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探索
探索

苏伟

双月刊

1007-5194

023-68593010

400041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

探索/Journal Prob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探索》杂志是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主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双月刊)。《探索》杂志主要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鼓励大胆研究、探索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求实、求新、求深,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探索》杂志始终坚持以理论学术质量为本,不断追求内容的高品质和外在形式的高品味,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继1992年、1996年、2000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中国共产党类”、“政治理论类”、“经济理论类”中文核心期刊后,2004年又被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国政治类”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探索》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认为“双效”期刊并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5年,《探索》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比中荣获“百种重点期刊奖”。《探索》还连续两届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社会科学(十佳)期刊”。《探索》现任主编为苏伟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带头人),副主编为王骏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黄建跃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政德建设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精髓,借鉴了世界各国从政道德建设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优良道德传统,是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相协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律规范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从政道德建设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具有原创性贡献,表现为明确了大德、公德、私德的道德范畴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政德建设内容体系的新发展;建构了熔铸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于一体的从政道德结构,形成了政德建设理论体系的新构造;提出了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为主要修德路径的政德建设新思路,作出了政德建设方法体系的新设计.新时代政德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对从政道德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新时代政德建设理论体系领导干部政德结构原创性贡献

    论新时代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

    张三元
    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的基本问题是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其价值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构成共同富裕的表现与确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与未来理想社会相比存在程度上的差别,但内在一致的是共同富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要求,包括以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与满足为实质性内涵、以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有为具体目标、以人的创新创造能力为真正的财富、以人的自由时间为发展才能的广阔天地.这体现了新时代共同富裕客观性与主体性、规律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形态.新时代一方面需要引导全体人民形成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正确观念,并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另一方面需要增强人民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致富本领,以勤劳创新一起缔造共同富裕,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的全面发展引领与促进共同富裕,从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理想本质要求价值引领

    共同富裕: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工程

    师喆
    2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的传统、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着日益崛起的中国.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家安全局势,既需要在敏锐研判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坚决斗争,更应保持战略定力,夯实国家安全的基础工程,尤其是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始终坚持公平正义,不断化解社会矛盾.观察当今世界可以发现,共同富裕是深刻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倘若一个国家长期偏离共同富裕,国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因此,需要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性,消除根源性国家安全风险;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抵御外源性国家安全风险;通过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和实现共同富裕,化解无源性国家安全风险,进而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安全.

    共同富裕国家安全基础工程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选择

    张文刘绍覃
    4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群众的认可、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牢固根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中,实现从夺取政权到执掌政权并长期执政,根本原因就在于赢得了民心,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是党赢得民心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党防范化解执政风险、巩固执政地位、夯实群众基础的现实需要.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共享理念,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为党长期执政筑牢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执政基础新时代

    共同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坚实基础

    李猛
    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能够超越西方的民主,就在于其"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制度形态.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空间、治理场域和有效工具.纵观古今,民主的形态和质量与社会的共同富裕程度高度相关.偏离共同富裕会导致民主"全链条"脱实向虚、民主过程"全方位"对抗以及民主沦为"全覆盖"转移矛盾的工具.进一步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需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民生全过程之中;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并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全方位有序运转;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全覆盖,防止不良价值倾向的干扰.

    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西方民主

    迈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

    杨渊浩
    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新中国迈出了共同富裕的第一步,将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以此为奋斗目标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日益明确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现代化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发出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强音.其中,党的领导是引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保证,人民立场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政治原则,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资源和制度保障,而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必要支撑.这一系列奋斗历程,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执政宗旨以及治国理政的理念与战略,为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富经验.

    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

    历史政治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严庆王跃
    7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政治学的视角不仅有助于清晰解释当下中国与传统中国的政治关联性,而且有助于全面认识当代中国的政治理念、制度及行为的由来.历史政治学的历史视野、经验研究取向和求治导向适用于解释中国多民族国家整合的历史合法性与内在机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大一统"政治哲学及政治价值在当代多民族国家整合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党中心模式"凝聚人民的具体方式.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延续了历史中国的国家发展路径和政治经验,是党基于历史逻辑和历史经验建构现代国家、实行民族整合的重要举措,满足了应对当下内外复杂形势、化危为机的现实需求,能够在民族向度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远景探索提供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践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当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并优化民族工作实践,把培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作为长远、根本措施.历史政治学可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的研究路径,而作为案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则为历史政治学增添了新的学术主题.

    历史政治学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政党中心国家整合

    三重政治结构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

    周光俊
    9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处于民族、国家和世界体系三重政治结构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既需要完成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也需要在这种结构下保持疆域的完整、民族的多样、国家的持续发展.从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属性来看,作为一个共同体存在的中华民族不仅需要国家场域予以确认和认可,更需要世界维度的他者认可,而民族国家主体的唯一性确保了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受制于三重政治结构的约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的格局,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制度建构、形态特征和政策选择.在非均衡的格局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呈现出递进式与复合协同式的交织,体现为主体的复合性、任务的交织性和目标的交融性.因此,需要塑造一种共命运的民族共同体以实现民族的演进,完成国家统一与民族国家建设以实现国家的演进,以新的世界秩序的形成助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国家世界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

    论健全完善党的会议制度

    韩强刘伟光
    10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规范、完善、民主、高效的会议制度,这一制度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以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扬党内民主为主线,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为核心,覆盖党的中央、地方、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涉及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和党的组织、宣传、纪检、统战工作等各个方面.这一制度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扬党内民主、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奠定了优良传统,为党的百年奋斗凝练了伟大精神.要健全完善这一制度,应加强会议组织体系建设,形成强大组织力;健全完善会议组织规则,形成强大执行力;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形成强大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会议制度健全完善

    规范有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结构

    郭玥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加强团结、合作共事,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制度安排.新型政党制度是由一系列具体规范分层实施、有效衔接而成的制度规范体系.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结构,是以宪法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规定为基础规范、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民主党派规章制度为主体规范、以人民政协规章制度为重要规范的有机整体.不断健全这一结构,持续推进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和优势、正确认识和解决新型政党制度中的现实问题、更好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

    新型政党制度宪法规范政党规范政协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