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探索
探索

苏伟

双月刊

1007-5194

023-68593010

400041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

探索/Journal Prob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探索》杂志是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主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双月刊)。《探索》杂志主要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鼓励大胆研究、探索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求实、求新、求深,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探索》杂志始终坚持以理论学术质量为本,不断追求内容的高品质和外在形式的高品味,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继1992年、1996年、2000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中国共产党类”、“政治理论类”、“经济理论类”中文核心期刊后,2004年又被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国政治类”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探索》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认为“双效”期刊并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5年,《探索》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比中荣获“百种重点期刊奖”。《探索》还连续两届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社会科学(十佳)期刊”。《探索》现任主编为苏伟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带头人),副主编为王骏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化数字组织:进化、特性与冲击

    谢新水谢爱莲
    13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机制是社会组织化,后工业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机制是组织社会化,这是因为互联网、"数字人"、数字技术和数字社会的出现开启了组织的数字进化.社会化数字组织如同水一样迅速覆盖并填补了工业社会中社会组织化的脆弱地带.在虚拟世界中,数字平台生态系统通过社会化工具赋能"数字人"建立社会化数字组织.这种新的组织类型促进了自然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融合,体现出跨界连接性、边界模糊性和共生性的生存特征;它不仅继承了非正式组织的特征,突出了人的作用,而且在组织环境、组织结构、制度效用和交互方式等方面形成了不同于工业社会科层制组织的新特性.从社会运行的角度看,这种新的社会运行机制在不断提升社会协调效率、加速社会的组织化、增强社会的动员能力、逐渐改变工业社会运行机制的同时,冲击现代科层组织、现代职业专业化、现代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秩序,从而引发社会治理的数字变革.

    数字社会社会化工具社会化数字组织

    重塑治理责任:理解乡村技术治理的一个新视角——基于12345政府服务热线乡村实践的考察与反思

    杜姣
    15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现形式.以互联网和信息通讯技术为依托,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这一技术治理体制成为部分地方政府督促农村基层组织积极履责的手段,以应对乡村治理责任弱化的形势.12345政府服务热线借助治理过程追踪化、处理结果数字化以及事务办理留痕化三大机制重塑乡村治理责任,极大促进了村级组织的运转.在乡村治理责任重塑的技术路径中,政府主要是强化对村级组织的责任管控,并未同步增加乡村组织的治理权力,由此形塑出村级组织"权小责大"的失衡性权责配置格局.这不仅无法实际增加乡村治理效益,反而带来以选择性治理、形式化治理和空转性治理为表现形式的村干部治理行为的异化,使村干部偏离乡村治理的本源目标.因此,在重塑乡村治理责任的同时,还需配备与治理责任相匹配的治理资源,同步增加村级组织的治理权力,使村级组织不仅有回应村民诉求的动力,而且具备解决村民诉求的能力,最终形成政府—村级组织—村民三大主体的良性互动,促进乡村善治.

    技术治理村级组织治理责任治理权力治理现代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舆论治理制度化建设

    柏路
    16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舆论治理制度化建设,既能有效框定网络舆论治理的底线原则,规范网络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能助推网络舆论治理的道德引领力量发挥,引导网络成员树立共同价值理想,实现凝魂聚力的价值目标.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舆论治理的制度设计构架初步形成、制度执行的底线得到保障、制度创新的跟进速度较快,但仍存在适切度与实操性不足、引领性与驱动力缺乏、整体性与可持续性欠佳等现实难题.为此,需要从基本遵循、创新原则、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出发,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舆论治理制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舆论治理制度化建设

    智能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治理

    张林
    17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配置范式,智能算法推荐是大数据逻辑和人工智能逻辑在信息传播领域相结合的必然趋势.智能算法推荐的价值中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伪命题.智能算法推荐带来的"把关转移""信息成瘾""私人定制""过滤气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思想价值的失序、堕化、分化和区隔,使得作为统合性价值体系的主导意识形态面临着凝聚力弱化、权威失落、引导乏力和认同窄化的风险.防控这些风险,需要从技术规制、价值引领、法律规范、平台自律、用户素养等维度开展意识形态风险协同治理,形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算法平衡,用主流价值驯化算法权力,进而争取实现推送效率与公共责任、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良性互动.

    智能算法推荐意识形态风险协同治理

    本期作者简介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