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剂量华法林疗法在老年肺动脉血栓伴DVT患者的临床价值

    陈捷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华法林疗法在老年肺动脉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肺动脉血栓伴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小剂量华法林(0.83 mg/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率(5.00%)、死亡率(2.50%)均低于对照组12.5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肺动脉血栓伴DVT患者,采用小剂量华法林治疗,效果突出,能显著降低出血、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华法林小剂量肺动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

    哺乳期中医乳房按摩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探讨

    梁晓林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哺乳期中医乳房按摩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中2018年2—7月间收治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随机抽选出5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29例)和实验组(29例),对照组产妇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中医乳房按摩.根据两组产妇的乳腺炎、乳腺肿块、母乳喂养成功率等情况和产妇的治疗满意度对比.结果 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中发生乳头皲裂、乳腺炎、乳腺肿块的情况明显更少,而治疗满意度和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该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将中医乳房按摩应用于产妇哺乳期,可以提高其母乳喂养成功率,有助于减少乳头皲裂、乳腺炎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哺乳期中医乳房按摩母乳喂养

    低分子肝素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观察

    曹敏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低分子肝素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抽取的观察对象一共60例,实验观察进行的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10月,所有观察对象均为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法:数字法,分组数量: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剖宫产后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生活质量、对手术的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中1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的观察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对治疗工作表示满意的有29例,对照组有24例,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的产妇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并且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低分子肝素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

    骨科患者的下肢慢性伤口及难愈伤口护理

    张丽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主要分析骨科患者下肢慢性伤口与难愈伤口的护理问题.方法 选取该院骨科于2018年1月—8月间收治的54例下肢慢性伤口与难愈伤口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常规护理,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下肢慢性伤口与难愈伤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加快伤口愈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骨科患者下肢慢性伤口难愈伤口护理

    关于凝血功能检验对烧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分析

    高呈波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凝血功能障碍、水电解质紊乱、负氮平衡相关因素影响下,烧伤患者极易产生深静脉血栓症状,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便会增加肺部动脉栓塞发生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对深静脉血栓提前预测显得尤为重要.

    凝血功能检验烧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价值分析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张玉花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90例剖宫产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2.22%、2.22%,明显低于对照组8.88%、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剖宫产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护理干预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神经内科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邱月明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障碍治疗中使用经颅直流电刺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双盲法对诊治的30例神经内科下肢功能障碍患者(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分组,每组15例,参照组开展常规康复管理,实验组开展经颅直流电刺激,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神经内科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下肢FMM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CSS评分、NPY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指标之间有统计价值.结论 将经颅直流电刺激用于神经内科患者偏瘫下肢功能障碍中展现显著作用.

    经颅直流电刺激神经内科下肢功能障碍疗效

    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药物治疗

    刘廷兰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 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为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后或长期瘫痪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总计50例.结合治疗方法不同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5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口服华法林,观察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口服利伐沙班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退时间以及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效果总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综合性药物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预后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效果显著.

    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药物治疗生活质量症状消退时间

    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在抑郁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李玉焕张少丽赵艳玲王心蕊...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在抑郁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8年6月治疗的抑郁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7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4周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eck自杀意念量表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4周HAMD、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皮疹过敏、头痛头晕及肝肾异常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用于抑郁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能改善患者症状,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帕罗西汀无抽搐休克抑郁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汉密尔顿抑郁量表Beck自杀意念量表

    品管圈活动在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探究

    赵静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孕产妇剖宫产术后采取品管圈活动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该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分成2组,每组平均为43例;其中,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术后采取品管圈活动,进一步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64%,与对照组的18.60%对比显著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价值;此外,在下肢肿胀及肺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分别为6.98%、0.00%,与对照组的25.58%、6.98%比较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手术孕产妇,术后实施品管圈活动,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并使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品管圈活动剖宫产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