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陶瓷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陶瓷学报
陶瓷学报

冯林华

季刊

1000-2278

tcxb_0798@163.com

0798-8499628

333001

景德镇东郊新厂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eram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日用陶瓷工艺、陶瓷机械、建筑卫生陶瓷、陶瓷美术、结构陶瓷、复合陶瓷、陶瓷史、陶瓷加工、无损检测及测量技术、陶瓷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陶瓷与金属封接技术等学科方面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上述专业范围里未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科技报告研究简报、学术动态、文献综述、陶瓷美术理论与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的YOLOv8n瓷砖缺陷检测与分类方法

    朱永红吴松涛
    1255-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瓷砖表面的缺陷检测多数仍是由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下,检测精度较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入动态蛇形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YOLOv8n瓷砖缺陷检测与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在YOLOv8n模型主干网络和颈部网络中使用C2F-DSConv替换原来的C2F以增强对划痕缺陷特征的提取.其次,在模型中增加CBAM注意力模块以使模型能够更有效地从图像中学习到有用的特征,从而改善模型性能.最后,将损失函数CIoU修改为Inner-SIoU损失函数以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模型,基于改进的YOLOv8n瓷砖缺陷检测模型的平均检测精度提高了2.6%且模型的计算量仅增加了0.5 G.此外,所提出的方法在对比实验和自建数据集实验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瓷砖YOLOv8n动态蛇形卷积注意力机制缺陷检测

    袭冶承弓:基于口述史的陶瓷绘画家族式传承的述评

    张晴倬邓艺
    1265-1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多位陶瓷绘画艺术家、行业从业者展开访谈,并梳理被访谈对象的口述内容,结合文献及史实资料,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景德镇陶瓷世家的家族技艺传承方式.这一时间段内的家族传承技艺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宗亲叙事框架、集体经济下的"顶替"制度以及亲缘关系的期盼,三者共同组织起了坚固的家族传承网络.二十世纪末,伴随着国家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及商品经济的到来,紧密的家族传承关系逐渐失效代表景德镇陶瓷工业化时代的各大瓷厂陆续停产,数万工人走出工厂再次择业.

    家族传承口述史技艺瓷绘

    从16至17世纪欧洲油画看中国瓷器对欧洲社会生活的影响

    吕金泉汪永平
    1270-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16~17世纪是中国瓷器销往欧洲的鼎盛时期.中国瓷器不仅丰富了欧洲油画的题材内容,还改变了欧洲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是欧洲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以此时期欧洲油画中出现的中国瓷器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瓷器对欧洲社会的文化、审美和生活方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揭示中国瓷器在16~17世纪对欧洲社会生活的影响.

    中西文化明清外销瓷西方油画身份象征

    西夏扁壶形制设计与游牧文化变迁

    邹晓松王若玉
    1276-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夏陶瓷是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西夏文化内涵.作为文化的具象化符号,西夏扁壶形制既保留了皮囊壶的传统造型,又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造型特色杂糅汇聚,最终构建了具有多元一体融合形式的陶瓷造型,实为西夏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融、互鉴之产物.西夏社会由单一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变为兼具农耕与畜牧的混合经济模式,从游牧的迁徙生活渐变为农牧并重的定居生活,在此背景下,西夏扁壶作为其文化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文化变迁的丰富历程.西夏陶瓷扁壶之设计方向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革,造型设计已逐渐超越传统游牧民族生活方式之局限,更加适应半农耕半游牧的定居生活环境.西夏陶瓷扁壶的造型与游牧文化之变迁紧密相连,游牧文化之变迁则成为推动西夏陶瓷造型不断创新与发展之重要因素.

    西夏扁壶形制设计游牧文化不竭动力

    2024景德镇陶瓷大学本科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封4页

    柳泽明《花语》系列瓷画作品选

    柳泽明
    封2页

    《陶瓷学报》投稿指南

    前插1页

    胡洁陶艺作品选登

    胡洁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