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工基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工基础
土工基础

汪稔

双月刊

1004-3152

tgjc@whrsm.ac.cn

027-87199602、87199152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小洪山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土工基础/Journal Soil Engineering and Found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土建学术刊物。刊载与土工基础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总结、专题论述、工程实录、情报简讯等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水率对钢-高原冻土界面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琼吉
    103-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物与高原冻土界面性状的研究对于高寒地区桩基础的修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分析土体含水率对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不同含水率下高原土体与钢的界面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当土体含水率在小于最佳含水率时,剪切应力随剪切位移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剪应力-位移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来表达.在土体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时,剪切应力呈现强化-衰减-残余稳定的变化规律,剪应力-位移关系可用分段函数拟合.界面抗剪强度和界面残余强度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加,随含水率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随含水率的增大,界面摩擦角逐渐减小,而界面黏聚力在最佳含水率附近达到最大值.

    界面剪切高原冻土界面抗剪强度指数函数分段函数

    桃舟古滑坡工程地质特性与稳定性分析

    席人双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滑坡年代久远、成因复杂且不易查明,当工程活动经过时,由于人为扰动的影响,古滑坡极易复活,对工程带来严重危害.以桃舟古滑坡为例,采用钻探和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对古滑坡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获得了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该滑坡为中厚层巨型滑坡,成因为堆积体牵引式滑坡.根据勘察资料分析滑坡特征,识别了影响古滑坡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地形条件、连续降雨和地下水以及人类工程活动.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古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古滑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然而由于滑坡体主要为松散堆积体,由局部稳定性计算结果可知古滑坡前缘会产生小型的堆积体滑坡.该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相一致,在滑坡前缘见到两处小型滑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对公路选线以及滑坡前缘坍塌体的治理提供了一些建议.

    古滑坡反射波极限平衡传递系数法局部失稳

    长大裂隙控滑机制及斜坡破坏模式分析

    张亚刘仕洪雷青方正峰...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甘龙滑坡为例,基于滑坡灾害与地质构造的实测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长大裂隙控制下的斜坡破坏模式.结果表明:①该滑坡为长大裂隙控制的V型拉剪式滑坡;②滑坡启动后Ⅰ区中部滑体沿长大裂隙切割岩体的临空面顺层滑动,后缘山体受牵引拉裂破坏,滑体遇左缘陡壁的阻挡,随即向滑坡右缘转向,并推挤剪切Ⅰ区前缘坡体,堆积至河道呈"7"型分布;③随裂隙的贯通长度与深度增加,切割岩体长度与深度增加,岩体临空面增大,与层面组合形成的楔形体增大,导致滑坡的边界附近的位移峰值和变形区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一旦发育出的贯通滑面的裂隙,便会形成类似楔形体的滑坡.

    长大裂隙滑坡三维数值模拟斜坡破坏模式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林健安严俊峰杨新
    117-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正在积极推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对于改扩建项目工程地质勘察,目前尚无相关规范指导.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传统改扩建勘察方案与"数字勘察"、"绿色勘察"等新技术相结合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勘察项目的重点工作.部分老的纸质资料可以数字化成电子资料重新发挥作用,重新整合,形成一套系统的、全面的、时效性的勘察资料,以符合现阶段勘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理念.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分析

    基于渗压试验的黏性土渗透特性研究

    徐玲敏程芸李育红王菁菁...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性和孔隙比都是影响细粒土渗透系数的重要因素,为分析孔隙比变化对渗透系数的影响,采用改进型渗压仪对老黏土、冲洪积粉质黏土、滇池泥炭质土进行渗压试验,系统分析了这三种典型土类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变化关系.试验表明:随着孔隙比的减小,渗透系数均逐渐减小,呈正相关,且呈现幂函数关系,不同的土类,幂指数取值不同.对于老黏土,孔隙比的影响不大,但对于粉质黏土孔隙比的影响较大,对于泥炭质土,其特殊的结构和物质成分起到决定性作用.保山老黏土为1~4,冲洪积粉质黏土为8~29,滇池泥炭质土为6~16.

    改进型渗压仪渗压试验孔隙比渗透系数

    钻孔灌注桩桩端沉渣的冲洗和注浆处理效果试验研究

    樊荣霞詹少全陈翀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沉渣冲洗及注浆处理,改善其承载性状,使之能承受一定荷载.由于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钻孔灌注桩易出现较厚的沉渣,其静载试验的荷载~沉降(Q~s)曲线呈陡降型,总沉降偏大,承载力一般不能满足要求.通过桩顶钻孔,利用高压水冲洗排渣,联合桩端注浆,产生挤密和凝聚固结效应,改善桩端处的承载特性,提高其强度和刚度,减小桩端沉降,提高单桩承载力.基于处理前后的试验数据对比情况,桩端处的承载特性明显改善,对于桩端沉渣缺陷的工程处理应用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沉渣桩端注浆钻芯法静载试验

    某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

    陆思莲袁金兴张烨陆敬辉...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苏州市某基坑工程,分别对基坑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同围护结构的桩(坡)顶部水平和竖向位移、地下水位及坑外地表的监测结果分别进行了整理,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基坑开挖,不同围护结构的桩(坡)顶水平位移逐渐向坑内侧偏移;桩(坡)顶竖向位移累计绝对值均逐渐增加,各测点的桩(坡)顶竖向位移时程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坑周土体虽出现沉降,但坑外地表沉降累计值不大且在报警值之内.表明采用SMW工法桩、钻孔灌注桩结合三轴搅拌桩及两级放坡结合搅拌桩的支护形式是有效的.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监测结果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表明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合理.

    监测基坑变形围护结构数值模拟

    含水量变化对广州花岗岩残积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姚腾浩戚桂晌杨雪强黄羡伦...
    135-13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不固结不排水直剪试验,建立了广工大学城区域花岗岩残积重塑土关于含水率与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试验曲线.试验研究表明:在控制相同含水量与干密度条件下,对花岗岩残积原状土和重塑土进行了不固结不排水直剪试验,当垂直压力小于先期固结压力时,重塑土的粘聚力小于原状土的粘聚力,重塑土的内摩擦角也小于原状土的内摩擦角;当垂直压力大于先期固结压力时,两者的抗剪强度逐渐接近,且在垂直压力大于135 kPa之后,原状土的抗剪强度小于重塑土的抗剪强度,此时重塑土的内摩擦角大于原状土的内摩擦角.在不同含水量的花岗岩残积重塑土不固结不排水直剪试验中,土体的抗剪强度均随垂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土体的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加而显著减小,而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的增加而稍微减小.

    原状花岗岩残积土重塑土饱和度不固结不排水直剪试验抗剪强度

    低应变法与钻芯法结合在桩长检测中的应用

    孟新秋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应变法可以对桩身完整性和桩长进行检测,当对桩长检测结果存疑时,可采取钻芯法进行验证;当要对整个工程桩长进行检测时,可以采用低应变法和钻芯法结合,确定一个波速代表值,当桩身混凝土波速检测值大于该波速代表值时则可以判断桩长短;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低应变法和钻芯法结合实现对复合地基全数CFG桩进行桩长检测,两种方法在桩长检测过程中可以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通过钻取的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可以确定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及弹性模量,按混凝土波速与弹性模量和质量密度关系理论公式可以对波速代表值进行计算,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检测结果可以相互印证,取得良好的效果.

    低应变法钻芯法波速代表值桩长检测

    某静压桩压桩力与静载试验成果对比分析

    黎明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项目选用12根静压方桩进行破坏性试桩,为工程桩设计提供依据.通过理论计算各单桩理论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再换算成标准值(简称理论值)后,与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简称试验值)进行对比,并通过监测压桩过程中压桩力峰值及终止压力,分析理论值与试验值及终止压力的关系,发现对于黏性土为持力层的桩压桩终止压力较试验值小,砂性土为持力层的桩压桩终止压力较试验值大;以黏性土为持力层的长桩基试验值与理论值符合单变量线性回归方程且拟合程度高.观察压桩力峰值出现时桩端所处地层,得出指导工程桩施工的一些建议.

    静压桩压桩力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超静孔隙水压力线性回归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