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科学与艺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科学与艺术
陶瓷科学与艺术

邹明林

月刊

1671-7643

sacm@xcsa.com sacm111@126.com

0733-22660096

412007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科学与艺术/Journal Ceramics Science & ArtC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陶瓷艺术在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于洋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造型能力和创意思维,还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将陶瓷工艺与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手工艺培养相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陶瓷艺术在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旨在为现代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陶瓷艺术中小学美术教育传承应用

    陶瓷釉上彩的传承与创新研析

    姜桂慧涂云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釉上彩属于陶瓷装饰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釉上彩的工艺技术手法目前已经具备了悠久的工艺演变历程.经过专门烧制、绘画装饰以及再次成型的陶瓷精美工艺品能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气息,并且蕴含了非常深厚的人文历史元素内涵.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传承以及创新陶瓷釉上彩工艺技术的基本特征趋势,合理完善陶瓷釉上彩的现有工艺技法.

    陶瓷釉上彩工艺传承创新发展

    让传统文化持续焕发光彩——盛世长安小学非遗进校园

    王新会
    124-125页

    浅析作品《晨曲提梁》的线条美

    钱易人
    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艺术处在传承与创新的交汇点上,其既具有传统紫砂艺术古朴、古典审美的特质,又具备当代创新思想的表达,总是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作品《晨曲提梁》是一件典型的创新作品,笔者融合了龙的吉祥寓意,将其形态与意蕴内涵通过紫砂的语言演绎出来.在这件作品中充盈着线条之美,提梁的线条就仿佛是一个饱满而规整的圆形,诉说着生活的圆满与顺利.壶嘴的龙纹设计更是将吉祥的祝福进一步凸显,也使作品更充盈着人文内涵的气息.本文,笔者将着重从作品的线条设计的角度来赏析作品《晨曲提梁》.

    紫砂壶晨曲提梁造型设计线条美

    养天地正气蕴文人气韵——《养正套壶》创作感悟

    周淑媛
    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和中国其他艺术品一样,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底蕴,而且具有典雅实用的功能.《养正套壶》充分运用严格的比例关系、简洁的流畅线条,在刚柔相济中呈现出柔而不弱、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不仅仅把传统的明式家具造型精髓完美融入,更重要的是融入当代"陶式生活"的可观可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精华,形成良性互动.

    明清家具江南文化推陈出新

    从《桂馥兰香》中感受中国古典艺术与紫砂的碰撞之美

    叶琴
    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壶最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衍生,也是饮茶文化的"配角".随着紫砂文化的不断发展,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精粹,逐渐成为了一种拥有独特艺术体系的文化.紫砂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饮茶的习惯,更是一种精神的富足与享受.江南这片肥沃的土地,诞生了无数朗朗上口的诗词歌赋,也见证了历朝历代的发展与进步,紫砂艺术也是江南的产物.诞生于江苏宜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身后人文气韵的江南水乡,为紫砂艺术带来了悠然自得又闲情雅致的江南韵味.紫砂艺术包罗万象、海乃百川的特点,也让其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文化、历史、艺术等等方面的内涵,成为了富有感情与个性的一件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作品.笔者将以作品《桂馥兰香》为例,向世人展现专属于紫砂艺术的这一抹江南柔情.

    紫砂壶提梁壶紫砂泥料艺术经典陶刻

    一朵莲花的绽放

    陈维
    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宜兴紫砂壶大致可分为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三大类型各有特点,相互结合,共同构成紫砂壶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宝库.其中,紫砂花器从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以自然界中的事物为原型进行构思创作,融合了贴花、捏塑、镂雕等多种装饰工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极具自然意趣.本文以紫砂壶《澄心》为例,浅谈其艺术特色和文化意境.

    紫砂壶澄心莲花文化意境

    论紫砂赏瓶《福禄有余》的吉祥寓意

    潘宁心
    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艺术种类丰富多样,不同的作品形式展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对于紫砂艺人而言,紫砂壶是紫砂艺术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形式,因为其在泡茶的功能性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紫砂泥有着突出的可塑性,这是极为突出的优点之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紫砂艺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众多文人雅士不断参与到紫砂艺术的创作中,让诸多文化艺术形式也融入作品中,这也就让紫砂艺术发展出更多全新的方向,也让人们从器具的实用性不断向艺术性上过渡,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紫砂赏瓶福禄有余造型特征吉祥寓意

    论紫砂作品《随心提梁套组》的艺术创作

    胡春福
    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壶的造型变化万千,经过无数紫砂艺人的刻画和创作,才有了如今数不胜数的紫砂作品得以面世,其出众的造型特征、深厚的文化内涵将紫砂壶变得与众不同,一件优秀的紫砂壶之所以能够获得大众的一致肯定,其中离不开紫砂艺人对紫砂壶内涵的深度发掘,让紫砂壶从最初的茶具逐渐变成能够代表中国陶艺的代表之一,人们能够在紫砂壶中获得对艺术内涵的肯定,作为中国传统陶艺品中的佼佼者,紫砂壶将传统文化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批又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紫砂壶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和文化统一的象征,是对中国历史最好的见证,因此人们对紫砂壶有着特殊的情感.

    紫砂艺术随心提梁套组造型特征艺术创作

    论紫砂作品《绞泥陶木三英组壶》的艺术之美

    瞿军强
    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体现出中国陶艺的博大精深,代表着中国手工艺人的优秀品质,紫砂艺术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注入到其中,制作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造型优美,内涵深厚,紫砂艺术与传统文化看似是两种表现形式,可是却有着一脉传承的血脉基因,就是源自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紫砂艺人的制作过程中能够将这二者集中到作品中,两者相互连接、相互交融、相互体现,最终在紫砂壶中得以尽情地展现,紫砂艺术将紫砂文化与紫砂壶集中在一起,汇聚成传承的经典.

    紫砂艺术绞泥陶木三英组壶造型特征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