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工基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工基础
土工基础

汪稔

双月刊

1004-3152

tgjc@whrsm.ac.cn

027-87199602、87199152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小洪山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土工基础/Journal Soil Engineering and Found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土建学术刊物。刊载与土工基础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总结、专题论述、工程实录、情报简讯等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软岩地基核电厂核岛地基变形分析研究

    艾鸿涛
    792-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国内某软岩地基核电工程为例,建立核岛地基二维有限元法和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分析模型,考虑了核岛地基中风化岩体中存在强风化岩体分布的不确定性以及关键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同时考虑了岩体层状分布对地基变形参数的影响,对核岛地基变形特征进行计算分析.获得了软岩地基核电厂核岛地基变形量及不均匀变形特征,并对计算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核岛地基最大沉降及不均匀变形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岛基底下强风化岩石分布对核岛地基最大沉降的影响较小;提出的适应于软岩核岛地基变形计算分析方法,可用于后续类似工程的变形计算分析工作.

    软岩核岛地基地基变形三维有限元模型

    横跨综合管廊基坑的输油管道保护的关键技术与实践

    和礼红刘堰陵
    797-799,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武汉市某综合管廊基坑下穿军用输油管道为例,探讨了如何保护现状管道的安全.提出了桩基础+型钢梁体系作为管道的竖向托换构件,结合基坑支护结构优化了构件尺寸,通过模拟计算分析、统筹托换与基坑开挖流程,确保综合管廊施工期间输油管道的运行安全.详细介绍了托换加固设计、托换流程、管道基础回填等每阶段的关键技术,研究表明,采用型钢托换梁体系与灌注桩基础形式可有效保障基坑开挖期间管道基础抵抗沉降变形的能力.可为其他类似分布有重要管线横跨基坑节点的安全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管道基础托换横跨基坑型钢梁体系

    隧道顶部隐伏串珠状岩溶处理及围岩稳定性分析

    曾祥锦
    800-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厦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邦山隧道为依托,在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特征调查分析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顶部隐伏串珠状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岩溶位置、发育规模、充填物性状等,制定了相应的处置措施,研究表明:①隧道顶部串珠状岩溶发育时,隧道围岩整体变形较大,但对拱顶与拱腰围岩变形影响各不相同.在开挖扰动应力影响下,溶洞附近围岩与支护应力明显增大,且在拱顶、拱腰出现应力集中.②实践证明所提出的岩溶处置方案合理可行,保障了隧道岩溶段的安全顺利贯通.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区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串珠状溶洞数值模拟岩溶处理稳定性分析

    某失稳加筋土挡墙病害成因机理分析及加固处治措施

    杨运林
    805-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建龙岩某小学加筋土挡墙病害处治工程为例,通过现场地质调绘,获得了加筋土挡墙的破坏特征,结合原设计资料,查明了病害的诱发因素,究其原因主要为降雨导致返包段地下水位上升,静水压力增加,连接生态袋的筋带拉断.根据变形特征、诱发因素,建立了加筋土挡墙的物理力学模型,采用Phase2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其破坏特征与现场基本一致,得出本工程加筋土挡墙的破坏机理.结合病害现状提出了土钉墙+面板+排水的处治方案,方案实施后现场效果良好,为类似破坏形式的加筋土挡墙处治提供借鉴作用.

    加筋土挡墙破坏机理物理力学模型数值模拟病害处治

    考虑空间变异的梯田稳定性分析

    陈佳俊吴恺戎科锦陈志远...
    81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雨入渗会影响土体稳定性,最终可能导致梯田滑坡,研究降雨入渗下的梯田边坡稳定性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随机场理论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与强度折减法相结合,通过计算得到梯田安全系数、失效概率和失稳风险,对降雨作用下梯田稳定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确定性分析采用唯一的安全系数评价边坡稳定性,但同一安全系数可能对应多个滑面形式和滑坡体量,容易高估边坡安全储备.基于随机场理论,将边坡安全系数、失效概率和失效风险相结合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更合理地评估边坡失稳风险.

    降雨入渗边坡稳定性随机场梯田边坡

    盾构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张振董亚博罗明福刘艳涛...
    816-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中,Peck公式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型,但是Peck公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工程应用中会出现误差.以雄安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施工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Peck公式,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引入沉降槽宽度系数K和地层损失率η两个修正系数,对Peck公式进行修正,使得修正后的Peck公式更适用于雄安地区的地质条件.通过对雄安地铁1号线地表沉降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与地层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断面地表沉降数据都可进行高斯分布拟合.在雄安地区地质条件下,结合实测数据,对Peck公式进行修正,得到沉降槽宽度系数分布在0.81~0.92之间,地层损失率在3.3%~6.2%之间.

    盾构隧道地表沉降修正Peck公式

    边坡抗滑桩支护方式研究

    周汉奇
    82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强度折减法,建立边坡抗滑桩支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桩位、桩长及桩间距,分析不同参数时桩的弯矩剪力以及安全系数;通过各种情况下桩身受力及位移研究得出当桩长较短时设在边坡中下部,当桩长较长时,设置在中部左右对边坡稳定最为有利;当桩位于坡角和坡顶时,桩长对安全系数影响较小.最后,对大量方案的比选,确定边坡稳定性支护的最优设计方案,可为该地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价值.

    边坡有限元抗滑桩安全系数

    木寨岭隧道板岩特征探析

    高勤运
    825-827,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木寨岭隧道二叠系板岩夹炭质板岩的大变形问题,通过掌子面素描、磨片鉴定、X射线检测、电镜扫描、点荷载强度测试及大剪试验等手段,详细研究了板岩夹炭质板岩的宏、微观结构和工程力学性质,探析其产生大变形的内在原因,加深对挤压性围岩的判析和认知.研究表明:①板岩、炭质板岩由变余碎屑物、泥炭质、绢云母组成,矿物颗粒在较为强烈定向应力作用下,形成"层流结构",各向异性显著;②岩体完整性较差,强度低,变形破坏形式以弯曲、塑性流动为主;③为高地应力~弱膨胀复合型软岩,属较典型挤压性围岩.

    隧道板岩岩体完整性指数挤压性围岩大变形

    武汉琴断口小桥岩溶发育特征及岩溶处理

    王辉
    828-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明琴断口小桥岩溶发育特征,对0#墩、1#墩岩溶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琴断口小桥岩溶位于为大桥倒转向斜北翼,属于L2大桥条带,可溶性岩为二叠系栖霞组(P1q)灰岩;钻孔遇洞率36.8%,其中4个钻孔发育3~6个溶洞,呈串珠状发育,占57%,最大线溶率44.12%,岩溶强发育,溶洞发育桩位均集中在右幅;岩溶发育带厚15 m;与以往发现大桥条件岩溶发育带相比较,岩溶带埋深更大,溶洞底板在基岩面下的埋深大部分9.80~14.7 m;埋藏型岩溶地质结构是一种新型地质结构,非可溶性岩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炭质页岩.根据桩基础工程特点及地质条件,采用充填注浆对溶洞进行了处理,施工中采用探灌结合,发挥钻孔的最大经济效应,取得良好的效果.

    琴断口岩溶地质结构溶洞探灌结合

    铁路与建筑中间基坑开挖土体变形特征研究

    李金池石和杰
    83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城市复杂环境下基坑开挖导致周围土体及支护结构的变形问题,以武汉市某基坑工程项目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2D模拟基坑的开挖过程,对基坑支护结构、邻近铁路列车荷载和既有建筑产生的荷载进行合理的简化,分析了基坑区域土体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靠近铁路侧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最大变形大于既有建筑侧的支护结构,土体发生的最大垂直位移发生在基坑正中间处,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靠近基坑侧铁路路基斜坡处,其支护结构变形与土体变形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临铁基坑开挖PLAXIS2D基坑模拟基坑支护基坑变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