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应用

    臧奎青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患儿病情改善的护理效果.方法 针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传染病医院接诊的手足口病共计3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儿进行分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用于发热、疱疹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仅为80.0%,上述指标分别对应的数值为6例、6例、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中给予综合性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使患儿饮食和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缩短患儿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综合性护理健康教育小儿手足口病

    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张迎庆刘选文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直肠癌患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该实验对象均选自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治疗的72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平均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开展基础治疗,实验组选择低分子量肝素钙,比较治疗方案疗效.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D-D、FIB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T、PT、APTT、PLT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栓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直肠癌患者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低分子量肝素钙直肠癌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癌术后集束化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分析

    赵立伟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肺癌术后集束化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分析.方法 时间(2017年4月—2018年8月),该科室收治的肺癌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两组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评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结果 对照组静脉血栓统计发生8.33%,研究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1个月,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较入院时显著提高,较研究组干预后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术后集束化护理,通过早期的康复锻炼,有效地对临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控制,并降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肺癌术后集束化护理下肢静脉血栓预防

    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潘丽君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关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应用护理干预手段进行预防的价值探究.方法 选取6例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该院诊断与治疗妇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待确诊为恶性肿瘤后,制定手术方案进行治疗,针对术毕高发的下肢DVT并发症,于术后分组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对照组)、护理干预(观察组)服务,记录及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结果好,下肢DVT的发生率低,部分数据较之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期间,需要应用护理干预手段来对患者作以术后护理,可良好的预防术毕下肢DVT,有效减轻疾病带给患者的诸多身心痛苦与压力,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护理干预妇科肿瘤术DVT预防应用

    集束化护理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及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张彩云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及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56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后,其下床时间为(2.31±0.22)d、住院时间为(6.32±0.62)d、峰值速度为(24.35±2.44)cm/s、平均速度为(16.46±1.65)cm/s,分别相较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为Ⅰ级的占比0.00%、Ⅱ级占比0.00%、Ⅲ级占比14.29%、Ⅳ级占比57.14%、Ⅴ级占比28.57%,依次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静脉血流速度,提高其下肢运动功能.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集束化护理下肢运动功能深静脉血栓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观察

    张海萍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预防效果比较好,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集束化护理乳腺癌下肢深静脉血栓

    甲状腺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刘玉丹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90例,其中有15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析甲状腺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 15例患者全部治愈,未发生肺栓塞情况.结论 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护理,能够明显降低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甲状腺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的作用分析

    时宁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儿科收治的11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017年1月—2018年12月)开展研究,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划分患儿为2组各5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施行常规健康教育、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不良情绪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可切实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加快其症状及体征缓解,还可增强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度,改善其心理状况,使其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儿科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护理

    利伐沙班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实践研究

    陈捷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 自医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确诊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抽选93例进行研究,按照区组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甲组43例应用华法林治疗,乙组50例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 乙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膝上差、膝下差与静脉血流速度、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改善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临床症状,而且用药安全.

    利伐沙班下肢深静脉血栓华法林凝血功能

    联合超声检查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中的价值

    肖文凤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联合超声检查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中的价值研究.方法 将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同时使用二维Sono CT技术+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彩色能量造影图+脉冲多普勒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前血管内径局限性扩张、管壁内膜增厚粗糙、血栓边界不清晰及血管压缩性差,但是在治疗之后,上述症状均得到改善;40例患者在治疗前静脉瓣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一共有35例,其中重度占28.57%、中度占67.14%、轻度占14.29%,治疗之后重度占11.43%、中度占25.71%、轻度占62.86%,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过程中,应用联合超声检查有着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断.

    联合超声检查精神分裂症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