥期孕妇进行康复干预, 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 提高产妇的睡眠质量, 对于产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因此, 值得在临床大面积推广使用.

    中药足浴疗法产褥期产妇康复

    桃红四物汤加减改善下肢骨折患者愈合效果及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陈明玉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患者, 对其愈合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了80例下肢骨折患者, 按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组, 分为A组 (入院尾号奇数) 及B组 (入院尾号偶数), 每组40例.B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 A组在B组之上, 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B组比较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B组对比临床症状积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患者, 临床疗效确切, 治疗安全系数高, 利于促使患者骨折愈合, 存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推广的价值.

    桃红四物汤下肢骨折愈合效果并发症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