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松萝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利用药物靶点预测网站检索松萝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再利用疾病数据库检索RA的相关靶点,将两者取交集,运用Venny软件构建松萝和RA靶点的韦恩图,并取得共同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取KEGG富集分析的前 20 条信号通路.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建立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模型,使用松萝干预RAFLS以验证其疗效和作用机制.结果:通过数据库筛选出松萝的主要活性成分 11 种、靶点 308 个,RA靶点 513 个,共同靶点 49 个.其中松萝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松萝酸、芹菜素、扁枝衣酸乙酯、黑茶渍素、地弗地衣酸等.松萝治疗RA的核心靶点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MMP2、白细胞介素-2(IL-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髓过氧化物酶(MPO)、MMP1 等.GO富集分析确定了 312 个与RA发生相关条目,KEGG富集分析确定了 88 条通路,其中排在首位的是TNF信号通路.实验验证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溶剂对照组中TNF-α、MMP分泌显著升高,MAPK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松萝低、中、高剂量组及羟氯喹组均能不同程度促进细胞凋亡,降低TNF-α、MMP的分泌,且松萝中、高剂量组及羟氯喹组的MAPK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萝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参与细胞的凋亡、增殖和炎症反应等过程来完成.松萝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生成与释放,一定程度上降低关节的破坏,以达到治疗RA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