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工基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工基础
土工基础

汪稔

双月刊

1004-3152

tgjc@whrsm.ac.cn

027-87199602、87199152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小洪山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土工基础/Journal Soil Engineering and Found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土建学术刊物。刊载与土工基础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总结、专题论述、工程实录、情报简讯等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路堑边坡楔型滑动机制分析

    周效民许宝田曹越王秋杨...
    1-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路堑边坡在开挖6年后发生滑动,为研究边坡的滑动机制,根据其滑动前、后野外调查和岩体物理力学试验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岩体破坏模式为楔型体滑动,开挖和降雨加速了边坡岩体的风化,XRD试验发现,与新鲜岩石相比,风化后岩石中粘土矿物成分增多,导致岩体强度下降.基于Barton-Bandis强度理论,确定了岩体结构面的强度参数,运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风化结构面控制下的边坡稳定性.基于两种楔型体结构面水压力模型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水压力的提高,边坡楔型体稳定性逐渐下降,最终导致边坡滑动.最后依据滑坡机制提出了治理建议.

    楔型体稳定性极限平衡法风化作用静水压力

    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优化设计与分析

    丁龙翔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日益增多,基坑稳定性分析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以广州市某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的重点与难点,并对该支护结构稳定性进行验算,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基坑支护结构安全性存在较大富余,为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提出两种优化方案,比较可得方案一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更为经济,建议对基坑顶部采用1:1放坡并拆除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基坑支护结构南北两侧放坡与排桩加内支撑支护两种不同支护方式,需要考虑过渡段的设计,建议多施工3~5根灌注桩作为渐变段,这样放坡和支护桩可以渐进过渡,提高基坑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基坑工程安全系数稳定性

    一种桩孔上口的防护措施

    申寿长陈建忠陆景华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桩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具有适应性广、单桩承载力高等优势,适合各种地层.桩基施工过程中,孔口坠落是很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在伤亡事故中占很大比例,而针对桩孔上口的防护措施却没有具体规定.通过参考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桩孔上口设置防护网、搭设防护栏杆和在栏杆上悬挂安全标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一种桩孔上口防护措施.该防护措施能做到对桩孔上口的良好防护,满足后续桩孔检测需要,同时取材方便,坚固耐用.通过严格落实,降低了孔口坠落风险,提高了安全施工的水平.

    桩基础防护网护栏警示灯防护措施

    滨海软弱地层深基坑扩大头锚索受力变形特性

    刘凯李文辉耿林张文斌...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滨海地区回填土及淤泥质土等软弱地层基坑支护技术难题,采用高压旋喷扩大头锚索、普通预应力锚索及钻孔灌注桩对深基坑工程进行支护.在扩大头锚索施工过程中,采用套管跟进钻孔穿越易塌孔段、钻孔与锚索安装同步施工、钻孔注浆与高压旋喷注浆一体化施工等工艺,有效解决了滨海软弱地层钻孔坍塌及锚固力不足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锚索承载能力验收试验,试验表明高压旋喷扩大头锚索在滨海软弱土层中能够提供足够的拉拔荷载.同时,对验收试验中出现的锚索伸长量值小于自由段理论伸长量值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分析,指出锚索自由段摩阻力偏大、自由段注浆体的锚固约束、锚头位置局部摩阻与嵌固作用是导致锚索拉拔伸长量值偏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深基坑高压旋喷扩大头锚索滨海软弱地层验收试验受力变形特性

    深厚强透水地层基坑开挖涌水事故处置及原因分析

    赵琪琪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州某在建地铁车站为例,阐述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涌水事故的处置过程及原因,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深厚强透水地层具有水量大、渗透性强的特点,坑底已做封底加固致使加固层下方水层具有承压性,基坑开挖在满足承压水抗突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施工前应通过抽水试验充分考虑加固层是否存在薄弱部位,开挖过程中需保证降水井的正常运行,出现涌水事故能够防止险情扩大.若监测数据变化较大应及时进行覆土回填,保证基坑安全,回填后对涌水部位封堵注浆,确保险情得到控制再进行开挖.

    涌水事故强透水地层承压水

    地铁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老旧隧道方案设计

    蒋磊陈立陈松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新建地铁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老旧铁路隧道的工程越来越多.结合既有老旧京广铁路隧道所处的复杂地质环境及其结构受损、漏水严重等现状,分析了长沙地铁7号线铁道学院东站~雨花亭站区间穿越该老旧隧道的线路方案比选过程,并通过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西线上穿盾构、暗挖及明挖等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比较.在综合考虑与其他工程的冲突及线路坡度问题后,选择了西线上穿方案;基于对下部既有老旧隧道扰动最小,并有利于对既有老旧隧道长期保护的考虑,选择了明挖施工.该工程方案设计可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地铁隧道穿越老旧隧道方案设计

    长短桩在深厚软土条件下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熊海明周军要陈双张伟...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深厚软土条件下的深基坑,设计一种安全经济的支护方式是工程师比较关注的.以广州地区某一实际工程为依托,从设计思路、计算和监测等方面对长短桩在深厚软土条件下深基坑支护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一般在软土条件下悬臂支护桩桩顶水平变形是难以控制的,局部开挖至支撑梁底部采用被动区加固控制桩顶水平变形是非常有效的措施.②基坑坑底位于软土层中,基坑必须采用排桩+内支撑支护时,在考虑其他方面不能优化的情况下,长短桩间隔布置是比较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③基坑支护采用长短桩布置时,可采用"只考虑长桩作用计算整体稳定性,短桩与长桩一并考虑计算配筋"简化计算模型,通过该实例,该计算模型可应用于实际工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深厚软土深基坑支护长短桩间隔布置计算模型

    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车站沉降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季伟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盾构机近距离下穿既有车站问题,以南京地铁7号线高庙路站至永初路站盾构区间下穿既有宁和城际永初路站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基于现场实际监测,分析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车站沉降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机在高富水粉细砂地层中掘进时,由于对周围地层扰动等原因,土体应力状态改变引起既有结构沉降变形;通过选择合理范围的地层加固、合理土压力值的设定以及减少停机时间等措施,同时控制好盾尾同步注浆、衬砌与地层间隙注浆填充,可以有效控制盾构施工引起的既有结构变形和地表沉降.

    盾构富水砂层近距离下穿数值模拟停机沉降控制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高速地铁隧道变形分析

    胡传家尹荣玉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深基坑的开挖卸荷不可避免会对邻近地铁隧道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甚至影响隧道的安全使用.基于北京某邻近隧道的深基坑开挖工程,提取了隧道的沉降、收敛和轨道轨距的监测数据,并比对有限元软件模拟的基坑开挖不同工况处隧道位移结果,给出了深基坑开挖下邻近高速地铁隧道的变形情况.研究表明,基坑开挖会给隧道带来一定的沉降和收敛变形,且隧道距离基坑越近,隧道的沉降变形和轨道轨距位移越显著,及时做好基坑支护的工作,可减小邻近隧道的变形.

    深基坑隧道监测位移

    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治理

    温辉波张帮鑫龙春宇许智威...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治理某高速公路变形边坡,结合边坡智能远程安全监测路联网系统,采用北斗GNSS和表面位移传感器监测边坡变形趋势,基于实时监测数据进行边坡稳定性状态动态评估,确定加固方案;通过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和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成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边坡稳定状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在加固方案实施过程中,根据边坡稳定性状态动态评估结果,调整施工顺序及进度安排,保障施工安全.研究表明,实时监测数据可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加固方案及其效果评价、保障施工安全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边坡稳定性状态评估实时监测数据加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