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推拿保健指导效果

    周慧李栾朱芳芳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推拿保健指导效果.方法 于该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抽取62例小儿营养不良患儿,随机双盲法均分为每组31例,实验组护理过程中运用系统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对照组护理过程中运用常规保健指导.结果 对比2组患儿组间数据,明显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健康行为规范率、满意度、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均更为理想,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推拿保健指导效果较为理想.

    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推拿保健指导

    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李瑞芳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给予社区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积极的社区护理干预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值得广泛推广.

    糖尿病糖尿病足病社区护理心理状态干预效果

    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研究

    尚国爱薛亚男刘海莉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教育干预在预防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56例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实验,根据患者病历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常规组78例(接受常规护理)和干预组78例(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教育干预),统计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血糖水平以及糖尿病足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疾病知识知晓水平、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年,干预组糖尿病足发病率1.28%低于常规组的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再给予其良好的护理教育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并可显著降低其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

    护理教育干预糖尿病糖尿病足预防

    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

    翟金凤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足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给予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HF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VCAM-1)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在炎性因子水平方面,两组治疗前IL-6、FHF2、TNF-α、VCAM-1等对比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85/0.0393/0.0414/0.0408,P=0.985/0.968/0.967/0.967,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因子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60/2.6199/2.4877/2.7977,P=0.006/0.035/0.026/0.043,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为86.67%较对照组63.33%明显较高,且x2=14.528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利于其预后康复,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早期糖尿病足硫辛酸临床疗效炎症反应影响分析

    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对策

    王霞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以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糖尿病足分成糖尿病足组(81例)与单纯糖尿病组(39例).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以找出诱发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 糖尿病足组、单纯糖尿病组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值及UA(尿酸)值等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等护理措施后糖尿病足组患者病情有所缓解.结论 糖尿病足的患病因素不仅与年龄、血糖控制能力以及病程有关系,而且还与患者的日常护理有很大联系.

    高危因素糖尿病足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足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合四妙丸的应用效果评估

    王聪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治疗中补阳还五汤合四妙丸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妙丸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92.00%.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创面愈合情况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以常规方法为基础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合四妙丸加减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此方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转归,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糖尿病足补阳还五汤四妙丸应用价值

    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联合湿敷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探讨

    顾秀举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糖尿病足患者为例,分析评价胰岛素、654-2(山莨菪碱-2)、庆大霉素联合湿敷法在其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该次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的应用,将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2组,每组平均为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医治方法,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联合湿敷法医治方案,对比两组临床医治疗效.结果 (1)在医治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达到97.92%,与对照组的62.50%对比显著更高,2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平均治愈时间方面,观察组为(8.3±1.4)d,与对照组的(14.5±1.1)d对比显著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给予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联合湿敷法治疗疗效显著,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湿敷法糖尿病足

    局部溶栓加抗凝治疗DVT患者的可行性分析

    徐春雨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溶栓联合抗凝对DVT的治疗效果.方法 任意选取82例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入住该院的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段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抗凝方案,予以观察组患者局部溶栓联合抗凝疗法,进行两组疾病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6.5±1.2)d、肢体肿胀缓解时间为(7.0±1.5)d,静脉扩张缓释时间为(7.6±1.8)d,皮肤潮红缓解时间为(6.0±0.7)d,与对照组相比,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232.0±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9.9±3.5)分,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0%和4.8%,所得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局部溶栓联合抗凝方案,可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局部溶栓抗凝深静脉血栓形成生活质量并发症

    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朱丽丽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情况.方法 研究者是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进行骨科手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轻度为2例,重度为1例,发生率为5.6%,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轻度为8例,重度为6例,发生率为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8±1.6)分、(80.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手术中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将患者的痛苦减轻至最低程度,有助于其身体康复.

    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下肢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孟传滨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下肢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5—2016年在该院治疗下肢疾病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组1是对照组,组2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均为49例,组1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短,手术之后的愈合较快,平均住院时长为(26.2±8.2)d,相比较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长(33.4±8.3)d,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下肢疾病中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有着较大的帮助,也会降低患者的感染概率,也会有效缩短住院的时间,在当前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也会在临床医学治疗中被广泛推广.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下肢疾病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