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
体育科技

吴数德

季刊

1003-1359

tykj1979@vip.sina.com

18977182992

530031

南宁市星光大道3号

体育科技/Journal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体育刊物,主要刊登与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技术、战术和运动医学、生理、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学术论文,并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先进成果,为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提供各种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项村落民俗体育项目的起源与发展——基于藤县舞狮的田野调查

    李拥理赵芳韦金琼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考据藤县舞狮的起源及其发展。认为:藤县舞狮起源于唐朝年间(约公元718 年),缘起于民间的祭祀祈福活动,后发展变迁成竞技与娱乐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体育项目。藤县舞狮的发展经历了自在开展(1958 年以前)、曲折发展(1959-1976 年)、恢复调整(1977-1996年)、综合发展(1997年至今)四个历史时期。

    村落民俗体育项目藤县舞狮起源发展

    基于文本挖掘的太舞体育特色小镇游客形象感知研究——以崇礼太舞体育小镇为例

    石浩然金媛媛
    98-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游客对崇礼太舞体育小镇的网上评价为调研样本,使用ROST CM6。0分析软件,通过高频词数据分析、认知形象数据分析、情感形象数据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旅游形象认知等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游客对太舞滑雪场的雪道以及雪具较为满意,整体滑雪游玩体验度较好;(2)游客对太舞小镇整体的欧式风格建设印象深刻,且表示不出国就可以体验异域风情;(3)旅游者对太舞滑雪小镇的总体形象感知是正向的,正面评论占比为81。89%,而中性和消极评论较少。总结分析太舞体育小镇的形象感知是积极的,但小镇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体育小镇网络文本文本挖掘旅游形象感知

    贵定县"长衫龙"保护现状、现实困境及对策

    鲁林波袁锡亮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衫龙"是一种具有神秘古朴气息、内涵丰富的原生态的祭祀性舞蹈。由于年轻人对长衫龙的兴趣不浓,这项"不外传"的独特舞蹈濒临失传。因此,对长衫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文章对长衫龙的项目内容、代表性传承人、文物与器具、习练人群及活动的开展等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其现实困境,并提出破解对策。结果表明:长衫龙形成了国家、省、州、县四级传承人保护体系,建立了非遗文化馆等;仍存在着民间参与力量薄弱、村民非遗保护意识不强、习练群体受限、技艺传承受阻等现实困境;提出参与主体增强系统性和整体性的保护理念,完善传承人保障机制,加强政府的主导和监督作用,确保市场运行合理,融入校园体育课堂,拓宽习练群体等对策。

    长衫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响箭公共空间的多维互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陈锵滨刘春挺
    105-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布响箭是藏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响箭公共空间是进行响箭活动和比赛的场地,为居民的精神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响箭公共空间通过多维互动凝聚着响箭文化丰富的内涵。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分析响箭公共空间的特征和多维互动。通过研究发现:响箭公共空间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层次性的特征。响箭公共空间与社会呈现出的多维互动的关系体现在内外互动、礼俗互动、中心和边缘的互动、空间结构和行为的互动。响箭公共空间通过多维互动促进响箭文化认同,增强跨文化的交流,推进了响箭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响箭活动的热情,响箭公共空间的多维互动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公共体育空间响箭公共空间多维互动响箭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记忆·技艺·生产:回族民俗体育文化展演与价值表达——基于嘉兴回族"掼牛"运动的个案考察

    唐元超马祥王利春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掼牛"是浙江嘉兴地区回族的一项典型民俗传统体育活动,已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从民俗体育行动者的主体视角出发,考察了嘉兴掼牛的民间记忆呈现、身体技艺展演以及民族文化生产。研究认为,掼牛运动是嘉兴回族民俗技艺、行为规范、宗教礼仪的重要记忆形式,在节庆仪式、身体技艺等既定实践媒介下,实现了共同情愫的文化展演场域形成,完成了从意识建构到文化生产的转化,在提升民族文化认同、规范行为礼仪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俗体育回族体育身体美学体育人类学

    文化生态视域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与出路研究

    何晖张国栋
    111-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传承方式、传承空间以及其传承所依托的社会制度及文化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均遭遇现代工业文明极大挑战。需要重新审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传承过程中的时代价值,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再生产,实现传承的活态化;优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补充、改造和完善其表现形式,增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进一步优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提高传承质量。

    文化生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广元市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罗振中戴朝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元市现有的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研究。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这4 个方面来探讨广元市休闲体育旅游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广元市休闲体育旅游在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方面具有优势;在社会背景、知名度、当地特色和基础配套设施仍有劣势;在政策方面拥有机遇;在旅游信息宣传、相关规划立法存在威胁。因此,提出了广元市休闲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1)发掘与整合特色体育旅游资源;(2)加强打造康养城市品牌;(3)加大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力度;(4)优化休闲体育旅游产业。

    体育旅游旅游产业SWOT分析高质量发展

    广西体育非遗与民族村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郑文强
    116-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从产业融合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SWOT分析。研究认为开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需要扬长避短,针对市场的需求和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保护好民族特色文化遗产的同时,开展合适的民族特色村寨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旅游产业,进而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民族特色村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SWOT分析

    西江经济带"康养+体育"产业融合推进健康广西发展研究

    方安郑子杰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广西 2030"规划》颁布实施后,西江生态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倍受关注,为促进健康养生与健身休闲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文章立足新时代健康中国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健康广西战略与广西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关系内涵,剖析广西西江经济带康养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瓶颈,从资源整合、政策驱动、产业融通以及文化赋能四个层面,提出优化广西西江经济带"康养+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健康广西战略广西西江经济带康养产业体育产业

    中国马拉松赛事运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楼静媛王进
    121-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马拉松赛事运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升我国马拉松服务管理水平以及塑造赛事品牌形象,推动马拉松赛事健康发展。文章在遵循指标设置的系统性、科学性、导向性和操作性原则上,通过专家调查最终形成了以综合能力、报名支付、赛事组织、赛事信息、赛事实施、赛事执行、赛事安全、赛事转播、赛事经济评价和赛事社会评价等 10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126个三级指标要素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YAAHP软件对指标权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专家调研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研究成果不但对马拉松赛事的综合运营和科学评定马拉松赛事等级与规模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可以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评价马拉松赛事运营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参考依据,为地方政府部门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提供马拉松赛事运营的有效评价手段与工具,促进赛事运营质量的提高,不断提升赛事组织与服务质量。

    马拉松赛事运营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