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殖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郎景和

月刊

1004-3845

SZYX@chinajournal.net.cn,SZYXZZ@periodicals.net.cn

010-69155669 69155670

100730

北京市帅府园1号

生殖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应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 并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以从事生殖医学领域科技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本刊宗旨,主要为男、女性生殖医学临床、生殖生理、生育调节及生殖 疾病的防治开辟学术论坛,介绍研究成果,推广新技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 流和生殖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本刊设有论著、评论、综述、临床经验、技术 交流、研究简讯、讲座、会议消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冷冻精子复苏后授精方式的选择对供精IVF/ICSI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

    漆雨昕李丹胡瑞杨媛...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冷冻精子复苏后授精方式的选择对供精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供精IVF/ICSI助孕的237例患者(共243个取卵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授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108个取卵周期)、ICSI组(67个取卵周期)及早期补救ICSI(R-ICSI)组(68个取卵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胚胎发育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3组患者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窦卵泡数(AFC)、不孕年限、不孕类型、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性激素(FSH、LH、E2)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间Gn天数、Gn用量、HCG日E2水平、HCG日孕酮(P)水平、获卵数、MⅡ卵数、2PN数、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CSI组及R-ICSI组患者精子浓度、活动率、非前向运动精子显著低于IVF组(P<0。05);ICSI组的前向运动精子显著低于IVF组及R-ICSI组,而不动精子显著高于IVF组及R-ICSI组(P均<0。05)。ICSI组患者的可利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显著低于IVF组及R-ICSI组(P<0。05)。3组患者间移植胚胎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ICSI组临床妊娠率及累积活产率略低于IVF组及R-ICSI组,流产率及胚胎停育率略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冻精子复苏后行ICSI助孕的胚胎质量及助孕结局较常规IVF及R-ICSI略差,R-ICSI助孕的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与IVF相似。建议行供精助孕治疗时尽可能选择IVF授精,若预计IVF受精率低下时可选择R-ICSI 助孕。

    供精授精方式ICSI补救ICSI妊娠结局

    波塞冬1组患者重复周期应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的疗效比较及自身对照研究

    明子琳李婉晴唐志霞洪名云...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波塞冬1组患者重复周期中的应用疗效及优化策略。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采用常规控制性促排卵(COH)方案发生非预期卵巢低反应(uPOR)、且助孕失败后再次助孕的波塞冬1组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重复周期COH方案不同分为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简称早长方案组,n=119例)和拮抗剂方案组(n=167例),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妊娠结局;并将其中前后两个周期均采用相同COH方案的124例患者分为双早长方案组(n=70例)和双拮抗剂方案组(n=54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1)再次COH周期早长方案组与拮抗剂方案组患者间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可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拮抗剂方案组(P<0。05),HCG日LH水平显著低于拮抗剂方案组(P<0。05),其鲜胚种植率、鲜胚临床妊娠率及累积妊娠率较拮抗剂方案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周期取消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HCG日孕酮(P)水平、HCG日内膜厚度、再次uPOR发生率及早期流产率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双早长方案组的自身对照比较结果显示,再次早长方案组Gn启动剂量、LH添加量、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鲜胚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首次早长方案组(P<0。05),早期流产率显著低于首次早长方案组(P<0。05)。(3)双拮抗剂方案组的自身对照比较结果显示,再次拮抗剂方案组Gn启动剂量、LH添加量、获卵数、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鲜胚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等均显著高于首次拮抗剂方案组(P<0。05)。结论 对于波塞冬1组患者来说,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均可作为重复周期的促排卵方案;从获卵数及鲜胚临床妊娠结局考虑,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优于拮抗剂方案;从经济成本考虑,拮抗剂方案优于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重复周期可根据两个方案的劣势采取优化措施来改善患者对于促排卵方案的反应性及卵母细胞质量和数量等问题,从而改善IVF/ICSI预后。

    非预期卵巢低反应波塞冬1组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拮抗剂方案自身对照研究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常规体外受精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贾瑶孙亚婷张露云王佳...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人群行常规体外受精(IVF)过程中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收集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在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治疗的399例DOR患者(共39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本周期是否发生多精受精,分为正常受精组(272个周期)和多精受精组(12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促排卵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精受精的相关影响因子。结果 纳入研究的DOR患者IVF周期的多精受精发生率为31。83%(127/399)。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基础窦卵泡数(AFC)及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精受精组的肥胖人群占比、Gn天数、Gn总量、扳机日E2和孕酮水平以及获卵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受精组(P<0。05),扳机日LH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受精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n天数、Gn总量、扳机日E2、LH和孕酮水平对多精受精的发生无显著影响(P>0。05);而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和获卵数对多精受精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相关统计数据分别为OR=2。858,P=0。020;OR=1。634,P=0。000)。结论 女性BMI和获卵数是DOR人群中IVF周期多精受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的DOR患者在IVF助孕治疗过程更容易出现多精受精的情况。

    体外受精多精受精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不孕症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与输卵管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王峥张琪琪张桐王丽萍...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孕症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CE)与输卵管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接受IVF/ICSI-ET助孕的761例不孕症患者资料。根据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的结果,将患者分为输卵管积水组(积水组,n=174)、输卵管梗阻组(梗阻组,n=224)以及输卵管通而不畅组(对照组,n=363)。比较不同分组患者间CE的发生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CE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患者在异位妊娠史、盆腔炎性疾病史、宫腔镜诊断CE以及内膜活检CD138阳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水组、梗阻组患者中CE的患病率(分别为29。89%和29。02%)高于对照组(19。2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卵管梗阻[OR=1。84,95%CI(1。24,2。73),P<0。05)、输卵管积水[OR=1。92,95%CI(1。26,2。93),P<0。05)是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输卵管梗阻、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中CE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因此,对于因输卵管因素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患者,建议在胚胎移植前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术,排除CE对胚胎移植的影响,以提高其助孕的成功率。

    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梗阻CD138

    IVF/ICSI-ET术后早期妊娠丢失患者绒毛组织拷贝数变异异常的高危因素分析

    黄蕾何蕊许晓雪闫慧...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行新鲜胚胎移植(ET)的早期妊娠丢失(EPL)患者绒毛组织拷贝数变异(CNV)异常的高危因素,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新鲜胚胎移植后EPL患者中绒毛组织CNV结果异常的周期作为病例组(n=29),随机抽选同期IVF/ICSI-ET术后正常活产的周期作为对照组(n=6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对病例组流产绒毛组织CNV异常的构成及占比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病例组年龄[(33。45±3。78)岁]及自然流产次数[(0。41±0。73)次]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52±4。27)岁、(0。05±0。22)次](P<0。05),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49±2。05)ng/ml vs。(4。03±2。67)ng/ml,P<0。05];(2)病例组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 FSH 水平[(6。63±6。31)U/L]、Gn 启动日 LH 水平[(2。28±1。85)U/L]、HCG日LH 水平[(3。05± 3。28)U/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0±2。13)U/L、(1。26±0。79)U/L、(1。27±1。14)U/L](P<0。05);(3)病例组患者绒毛组织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结果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比72。41%、结构异常占比27。59%;常染色体三体占比55。17%,其中16-三体和22-三体最常见(分别占比17。24%、10。34%)。结论 高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能是导致EPL患者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主要因素。

    IVF/ICSI绒毛染色体拷贝数变异非整倍体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中不同孕激素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的应用效果比较

    张露云孙亚婷刘维凯高茹...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中使用醋酸甲羟孕酮(MPA)和地屈孕酮(DYG)的促排卵效果和实验室结局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采用PPOS方案行常规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的DOR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99个周期,根据使用孕激素制剂不同分成MPA组(177个周期)和DYG组(12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效果及实验室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窦卵泡数(AFC)、基础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ICSI周期占比、周期次数、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天数、HMG总量、HCG日血清LH水平、获卵数、成熟卵率、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于DYG组,MPA组早发LH峰发生率(1。12%vs。6。55%)、HCG日血清E2水平(5 732。98 pmol/L vs。6 758。45 pmol/L)和孕酮水平(1。97 nmol/L vs。2。07 nmol/L)、孕激素费用(9元vs。90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DOR患者,PPOS方案中使用MPA和DYG均可获得良好的实验室结局,但MPA能够更有效降低早发LH峰发生率,可能是DOR患者PPOS方案的优选孕激素。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卵巢储备功能减退醋酸甲羟孕酮地屈孕酮

    不同治疗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年轻女性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贺玲黄永汉林静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女性夫精人工授精(AIH)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本中心行AIH助孕的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女性的3 02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6组:自然周期组(NC组,n=380)、克罗米芬组(CC组,n=57)、CC联合促性腺激素(Gn)组(CC+Gn组,n=78)、Gn组(n=1 712)、来曲唑组(LE组,n=430)以及LE联合Gn(LE+Gn组,n=367),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妊娠结局,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H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一般情况比较:6组间体质量指数(BMI)、窦卵泡数(AFC)、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优势卵泡数、不孕因素整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及精液处理方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结局比较:6组患者间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整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LE+Gn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高于NC组(分别为20。7%vs。9。5%;16。3%vs。7。4%)(P<0。05);6组间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多胎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矫正混杂因素后,LE+Gn治疗方案和优势卵泡数均是临床妊娠和活产的保护因素(OR>1,P<0。05),而不孕年限是临床妊娠和活产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LE联合Gn方案可显著提高AIH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可作为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女性AIH助孕的首选治疗方案。

    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方案年轻女性临床妊娠率活产率

    双酚A暴露对不同卵巢储备状态女性优质胚胎率的影响

    高敏迪丽尼格尔·阿吉阿布都拉罗杰高义凡...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卵巢储备状态不孕患者卵泡液内双酚A(bisphenol A,BPA)水平,探究其对促排卵过程中卵巢储备及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1-6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患者临床数据及其卵泡液。共纳入164例患者,包括卵巢储备正常(NOR)患者80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39例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45例。采用ELISA法检测卵泡液中的BPA水平,并根据卵泡液BPA浓度四分位数将3组人群分亚组(由低至高分别为Q1~Q4亚组)分析,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BPA对不同卵巢储备状态女性优胚率的影响。结果 3组人群间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双侧窦状卵泡计数(AFC)和取卵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COS组月经周期显著长于另外两组(P<0。05)、基础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3组人群间体质量指数(BM1)、不孕年限、初潮年龄、基础雌激素(E2)水平和受精方式无显著差异(P>0。05)。PCOS 组 BPA 浓度显著高于 DOR 组[9。94(1。79,10。37)ppb vs。2。39(0。80,9。94)ppb,P<0。05],NOR组BPA浓度与另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NOR组中Q2亚组的优胚率显著低于Q1亚组(30。65%vs。41。87%,P<0。05),PCOS组Q2和Q4亚组的优胚率显著低于Q1亚组(分别为45。64%、37。99%vs。56。82%,P<0。05),DOR组各亚组的优胚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组人群中卵泡液BPA浓度均不显著影响优质胚胎率(P>0。05)。结论 卵泡液双酚A浓度对不同卵巢储备状态女性的优胚率无显著影响,但鉴于NOR人群和PCOS人群中观察到较高浓度亚组优胚率下降,仍应加强对该物质致潜在风险的防控。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胚胎质量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106例跨性别女性临床特征和激素治疗情况

    何佳欣王宇婷刘娟高绿芬...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106例跨性别女性的临床特征和激素治疗情况,以期促进临床对跨性别女性的基本临床特征和目前激素治疗情况的了解。结果表明跨性别女性在儿时就会有性别不认同意识,并且具有女性化表现和排斥男性化表现,多伴有性别焦虑,难以得到家人理解,激素治疗药物主要为雌二醇联合醋酸环丙孕酮。

    跨性别女性临床特征激素治疗

    中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豆豆胡小芳
    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中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从建库至2023年3月发表的关于复发性流产患者服用中药和阿司匹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干预方案为临床常规处理(对照组)和临床常规处理基础上的中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由两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检索文献、收集数据及评估偏移风险;应用RevMan 5。4。1软件完成统计分析,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及敏感分析,用漏斗图评估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结果 19篇文献纳入分析,共有1 265例复发性流产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可以显著提高妊娠率、抗心磷脂抗体(ACA)转阴率(P<0。05),提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激素(HCG、孕酮、雌二醇)水平(P<0。05),降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P<0。05),而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改善可能不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P>0。05)。结论 采用中医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可改善孕妇高凝状态、提高孕期激素水平及ACA转阴率,从而改善患者的妊娠率。但需更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同样也需要纳入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加以验证。

    中药阿司匹林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复发性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