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陶瓷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梁振海

月刊

1002-2872

tczzs@vip.163.com

029-33575729

712000

咸阳市渭阳西路35号

陶瓷/Journal Ceram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陶瓷》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国家建材局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卫生陶瓷专业技术期刊。本刊也是全国建材优化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陶瓷装饰肌理的艺术表达与技术研究

    王佳慧
    51-5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旨在深入探索陶瓷装饰肌理的艺术表达与技术手段,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了陶瓷装饰肌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笔者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文化中陶瓷装饰肌理的演变与发展,探讨了现代科技在陶瓷装饰肌理创新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陶瓷装饰肌理不仅是陶瓷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笔者的研究对于提升陶瓷装饰艺术水平和推动陶瓷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陶瓷装饰肌理艺术表达技术手段现代应用

    潮州手拉壶的技艺特点与实用美学探究

    张瑞端
    53-5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潮州手拉壶因服务于潮州工夫茶而诞生,结合地域文化创新而成,保留传统手工拉坯法,蕴含深厚历史与工艺美学价值.它实用性强,泡茶功能完善,又追求"精、气、神"的艺术境界,体现制作者技艺与个性.外形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运用多种装饰手法,展现丰富美学风格与文化内涵.潮州手拉壶不仅是茶具,更是承载茶道精神的艺术品,与潮州茶文化紧密相连.其透气性、保温性为冲泡茶叶提供理想环境,提升品茗体验.使用手拉壶的过程充满仪式感,让人静心养性,体验人与自然、茶、器之间的和谐互动,体现茶道核心理念.潮州手拉壶技艺独特,文化意蕴深厚,是茶文化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手拉壶外形设计文化内涵技艺

    陶瓷与银材料在首饰设计中的结合应用——以首饰实践"欲"为例

    范梦婷陈春赵春雷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市场上部分融合了陶瓷和金属银元素的首饰缺乏创意思维,存在同质化问题,需深入探索其设计领域中的创新潜力.笔者旨在以陶瓷和银材料在首饰设计中崭新应用为课题,并从融合创意设计与工艺技术的角度出发,结合优秀的陶瓷首饰品牌设计之优点,探讨如何在陶瓷首饰领域中既遵循一定艺术理念又能突破创新形式的可能性.通过将陶瓷与银巧妙融合,创造出迎合当代大众审美且具有适应性的现代陶瓷首饰作品,为进一步探索陶瓷和银材料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更多设计方法.

    陶瓷首饰银材料工艺技术

    浅析布面油画与陶瓷油画的比较研究

    邹杰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主要对布面油画和陶瓷油画这两种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两种油画形式的历史起源、特点、文化影响、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魅力.通过对这两种形式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在艺术领域中的不同之处,为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布面油画陶瓷油画比较

    景德镇陶瓷雕塑中植物题材的发展研究

    张沁琳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对草木有着敬畏与崇拜,将植物转化为纹饰被绘制于器皿上,融入日常用具.但随着人类的审美意识的萌发和陶瓷科技的发展,植物形态从陶瓷器皿的附属装饰逐渐跃升为创作的主体.笔者通过梳理植物元素在景德镇陶瓷雕塑发展中的踪迹,总结景德镇瓷塑中植物的形态在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地区发展给植物题材陶瓷雕塑的影响.

    植物题材陶瓷雕塑景德镇

    中原彩陶文化下现代陶瓷装饰工艺品设计研究

    党鑫静方修元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以陶瓷装饰类工艺品为研究对象,将中原地区彩陶文化的装饰元素作为主要的参考媒介,通过对中原地区彩陶文化素材进行详细地整理,将彩陶文化中优秀的造型纹样装饰及审美内涵融入到当代审美法则当中.

    彩陶文化陶瓷工艺品审美法则造型纹样

    元代青花瓷文化符号的形成与传播研究

    焦成浩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代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重要时期,元青花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瓷器,其色彩、造型与纹饰深受蒙古族文化、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元青花为载体的艺术文化符号.随着元代统治者强大的武力与广泛的贸易向西亚乃至全世界传播,元青花也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不仅传播了中国陶瓷艺术,还影响了所到地区的民俗习惯.元青花中的文化符号的形成体现了多种文化的融合,无论是对于历史存续,抑或是文化传播来说,都是珍贵的研究资料.其对于不同文化符号的重构与组合,在当今时代更是对于保持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元青花文化符号蒙古族文化

    论图腾元素在釉下青花中的运用

    李卓睿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腾作为象征符号,通常与代表这些群体神圣象征、信仰、价值或守护神的原始社会、部落或家族有关.青花瓷作为中国瓷器重要组成部分,在悠久的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釉下青花以其色彩鲜亮、纹饰丰富细腻而享誉全球.在釉下青花中融入图腾元素,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现代陶瓷艺术创新的一种探索运用.

    图腾青花陶瓷艺术运用

    基于服务设计的"云上黑陶"非遗APP设计研究

    赵洁刘浩林何柱成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尝试运用服务设计的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问题进行解析与规划,对现有的藏族黑陶非遗传承方式进行创新设计.结合当前藏族黑陶非遗文化的发展困境,以服务设计为理论基础,基于用户画像、数据调研、服务蓝图和信息架构等多种方法构建 APP框架,将文化传承与用户体验相结合.对非遗藏族黑陶资料进行数字化整合,搭建创作分享与交流平台,推动文化价值向物质财富转化,设计出了一款"云上黑陶"APP,在服务设计视角下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

    藏族黑陶服务设计数字化非遗传承创新

    基于盲盒营销模式下的博物馆文创设计研究——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为例

    任萍萍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盲盒经济的快速崛起,文创产品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创产品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使命.笔者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为例,将其推出的盲盒文创作为研究对象,对盲盒出圈的原因展开分析,探讨了盲盒营销模式下博物馆文创设计的创新策略与实践.

    盲盒营销博物馆文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