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蔡志明

双月刊

1007-0893

szzxyjhzz@yahoo.com.cn

0755-83228956

518035

深圳市笋岗西路市二医院中研所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政策,坚持“双百”方针,立足深圳,倚托港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重点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田玉珍吴海平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马来酸麦角新碱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厦门莲花医院收治的130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行剖宫产,分娩后对照组予以缩宫素,观察组予以缩宫素+马来酸麦角新碱。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 min、2 h、12 h、24 h,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 h,观察组产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24 h,观察组产妇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改善产妇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量,并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高危妊娠剖宫产术马来酸麦角新碱缩宫素产后出血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

    万思思李艳如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12 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100 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依据产后时间不同分为常规盆底康复治疗组、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组,每组各 50 例。常规盆底康复治疗组患者产后 8 周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组患者产后6周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应用盆底低频电刺激治疗、盆底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情况、盆底情况、临床指标、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组患者尿失禁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影响问卷(POPIQ-7)评分以及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Q-20)、盆底器官脱垂性生活问卷(PISQ-12)、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D-7)评分低于常规盆底康复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常规盆底康复治疗组比较,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组患者盆底肌电压、盆底肌最大收缩力更高,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组患者的盆底功能、盆底器官脱垂改善时间以及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均短于常规盆底康复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较常规盆底康复治疗显著,可改善患者尿失禁情况、盆底情况,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常规盆底康复治疗

    盐酸氟西汀联合雌激素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安全性与有效性

    王丽娟孟晓贺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氟西汀联合雌激素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 月漯河市精神病医院接诊的 88 例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结合雌激素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口服。两组患者均在连续治疗8 周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雌激素较单独使用雌激素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并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神经递质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更年期抑郁症盐酸氟西汀雌激素

    烯丙雌醇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在URSA患者中的应用

    王玉兰林英陈铤婷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烯丙雌醇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和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标的影响。方法:以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在福州市长乐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 72 例URSA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通过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6 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烯丙雌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保胎情况、性激素水平、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 12 周,两组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较用药前更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12周,两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较用药前更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烯丙雌醇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提升URSA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促进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标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烯丙雌醇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

    唑来膦酸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

    江涛蒋擎翁强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唑来膦酸在绝经后骨质疏松(O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福州市中医院收治的 40 例绝经后OP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 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碳酸钙D3 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骨密度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髋骨密度、腰椎1~4 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应用于绝经后OP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好,能改善疼痛症状与骨密度,安全性高,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骨质疏松绝经唑来膦酸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

    Cortisomol糊剂、iRoot SP、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姚子豪田露莉汪磊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ortisomol糊剂、iRoot SP、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三种材料在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10 月合肥市口腔医院收治的 94 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对象,剔除脱落 1 例。患者均接受根管治疗,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1例。A组根管填充材料为氧化锌丁香油糊剂,B组为Cortisomol糊剂,C组为iRoot SP。比较三组患者疼痛情况及牙周情况、急症反应发生率、治疗成功率。结果:治疗后3 d、7 d,C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C组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低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7 d,三组患者急症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 个月,B组、C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iRoot SP、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在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中均能达到一定的填充效果,其中Cortisomol糊剂、iRoot SP的疗效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iRoot SP的疼痛及牙周健康改善效果优于另外两种。

    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Cortisomol糊剂iRootSP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汤慧仙许玉红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荣军医院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9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从中选取常规静脉溶栓治疗的 46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 46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期流速(Vd)、收缩期峰值流速(Vp)均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进一步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状态。

    急性脑梗死丁苯酞阿替普酶尿激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的中医护理对中风患者的应用价值

    董丹丹沈晓明宋建英兰瑞...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的中医护理对中风患者精神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 86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 1:1 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的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患者实施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的中医护理,其SCL-90 评分有所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得到缓解,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

    中风中医护理辨证论治五行理念心理状态

    心脏康复教育联合康复运动七步法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影响

    叶秀莲吴丹丹蹇祥玉李芳玲...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康复教育联合康复运动七步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87 例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43 例和观察组 44 例。对照组开展康复运动七步法,观察组开展心脏康复教育联合康复运动七步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遵医行为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晓率、遵医用药以及坚持康复运动的遵义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开展心脏康复教育联合康复运动七步法干预模式,可改善其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脉介入术心脏康复教育康复运动七步法

    双向层级责任制管理辅助标准化流程在瓣膜病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朱静朱倩如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双向层级责任制管理辅助标准化流程在瓣膜病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瓣膜病患者共计 95 例,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2 例),接受标准化流程的术后护理;将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患者纳入观察组(53 例),接受双向层级责任制管理辅助标准化流程的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考核结果以及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病区管理以及护理记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住院舒适度、健康宣教以及整体就医体验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向层级责任制管理辅助标准化流程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瓣膜病标准化流程双向层级责任制管理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