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
铁道建筑

叶阳升

月刊

1003-1995

tdjz@rails.com.cn tdjzbjb@126.com

010-51849235;5189355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铁道建筑/Journal Rail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铁路工程、工务各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科技信息,涉及轨道线路、桥梁、隧道、路基土工、地基基础、水文水工、工程材料、结构、制品、爆破、抗震、养护机械等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降雨下桥墩堆积体稳定性自动化监测研究及应用

    彭琦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降雨条件下广汕高速铁路(广州—汕尾)斧头石特大桥富水堆积体地层及桥墩的稳定性问题,开展一体自动化监测技术研究,分析施工及施工后18个月内土体变形沉降、孔隙水压力、降雨量、地表水位的变化,探讨降雨下堆积体地层及桥墩的位移规律.结果表明:桥墩对边坡上部堆积体地层位移起到了抑制作用,其左侧地层产生挤压,局部地表隆起后趋于稳定;监测段在第6—第11月内存在间歇性强降雨天气,改变了堆积体地层的蠕动变形模式,影响了地层对桥桩的侧向作用力,桥桩左侧承台因此发生偏移,但在顶部桥梁和底部稳定性地层的约束作用下恢复至稳定状态;在监测期内工程现场未发生堆积体边坡及桥墩失稳现象,综合地表沉降、深层位移、桥墩沉降数据分析,地层和桥梁均处于稳定状态.

    铁路桥梁监测研究现场试验堆积体稳定降雨条件

    纤维和细粒含量对秸秆纤维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

    牛雷毕苏红徐丽娜吴占君...
    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增强秸秆纤维土的抗冻融性能,分别将长9 mm的玉米秸秆和芦苇秸秆纤维掺入到淤泥质土中,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直剪试验,同时开展细粒含量对纤维土强度影响的常规试验和冻融试验,通过电镜扫描深入分析其内部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对土体强度和黏聚力影响显著,对内摩擦角影响较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土体受到冻胀效应的影响,土颗粒重新排列,土体结构受到破坏,产生裂缝,导致强度和黏聚力降低,经历5次冻融循环后,土体结构达到稳定,强度和黏聚力也趋于稳定.适量的纤维可以明显提高土体抗冻性,冻融后对比两种纤维土的力学性能,玉米秸秆纤维土强度更高,芦苇秸秆纤维土韧性更好.除此之外,细粒含量对土体冻胀敏感性有较大的影响,细粒含量越高,土体冻胀效应越明显,从而导致土体强度的大幅衰减;但在未冻融时,细粒含量的增加反而能提高土体的抗压强度.

    秸秆纤维土抗冻融性能力学试验细粒含量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指标

    高强混凝土的高脆性及其在冲击作用下的破坏机理

    李林香谭盐宾杨鲁葛昕...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试验对比了高强混凝土(C60)和中低强混凝土(C30)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折压比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分析高强混凝土在冲击作用力下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与C30混凝土相比,3、7、28、56 d龄期时,C60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增长57.5%、53.7%、54.3%和52.8%,C60混凝土抗折强度分别增长51.2%、39.6%、32.4%和21.7%,C60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增幅低于抗压强度,说明其脆性特征明显;C60混凝土折压比小于C30混凝土,说明C60混凝土韧性较差,脆性较大;在外部冲击荷载作用下首先在C60混凝土薄弱界面过渡区出现微裂缝,然后向粗骨料内部扩展形成骨料微裂缝,骨料微裂缝继续扩展连通,与水泥石微裂缝连接,最终导致混凝土试件开裂破坏.

    工程材料破坏机理试验研究高强混凝土高脆性冲击荷载微裂缝

    无砟轨道水泥基材料表层强化方法与作用机理

    张旭冯浩周骏吴世翔...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水泥基材料服役性能逐渐降低.采用渗透结晶材料和环氧树脂对水泥基材料表面进行涂刷处理,通过试验对比表面处理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能、抗冻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涂刷渗透结晶材料和涂刷环氧树脂均可以提高砂浆表面回弹强度和混凝土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并降低氯离子扩散系数.与处理前相比,表面涂刷渗透结晶材料和环氧树脂后,表面回弹强度分别提高了5.0%、10.1%,冻融循环次数分别增加140次和183次以上(相对动弹性模量60%),氯离子渗透系数分别降低64.0%、92.5%,环氧树脂的提升效果更显著,但会受材料老化影响而效果变差;与处理前相比,涂刷渗透结晶材料可提高砂浆的力学性能(抗压强度提高11.5%),涂刷环氧树脂可增强砂浆的耐磨性能(磨损质量减少19.5%).因此,可根据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表面涂刷材料,频繁暴露在高温、臭氧、紫外线等易老化环境中或需要提高强度时宜选择渗透结晶材料,主要受冻融破坏、有害离子侵入、磨蚀破坏等环境因素影响时宜选择环氧树脂.

    工程材料表层强化水泥基材料渗透结晶材料环氧树脂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基于外掺纳米水化硅酸钙的免蒸养CRTS Ⅲ型轨道板混凝土性能研究

    胡建伟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混凝土中外掺质量分数1.0%的纳米水化硅酸钙并采用保温养护方式,采用温度测试仪、万能试验机等设备进行测试,对比蒸汽养护和保温养护两种养护方式下CRTS Ⅲ型轨道板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微观形貌,探讨免蒸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保温养护方式,入模温度25℃,16 h龄期时保温养护混凝土抗压强度可达到45 MPa的脱模强度要求;与蒸汽养护混凝土相比,保温养护混凝土56 d电通量和56 d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降低15.6%和15.8%,且水化产物更加致密,微裂缝明显减少;经受300次冻融循环时,与蒸汽养护混凝土相比,28、56 d龄期保温养护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提高7.8%和3.1%.综合来看,保温养护混凝土各方面性能均比蒸汽养护混凝土更优异,可在工程中尝试应用.

    工程材料轨道板混凝土纳米水化硅酸钙蒸汽养护保温养护力学性能耐久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