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
体育科技

吴数德

季刊

1003-1359

tykj1979@vip.sina.com

18977182992

530031

南宁市星光大道3号

体育科技/Journal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体育刊物,主要刊登与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技术、战术和运动医学、生理、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学术论文,并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先进成果,为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提供各种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王旭刘彦果
    56-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法等,以 1992-2022年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领域内的核心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并分析三十年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发展现状、聚焦热点及未来趋势,旨在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结果表明:发文量呈现出平缓发展、快速发展、稳定增长和小幅回落四个发展阶段;作者分布多为独立性研究,尚未形成高产和高影响力的核心作者集群;研究机构具有高度集中性,主要源于体育专业院校和高校体育院系。研究热点聚焦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校园传统体育文化、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未来研究趋势主要体现在传承与发展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主线、多元融合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时代所需、学科交叉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发展方向。

    传统体育文化传统文化研究现状热点文献计量

    "大体育"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困境与纾解

    姜勇王富申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大体育"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进行阐释,并分析"大体育"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现实困境:疫情管控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健全;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法律制度的缺失与限制;场地器材设施单一、资源匮乏。在此基础上,提出"大体育"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纾解之道:智能平台、线上线下结合,补齐场地设施短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的赛事活动;提升科学指导服务水平;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体系。

    大体育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困境与纾解

    马山攀岩小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

    黄燕玲
    64-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广西马山攀岩特色小镇依托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点,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多方面促进体育经济产业的发展,打造以体育攀岩为特色的核心产业。但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够大,只有在举行赛事的时候才会迎来游客,平时游客不多,导致收益有限;优秀的攀岩教练短缺,所以体育培训的经济收益不理想;攀岩特色小镇的发展缺乏与乡村产业旺的有机结合,没有形成较强的辐射圈。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马山攀岩小镇的地理位置、资源特点以及作用价值,探究马山攀岩小镇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马山攀岩小镇乡村振兴

    提振民气:近代国术与民族复兴思潮——以张之江为考查中心

    李斌范大明徐世军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曾经具有尚武的民族精神,后来在重文轻武思想造成的国人不武和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失败阴影的影响下,近代中华民族民气消沉了。但只要重拾中国国粹——国术,中华民族民气一定能重新激昂。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国术是提振民气之最有效途径,国术不仅强体,还提振民气,通过练习国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民,以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和主张,对于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振民气国术民族复兴思潮张之江

    湘西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何剑刘三妹
    68-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湘西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旅游资源现状,探究湘西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得出湘西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模式包括体育非遗旅游、节庆体育旅游、特色体育文化旅游等。从文旅产业融合的三大模式提出发展策略,为二者广度和深度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湘西州民族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边境民俗体育文化交流的价值、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刘朝猛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国与越南民俗体育文化交流价值、现状及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越民俗体育文化交流具有削弱中越文化壁垒、促进构建"中越文化共同体"、助力中越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价值。认为:中越民俗体育文化交流已经具有一定层次和规模,中越双方应积极平衡两国民俗体育文化交流"逆差",增加两国民俗体育文化交流频度、深度,区域协同合作培养跨国民俗体育专业人才,为构建"中越文化共同体"努力。

    一带一路中越民俗体育文化路径

    中越两国龙舟文化探析

    翟翠丽段全伟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舟竞渡是中国古代体育发展史上流行最为广泛和规模最为庞大的水上竞技运动。文章对中越两国龙舟文化的几个相同点以及中越两国的龙舟赛事进行梳理与论证,对龙舟竞渡的起源和发展、中越两国龙舟文化与宗教信仰、自然生态环境、节庆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的龙舟文化很早就传入越南、日本等国家,龙舟竞渡的产生和发展与宗教信仰、自然环境、节庆文化等息息相关;龙舟赛事的举办,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中国越南龙舟文化社会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逻辑理路及其价值意蕴

    谭林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其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路。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中国特色民族观;历史逻辑:多形式多举措促进民族团结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践逻辑:开启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征程。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云南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体现党的民族政策和群众路线;宣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丰富民族团结理论,拓宽创建路径。

    民族团结民族传统体育逻辑理路价值意蕴

    乡村体育赛事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及路径选择——以贵州"村BA"体育赛事为例

    刘凤邓罗平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村BA"赛事为例,探讨乡村体育赛事旅游赋能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逻辑机理,提出乡村体育赛事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文化是灵魂,结合传统节庆文化;产业是根本,融合多重产业;生态是基础,保持乡村生态本色;治理是保障,创新治理模式;人才是关键,引领精英人才。

    乡村体育赛事旅游乡村振兴村BA

    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石狮市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许良洪
    83-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大众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体验式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文章运用 ASEB 栅格分析法,以石狮市体育休闲旅游为载体,从石狮体育休闲旅游资源概况出发,将石狮市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及活动、活动、环境、体验和收益相互对应按形成的 16个层级单元进行分析,得出 ASEB 栅格分析法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石狮市体育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注重"旅游+"产业融合;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石狮体育休闲旅游体验环境;增加产品的融合设计与开发,满足不同人群体育休闲旅游的体验收益等对策建议。

    ASEB栅格分析法石狮市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