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钢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钢科技
太钢科技

张兰

季刊

0351-3012206

030003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2号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科技情报室

太钢科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太钢450m2烧结机高精粉配矿烧结技术研究

    贺淑珍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国内常见几种进口粉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与太钢自产超细A精矿粉(-45μm≥85%)进行了优化配矿研究,得出了38%~45%A精矿粉与澳大利亚和巴西产地矿合理配矿及应用技术.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配矿成本,提高自产A精矿粉比例到51%,增配9%的澳洲产E矿粉以代替价格昂贵的巴西产D矿粉,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优化混合料制粒参数及混合料水分、机速、风机闸门开度等其他工艺参数的合理匹配,生产的烧结矿产质量完全能够满足大型高炉生产需求,为4350m3高炉增铁节焦、指标优化奠定了基础.

    超细精矿粉配矿烧结矿质量

    信息动态

    7,19,44,52-54页

    太钢4350m3高炉稳定炉体热负荷的实践分析

    唐顺兵杨志荣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太钢4350m3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的特点,分析炉内煤气流分布Z值、W值对炉体各段热负荷的影响和炉腹煤气量、焦炭质量等对全炉热负荷的影响,从而为实现炉体热负荷的稳定性和可控化提供参考.

    高炉炉体热负荷Z值W值炉腹煤气量

    烧结矿RDI的主要影响及抑制方法的研究

    蔡湄夏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率是影响高炉节能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国内外相关企业控制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方法以及其高炉节能增产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尝试寻找适合太钢的方法.并就太钢原料条件,研究影响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主要因素及矿相形成机理,确定影响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指标的可控因素.

    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高炉增产节焦

    改善烧结矿粒度组成的生产实践

    安毅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钢炼铁厂通过改造烧结机点火器、推行低负压点火、控制冷热返矿数量及质量等技术措施的实施,减少烧结矿中-10mm粒级,改善烧结矿粒度组成,取得较好生产效果.

    烧结矿粒度组成低硅烧结

    太钢50吨电炉纯净钢生产实践

    王建昌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太钢50t电炉生产纯净钢的情况,阐述了电炉钢生产过程中对P、S、O、N、H等元素以及残余元素的控制措施,分析了太钢50t电炉目前纯净钢控制水平.

    电炉纯净钢实践

    不锈钢生产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之路——不锈钢连铸铸余渣热态返电炉利用

    赵海泉史永林刘亮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钢已建设成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目前具备年产不锈钢300万t能力,随着不锈钢产量的扩大,不锈钢渣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给不锈钢渣的处理造成了巨大负担.本文介绍了不锈钢连铸铸余渣热态返电炉利用工艺,该工艺回收了液态精炼渣,降低了石灰、轻烧白云石、萤石等造渣料消耗以及电耗,回收了残余不锈钢水,降低了金属料消耗,达到了"降耗、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不锈钢连铸铸余渣电炉循环利用不锈钢渣

    转炉用氧化钼直接合金化试验分析

    王志军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探讨了转炉用氧化钼直接合金化可行性,认为其工艺可行,并能够满足含钼合金钢的合金化需求.同时,本文对影响钼合金回收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出并提出改进建议.

    转炉氧化钼合金化

    提高电磁纯铁热轧圆钢低倍质量的研究

    赵昱臻王新宇姜世勇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太钢电磁纯铁热轧圆钢新工艺"炼钢→连铸板坯→纵向切割成方坯→热轧圆钢"试生产初期存在的产品低倍质量问题,分析了夹杂缺陷产生的原因,在炼钢、连铸及连铸坯的流通管理等工艺环节采取了控制夹杂物的措施.采用低倍酸浸、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解夹杂分析等手段,对工艺改进后的连铸坯和圆钢成品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电磁纯铁连铸板坯和圆钢成品的洁净度均显著提高,批量生产的圆钢产品低倍质量合格率由最初的14%提高到98.5%,实现了生产工艺创新.

    电磁纯铁热轧圆钢连铸板坯夹杂物低倍

    GOST-2车轮低温冲击韧性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李伟张寿禄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GOST-2钢-60℃低温冲击韧性不合格车轮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原因是磷含量高、Mns夹杂多、存在带状组织且晶粒尺寸较大.在生产中通过加入铝钒元素细化晶粒,并采用低氧钢、低磷钢及超低硫钢冶炼工艺和钙处理等措施,改善了车轮的低温冲击韧性,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车轮钢低温冲击韧性带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