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科学与艺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科学与艺术
陶瓷科学与艺术

邹明林

月刊

1671-7643

sacm@xcsa.com sacm111@126.com

0733-22660096

412007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科学与艺术/Journal Ceramics Science & ArtC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述紫砂壶《鱼化龙》的造型魅力

    王占军
    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鱼化龙》在紫砂历史上一直被归结为最难制作的壶型之一,不仅是因为其工艺复杂,更是因为龙的神韵难以具象.手艺人根据自己掌握的技艺,并观摩陈仲美、黄玉麟、邵大亨等制壶名家关于此壶式的设计与制作,利用紫朱泥的特性制作了古典精巧的紫砂壶《鱼化龙》,揭示了壶艺风流,道尽了文化璀璨.

    紫砂壶鱼龙图案鱼化龙

    浅析作品《奔月》的工艺美与意境美

    邵海萍
    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宜兴的紫砂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在中国手工艺术品界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杰出工艺之一.其虽是一门传统艺术,但是却展露出丰富的变化,以创新之力引领新的时尚潮流.在独具特色的紫砂陶艺体系中,紫砂壶一直以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笔者将以作品《奔月》,分析该作品的造型特质、制作工艺以及丰富的意蕴内涵.

    紫砂壶奔月造型设计意蕴内涵

    论紫砂艺术作品《六方合韵壶》的抟制技巧和吉祥内涵

    范朝新
    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方器在紫砂艺术造型之中具有着特殊的位置,在行业内有着"一方抵十圆"的说法,再结合其他的一些元素融合,更加的具有象征意义.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六方合韵壶》,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在抟制过程之中非常的注重和谐度的统一和细节的处理,随处可以看到如意纹饰的点缀和弧度线条的相互融合,表明了紫砂方器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创新需要更加精湛的技艺支撑,才能够把自己所希望表现出来的造型特征和人文内涵展示的更加完美,这样可以在饮茶的过程之中不断的欣赏紫砂方器的独特内涵.

    宜兴紫砂六方合韵壶抟制技巧吉祥内涵

    浅析作品《春意秋色》的造型设计与自然之美

    高卫萍
    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艺术是诗意的体现,自然的诗意在每一次泡茶时都得以呈现.它们不仅是简单的器物,更是与大自然相融的灵魂之作.作品《春意秋色》是一件以自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笔者将春华秋实的美好氛围通过贴花的艺术技巧融入在作品的创作中,不仅让作品的视觉表现更为丰富,也让人们在泡茶的时刻,学会了欢喜心过生活.每一次端起紫砂壶,就如同掬起一抹自然的清新,让心灵在茶香中得以沉淀,生出一份淡然与从容.

    紫砂壶春意秋色创作诗意自然

    浅析《西域璟韵壶》的融合之美

    蒋美平
    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与茶文化精神的结晶,具有极为重要的工艺价值与文化价值,在发展中,紫砂壶创作吸收一切优秀的艺术元素,促进了自身的多元发展.《西域璟韵壶》以古典的形式融合了异域风情,形成了综合性的审美风格,尤其彰显出紫砂壶工艺的表现力及艺术视野的开阔性.文章分析了作品以古典为本,融合异域风情的方式,探讨了由此呈现出的工艺精神,以及当代紫砂壶艺术发展的基本路径.

    紫砂壶西域璟韵壶异域融合

    论紫砂艺术作品《花开富贵》的陶刻之美和吉祥祝福

    蒋秀群
    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紫砂艺术的发展历程之中,陶刻装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升华了紫砂题材的创作,而且使其更加的升华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具有艺术审美的位置.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陶刻作品《花开富贵》,我们能够看到作者的匠心独运和精湛的陶刻技艺,相较于传统的画卷只能够束之高阁,或者悬挂起来供我们欣赏之用,紫砂陶刻不仅仅具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同时也非常的实用,在饮茶的过程之中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陶刻艺术的那种金石味道和人文气息,也能够体会到蕴藏其中浓郁的祝福之情.

    宜兴紫砂花开富贵陶刻之美吉祥祝福

    从紫砂艺术作品《清风竹影》之中探寻中国竹文化

    王丽花
    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砂竹器的发展可谓是由来已久,蔚为大观.从整体上来看这件作品《清风竹影壶》,我们能够看到光素器的那种线条的流畅度,以及对于整体气韵的把控能力,在竹子元素的锦上添花之后,完美体现笔者希望呈现出来的那种清风竹影的婆娑之感,尤其是当我们在繁忙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闲暇之余,一壶香茗倾泻而下,手中的壶泛出幽幽暗光,那种心中的愉悦之感是无法比拟的.

    紫砂艺术清风竹影造型创意竹子文化

    浅析紫砂壶作品《逸竹提梁壶》的造型美学与文化内涵

    鲍峰岩
    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子作为岁寒三君子之中的一员,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形式之中常见它的身影,通常被认为是正人君子的化身,也得到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认同与追求.竹元素在传统紫砂壶之中的运用也十分的广泛,像我们熟知的竹段壶就是引竹入壶的最好体现.紫砂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其汲取了无数优秀文化、艺术的精髓,通过紫砂艺术的手法与语言用更为淳朴、朴素的方式展现给了众人,这也是紫砂艺术至今依旧能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原因.紫砂艺术的价值是无穷的,我们能从一件紫砂壶作品之中窥探到时代的发展与演变,能感受到文化艺术的多重洗礼,更能从中汲取养分,陶冶我们的情操.笔者创作的这把紫砂壶《逸竹提梁壶》作品就是在经典的提梁之中融入了竹子的元素,通过两者结合,更好的展现出紫砂艺术自身的古典美与竹元素的高逸之风.

    紫砂艺术逸竹提梁壶竹元素岁寒三君子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漫谈紫砂壶作品《岁寒三友壶》的外观造型与艺术内涵

    潘伯华
    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谈到紫砂壶,我们一定能联想到其禅意、典雅的别样风韵.这不仅是紫砂壶自身带有的意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艺术形式赋予给紫砂艺术的.作为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备的一种形式,紫砂壶在抽象以及写实层面的体现都恰到好处.紫砂艺人赋予了紫砂壶艺术价值以及实用价值,而文人墨客的参与则是让紫砂壶在精神层面得到了升华.一件紫砂壶作品呈现出的不仅是实用与艺术价值,更是跨越千年的历史文化,这是紫砂壶能够流传至今依旧为人津津乐道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以作品《岁寒三友壶》为例,对其造型艺术、制作工艺、装饰艺术以为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进行叙述,将紫砂艺术的魅力更好的向世人展现.

    紫砂艺术造型艺术装饰技艺岁寒三友文化内涵

    从作品《福禄壶》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潘国凤
    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大象题材的紫砂艺术创作屡见不鲜,从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金玉呈祥壶》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融合了诸多的技法和元素的运用,特别是在方圆融合方面,能够看到作者在处理起来游刃有余,还有在捏塑大象的姿态把握方面也是匠心独运,整体看起来是一只大象驮着一只小象的感觉,有一种金玉满堂、母子吉祥的蕴含,非常符合我们对于紫砂之中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折射出内心深处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紫砂艺术福禄壶传统文化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