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科学与艺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科学与艺术
陶瓷科学与艺术

邹明林

月刊

1671-7643

sacm@xcsa.com sacm111@126.com

0733-22660096

412007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科学与艺术/Journal Ceramics Science & ArtC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紫砂作品《龙吟天下壶》的文化底蕴

    瞿军强
    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宜兴因紫砂壶而闻名,紫砂艺术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身特色的艺术体系,其中更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情操,具有鲜明的时代艺术特征,紫砂艺术的创作注重艺术个性的表现,在创作的过程中将多种文化内容注入到作品中,能够制作出兼具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再运用合适的紫砂泥作为创作材料,才能够制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让更多人认识到紫砂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文化气息.

    紫砂艺术龙吟天下壶造型特征文化底蕴

    浅谈紫砂作品《卤礼壶》的创作内涵

    瞿雯
    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壶的造型特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的造型特征表现出众多优秀的紫砂作品,紫砂艺人善于运用各种线条在壶器上进行着变化,让紫砂壶变得与众不同,同时又充满着艺术美感,紫砂工艺以其生动灵秀的造型艺术、典雅生动的风格深受大众的喜爱和追捧,经过数百年的传承经久不衰,宜兴紫砂壶不仅是实用出色的茶具,同时还是文化深厚的艺术品,从造型特征上分析,紫砂壶一直以造型丰富、工艺严谨、内涵深厚而著称,设计的造型更注重作品气质的体现,因此在紫砂壶的历史上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紫砂作品,令人爱不释手,其中蕴含的艺术气质与文化十分亲近.

    紫砂艺术卤礼壶造型特征创作内涵

    论紫砂作品《上合桃壶》的艺术之美

    吴芬芬
    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陶艺世界中,紫砂壶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因其出众的造型特征结合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人们所熟知,是历史上公认的陶艺精品,紫砂壶在历史上已经有数百余年的发展时间,但是却仍经久不衰,是因为其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紫砂壶独特的材质造就了其出众的造型特点,历代紫砂艺人将自然界中的事物都融入作品中,吸收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精髓,并且在紫砂壶的设计中得以体现,紫砂艺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包含了文化的精髓,形成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感,我们在壶艺创作的时候就能够将紫砂壶中的设计理念进行充分的展现,注重紫砂壶内在的表达,体现出其中的价值所在.

    紫砂艺术上合桃壶造型特征艺术之美

    从《六方锦灯》看紫砂壶艺的传承与创新

    周鹏
    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灯,被寄予着吉庆与祥瑞,从皇宫走向大众,也融入到紫砂壶艺的创作中,成为同样耀眼的存在.随着紫砂壶艺造型上的日益丰富与工艺上的日益精进,宫灯壶从圆润饱满到方正规整,也在尝试着突破与创新,时至今日有了《六方锦灯》.这种于方灯中融入特殊筋纹设计的宫灯不仅是造型上的创新,也是工艺上的突破.于规整中有了巧思,于传统中有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与别致风采,似含苞待放的花苞,饱含着似锦的希望与美好.

    宫灯六方宫灯六方锦灯

    紫砂作品《虚竹壶》的创作解析

    曹力文
    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虚竹"这个人物为思想之源到虚扁与竹相结合的创作形式,诠释了紫砂作品《虚竹壶》的创作历程.从具象的人物升华到抽象的品格与境遇的向往和祝福,这是对生活的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从抽象的思想感情到以虚扁壶与竹这两个具象的元素相结合的呈现,这是紫砂壶艺创作的表现形式,也是紫砂艺术创作的真正意义.

    紫砂虚竹虚扁壶

    卧石听涛满杉松色——走进紫砂壶作《石涛春色》的自然之境

    李惠强
    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州园林中有座耦园,耦园的"城曲草堂"有一副楹联:"卧石听涛满杉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但闻此诗,就好像躺在山石上,听那风吹过松林,似阵阵涛声,看那雨打着芭蕉,满园春色.寥寥数字却是景是画,这就是意境的营造.意境在于"情景交融",追求"境生象外",作品就会爆发出强大的感染力以及持久的生命力,让人如临其境.今做一壶《石涛春色》,以期通过工艺技法之功实现造型设计之思,营造"卧石听涛满杉松色"的自然之境.

    紫砂石涛春色

    从当代紫砂陶刻发展现状析"慢工细活"的陶刻真章

    祁星斗
    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紫砂行业发展繁盛,作为主流的装饰艺术,紫砂陶刻成为其中璀璨的一环.在求快的时代趋势下,作为传统手工艺术的紫砂陶刻也受到了波及,潜在入行门槛低、求快不求质等问题,需要我们正视与重视.以《陶刻竹节壶》这样一把看似寥寥几笔刻就的紫砂小壶为例,深入探讨紫砂陶刻需要的"慢"节奏,真正认识这样一种需要"慢下来"的手艺.

    紫砂陶刻快趋势慢节奏

    从紫砂新作《素依》看多种艺术的碰撞与交融

    许燕
    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紫砂壶上升到艺术的殿堂,至今已有六百年.这六百年来,时代更迭,社会巨迁,很多手工艺走向没落甚至消逝,而紫砂壶艺在各个时代都谱写了璀璨的篇章,甚至在今天成为中国茶具的百器之首.这样的盛世繁歌,源于历代紫砂艺人的突破与创新,让紫砂壶艺的脚步紧跟时代的发展,契合着时代人的审美.特别是在美育渗透着思想性、时代性的当代,艺术的创作亟需多元化、个性化以满足时代人的审美倾向,紫砂壶艺的创作也一直在寻找着更大的突破,尝试通过多种艺术的碰撞与交融挖掘这门艺术更多的可能性,紫砂壶新作《素依》正是这种尝试与探索之路上的缩影.

    紫砂银提紫檀陶刻泥绘

    浅谈青瓷《富贵长寿瓶》的艺术特色

    周龙
    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瓷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类型之一,其以清新淡雅的设计与低调、温润的风格著称于世,对中国瓷器艺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富贵长寿瓶》是一件承载着美好情感的青瓷作品,此瓶较好地展现了青瓷的艺术风格与工艺特点,并以个性化的艺术设计展示了新时代青瓷艺术发展的特征,在继承优秀艺术传统的同时引领了未来青瓷艺术的发展,是一件优秀的青瓷作品.

    青瓷富贵长寿瓶工艺

    论紫砂作品《鸿运当天壶》的创新设计

    沈菊芳
    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壶的造型向来以丰富多样而著称,无论是圆润饱满的圆器还是造型别致的方器,都能够以独特的造型特点获得大众的一致喜爱,能够让人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艺术气质和价值,让茶客们在品茗时能够品味到紫砂壶背后包含的艺术情感寄托,从而更加充分地了解到其创作的价值,紫砂壶的创作是来自于紫砂艺人对紫砂艺术的不懈追求,将心中对传统工艺的传承注入到其中,将传统文化以紫砂的形式进行展现,融入美好的祝福和愿景,将紫砂艺术不断升华,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紫砂艺术鸿运当天壶造型特征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