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工基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工基础
土工基础

汪稔

双月刊

1004-3152

tgjc@whrsm.ac.cn

027-87199602、87199152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小洪山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土工基础/Journal Soil Engineering and Found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土建学术刊物。刊载与土工基础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总结、专题论述、工程实录、情报简讯等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桩基础与临近地铁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研究

    邱燕斌
    836-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保护区内进行桩基础施工具有施工隐蔽且对地下空间扰动较大的特点,摸清其相互影响规律对保证地铁及临近建筑物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深圳地区某临近地铁隧道的桩基础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桩基础施工、建筑加载对隧道的影响以及隧道施工对桩基础的影响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若隧道结构先施工完成,桩基础施工以及建筑加载后续对隧道的影响主要是附加应力引起的隧道岩土体竖向变形;若桩基础施工及建筑建成投产使用在先,后续隧道施工应力卸载以及可能引发的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桩基础及建筑物产生竖向为主的变形,且竖向变形主要发生于地下水下降阶段;经计算分析本项目桩基础与临近地铁隧道施工对彼此的影响均在设计、权属单位以及规范允许范围内,但施工期间应做好监测及动态化施工相关工作.

    桩基础地铁隧道有限元计算相互影响地铁保护区

    循环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陈泽辉张龑柏肖
    841-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轨道交通沿线建筑和住房工程的安全稳定,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软黏土的变形特点开展研究.通过对软黏土进行应力控制的室内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部分排水条件下循环荷载作用饱和软黏土的累积轴向应变发展规律,分析了循环应力比和振次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循环应力比条件下,累积轴向应变在试验初始阶段快速增长,随振次的增大逐渐平稳并达到一稳定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循环应力比和振次影响的饱和软黏土累积轴向应变计算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三种累积轴向应变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模型3对累积轴向应变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软黏土循环荷载部分排水条件累积轴向应变

    国标与美标土工试验数据转换的分析

    唐征宏
    845-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外某工程勘察中,土工试验资料需要按照中美两个标准提供.对比分析国标和美标,两者主要在颗粒分析、液限和土的分类这三个方面有较大的区别.通过把同一试样分别按照国标和美标进行筛分和液限试验,结果表明:①同一试样的筛析结果,国标与美标对应粒径的筛分含量相近,偏差在5%以内,可相互转换使用,不会对工程性质产生较大影响;②同一试样国标和美标液限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出国标与美标液限关系方程式,可通过关系式互相转换;③把颗粒分析和液限进行国标与美标的相关转换后,可对照分类标准进行定名的转换.

    国标(GB/T50123-2019)美标ASTM颗粒分析液限土的分类

    秸秆排水板室内降解试验研究

    陈陶邓明舜苏银强杨倩...
    849-853,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空预压加固工程施工结束后,大量塑料排水板被遗留在地基内,不仅会引起白色污染,还可能污染地下水.采用秸秆材料制作可降解排水板,将3种不同的排水板进行室内降解实验,验证了秸秆排水板应用于工程的可行性,试验表明:秸秆排水板在土中会被菌群降解,通水量和抗拉强度均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240 d降解率都接近40%.可降解排水板的通水量、抗拉强度小于塑料排水板,但都满足工程要求,可替代塑料排水板在真空预压加固工程中使用,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拓展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

    真空堆载预压可降解排水板秸秆资源利用固结

    基于错位通电模式的淤泥电渗加固试验研究

    杨凯翔王宁伟李伟罗跃春...
    85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电渗模式通常会存在电极下部腐蚀严重、加固后土体强度上下不均匀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错位通电模式,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有效性.总共设计两个淤泥电渗试件,一个采用传统通电模式,另外一个采用错位通电模式.结果表明:①在相同排水量条件下,错位通电模式较传统通电模式能耗降低约23%;②与传统通电模式相比,错位通电模式累计排水量提升约60%;③采用错位通电模式,土体加固后其抗剪强度较传统通电模式提高约80%,且加固效果更加均匀.试验证明了错位通电模式具有更好的加固效果,且能耗更低,可为相关研究和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电渗淤泥通电方式能耗抗剪强度

    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软黏土震陷特性研究

    朱燚尚英杰杨爱武
    859-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荷载作用下的软黏土震陷特性与其结构性密切相关,研究结构性软黏土的震陷特性对于预防软土地区震陷灾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配比试验,配制了四种含水率相同、物质成分相近而结构强度不同的人工结构性软黏土,对其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在循环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软黏土的震陷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结构强度的软黏土,循环动荷载幅值越大、围压越小,其震陷量越大;结构性软黏土对循环动荷载的抵抗能力与土体结构强度呈现非线性关系.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结构性软黏土结构强度震陷量震陷特性

    磁测井法在检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中的应用

    刘俊江袁金兴张烨王月香...
    86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测井法是检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的常用方法,利用该检测技术可为存疑桩长或桩端部钢筋笼异常情况的判别提供重要依据.通过介绍磁测井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地下钢筋笼完整性测定方法,结合苏州某新建工程,对获取到的灌注桩钢筋笼磁异常曲线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证实了使用磁测井法在检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领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以及在工程监管领域的可推广性.

    磁测井法钢筋笼长度灌注桩准确性可推广性

    武汉九峰岩溶覆盖层含水特征及高密度电法分析

    霍玉龙张聪
    868-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覆盖层常常作为建筑持力层,其含水率特征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意义.将标高~含水率关系曲线划分为缓降型曲线、陡降~稳定型曲线、陡降~缓升型曲线、稳定~陡降~稳定型曲线四种类型.曲线可与含水量极值覆盖层包裹体叠加形成复合关系曲线,曲线峰值、谷值具有工程意义,可反映覆盖层内的突出硬层,也可代表出覆盖层深埋的软卧下卧层.研究区地处灰岩条带之上,岩溶地质结构类型为IV型,覆盖层孔隙介质受季节性降水影响较小,受深层岩层裂隙水影响较大.高密度电法可用于覆盖层含水率特征分析,含水率随电阻率增加呈递减趋势,电阻率值随深度增加而呈现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高阻异常区和低阻异常区在工程上可表征为含水率异常区.

    含水率高密度电法岩溶覆盖层电阻率

    深厚砂层中深基坑开挖引起临近地铁变形及控制方法研究

    代仲海吴磊
    873-87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厚砂层地区,在运营中的地铁隧道结构外一定距离开挖深基坑,必须严格限制隧道结构变形,深基坑的设计施工和监测需要极高的要求.针对具体工程实例,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地铁隧道结构与基坑边不同距离情况下其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咬合灌注桩结合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结构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且地铁隧道距离基坑越近,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越大,其中,地铁隧道结构顶实测最大竖向位移为5.65 mm,最大水平位移为4.60 mm.在进行基坑设计时应按不同距离,有针对性的局部加强支护结构刚度,或者对地铁隧道结构侧土体加固处理.

    深基坑数值模拟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深厚砂层

    压实延迟对路基水泥改良土工程特性的影响研究

    聂伟杨飞宋常军刘文劼...
    878-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湖南省某高速公路路基土,配置了不同水泥含量和压实延迟时间的改良土试样,开展多组压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测试试验,以评估压实延迟对改良土关键工程特性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和压实延迟时间的增加,水泥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MDD)会相应减小;压实延迟将降低水泥改良土的UCS值,工程中应尽可能做好搅拌与压实两道工序之间的衔接;随着压实延迟时间增加,水泥改良土刚度降低而韧性增加;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考虑压实延迟和水泥含量影响的MDD和UCS回归模型,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较为接近.压实延迟必然导致水泥改良土工程特性的变化,在路基填筑中应当合理考虑压实延迟的影响.

    路基改良水泥压实延迟最大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