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探索
探索

苏伟

双月刊

1007-5194

023-68593010

400041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

探索/Journal Prob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探索》杂志是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主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双月刊)。《探索》杂志主要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鼓励大胆研究、探索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求实、求新、求深,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探索》杂志始终坚持以理论学术质量为本,不断追求内容的高品质和外在形式的高品味,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继1992年、1996年、2000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中国共产党类”、“政治理论类”、“经济理论类”中文核心期刊后,2004年又被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国政治类”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探索》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认为“双效”期刊并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5年,《探索》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比中荣获“百种重点期刊奖”。《探索》还连续两届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社会科学(十佳)期刊”。《探索》现任主编为苏伟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带头人),副主编为王骏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毗邻党建引领跨界治理的四种类型及其运行机理

    陈亮李元
    12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我国一些毗邻地区,通过党建引领跨界治理实践探索出毗邻党建这一新型的党建模式.目前,既有相关研究主要包括跨界治理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对策性研究以及跨界治理与毗邻党建的关联性研究.针对毗邻党建引领跨界治理的类型分析及其运行机理这一主题还缺少深入研究.基于"跨界性—层级性"的分析框架,可以把毗邻党建引领跨界治理分为战略引领型毗邻党建、问题导向型毗邻党建、高位推动型毗邻党建、整体联动型毗邻党建四种类型.揭示毗邻党建引领跨界治理的运行机理,需要基于"典型案例—类型匹配"的基本原则选择匹配性的案例进行具体呈现和深入剖析.

    毗邻党建跨界治理跨界性层级性

    组织同构与职能重组:乡村治理体系一体化的实现路径——以彭州市宝山村和兴文县自由村为例

    衡霞
    13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体系一体化是传统乡村治理体系、基层党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体系、自治法治德治体系融合的结果,核心在于能力和资源的集成整合.彭州市宝山村和兴文县自由村基于市场逻辑、政府逻辑和多重竞争性逻辑,通过组织同构与职能重组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并结合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需要推动横向与纵向治理体系相互嵌入,促使乡村治理组织的职能属性更加清晰、权责配置更加明确、资源统筹能力更强.两个村庄治理体系一体化的路径表明,整体性治理理念同样适用于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过程,而现代化的乡村治理能力是一体化实践的基本保障,只有具备上述两个关键条件,才能在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下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人才短缺与治理结构失衡以及多个治理体系间缺乏兼容所带来的治理效能低下等问题,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体系一体化组织同构职能重组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工作:流动性冲击与家为核心的发展路径

    金昱彤
    14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将成为社会工作有效展示专业功能、服务社会的重要场域,但大规模社会流动造成农村家庭"一家三地"分离的现实,导致社会工作在农村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以家为核心开展整合性社会工作服务,应该成为农村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发展的重要取向.推动以家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一要确立家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核心位置,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法整合;二要区别多样化家庭中抚养/赡养者的复杂关系,发展差异性的家庭社会工作实务;三要以家庭为单元构建社会保育机制,拓展家庭外部支持,实现家庭向外的公共性拓展;四要围绕家庭建设进行相关政策的整合,制定和完善以现代家庭为核心的政策体系.以家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脉络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流动性社会的回应,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对于全球社会工作的有益贡献.

    乡村振兴家庭为本农村社会工作流动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治主体精英结构的转型及其影响

    杜姣
    15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的村治主体精英结构是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形成了乡土精英与行政精英共治的村治主体精英结构,实现了从单一的乡土精英治理向二元精英共治的转型.村级事务从以关系嵌入型事务为主向关系嵌入型事务与关系脱嵌型事务并重的变迁是村治主体精英结构发生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村干部选任制度的适当调整为村治主体精英结构的转型奠定了制度基础.实践中,受村干部选任重视年龄和学历的影响,村治主体中的乡土精英逐步为行政精英替代,由乡土精英与行政精英共治的村治主体精英结构趋于瓦解.这直接造成村庄中关系嵌入型事务处理主体的缺失,弱化了村级组织的综合治理能力.针对这一困境,存在两种应对思路:一是制定多元化的村治主体选任标准,同时为乡土精英和具有行政精英特质的年轻高学历人群提供进入村干部队伍的通道,确保二元精英共治结构的持续;二是提升乡村社会以及村干部职位对行政精英的持久吸引力,让行政精英产生对乡村社会以及村干部工作的深度价值认同,以更好地习得乡土治理经验与乡土精英特质,推动行政精英向同时具备二元精英特质的综合性精英转变.

    乡村振兴村治主体精英结构乡村治理

    解构与重构:元宇宙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

    冯刚陈倩
    166-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进阶形态,元宇宙将引发人们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再次变革,也将重新定义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之"网络".元宇宙中的认知外包与虚拟分身、信息茧房与社交圈群、数字殖民和文明陷阱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层层挑战,同时,元宇宙也通过认证生态与数字创造、人机共育与智慧评价、境脉施教与具身受教环环赋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到来的元宇宙,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应直面挑战、抓住机遇、做好准备,力求将元宇宙这一最大变量化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元宇宙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互联网虚拟世界具身交互

    基于多圈层耦合的重大突发风险事件媒介化治理能力体系建构

    吴锋仲建琴
    17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介化社会"和"全球风险社会"加速演进、复杂耦合的挑战下,应对重大突发风险事件亟待提升媒介化治理能力,这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媒介化"对风险治理既有范式带来的治理挑战及变革可能性出发,综合多学科视角,分析其内涵及生成机理,可以将重大突发风险事件媒介化治理能力解析为党的全面领导下多元耦合的"媒介自律能力—媒介协同治理能力—媒介国际合作治理能力"三个能力圈层,并据此构建出多圈层耦合能力体系框架.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媒介化治理能力建设本质上是因应"媒介—风险—社会"的共生关系,基于媒介自律前提,释放媒介作为新型治理工具和新型治理主体的建构性潜能及制度化力量,继而促成多圈层能力耦合集成、增强治理韧性的动态过程.这一进程是因应风险媒介化和媒介化风险的治理变革,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升维跃迁.

    媒介化治理重大风险治理能力全球治理

    本期作者简介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