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
体育科技

吴数德

季刊

1003-1359

tykj1979@vip.sina.com

18977182992

530031

南宁市星光大道3号

体育科技/Journal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体育刊物,主要刊登与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技术、战术和运动医学、生理、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学术论文,并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先进成果,为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提供各种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越关系正常化后体育交流现状及路径探析

    刘娴
    57-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交流通常被认为是国家政治交往的润滑剂、双方外交关系的晴雨表。中越关系正常化后,两国在现代体育赛事、民族体育交往、体育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体育交流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民间体育交流动力不足、对外体育交流人才缺乏等问题,文章提出建立中越体育交流长效机制、引导社会体育组织积极参与、构建两国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中越体育旅游合作开发等对策建议。

    中越体育跨境交流体育文化

    我国户外羽毛球运动SWOT分析及推广战略研究

    周龙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是我国全民健身重要推广体育项目之一,2020年新型户外羽毛球运动正式向全球推广,探索该项运动在我国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新型户外羽毛球运动在我国推广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提出应加大资金和科研投入,丰富推广模式,营造良好氛围,转变参与观念,完善配套场地设施等措施促进户外羽毛球运动发展。

    全民健身户外羽毛球推广战略SWOT分析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网络结构与演化规律分析

    赖曼芳常媛媛
    63-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高质量论文的作者、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者与科研机构的中心性、凝聚子群开展分析,评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核心作者、机构情况,揭示合作网络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表明:(1)我国体育非遗研究作者、机构合作网络规模与合作网络密度成反比关系;(2)核心作者、机构数量较少,体育非遗研究资源较集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结构演化规律社会网络分析

    武术散打"术道合一"的审视与构建

    段天龙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散打作为一项融合中国武术技击与西方竞技格斗元素的现代体育项目,在技战术发展日臻完善的今天,其蕴含的传统文化表达与民族精神的多元价值,亟需挖掘整理。通过对武术散打"术道合一"的研究和探索,借鉴空手道及跆拳道身体训练与精神修养完美融合的武道成功经验,重新获取武术散打更丰富且深层次的认知。研究认为:传承其蕴含的崇武尚武的"武文化"是武术散打文化核心之所在;需要承载尚武精神的武术散打发挥积极作用,唤起国民的强身意识,培育国民自强不息、崇武爱国的民族精神;丰富武术散打的多元价值,寓于武术散打体育与教育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适应,实战技击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终极价值追求。

    武术散打武文化尚武精神德育价值术道合一

    四川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张蕾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人口老龄化为社会背景,对四川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四川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存在以下问题:资金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供给制度不够健全,运行机制参差不齐;供给主体较为单一,老年体育需求表达机制不够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相对匮乏,老年体育场地设施明显不足。针对问题提出加强推进以"社区"为载体的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城市社区老年体育供给渠道;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体育组织的建设,培育老年体育需求的表达与对话机制;扩充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队伍等基本策略,以期为政府优化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工作、提高老年体育公共服务效能提供相应建议。

    四川人口老龄化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对策

    大运河江苏沿线体育非遗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高立庆
    73-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官方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法、SPSS24。0软件以及文献资料法等方法,探求大运河江苏沿线体育非遗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体育非遗各类型空间分布极其不均;大运河江苏沿线八市体育非遗空间分布呈现聚集性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三个高密度核心区、两个中密度核心区和三个低密度核心区。自然因素和旅游景区数量对体育非遗空间分布影响不显著;人口数量、经济状况、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对体育非遗空间分布影响显著。

    大运河江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困境与出路:新型城镇化下贵州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李慧娜孙留中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农村体育发展比较缓慢,新型城镇化建设带给贵州农村产生系列变革,相应推动了贵州农村体育发展进程;但是农村体育与新型城镇化在协调同步发展中出现困境。面对新型城镇化,贵州农村应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农村体育设施投入,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与组织管理,积极推动农村体育健康有效发展。

    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困境出路

    西南民族传统体育旧方志收集回顾与路径研究——以云南为例

    周玺杨勇侯晓敏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收集体育史料关系到能否写好一部体育志(史)。文章对少数民族云南地区的民族体育进行史料收集,了解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分布受到自然条件及各种文化现象错杂又有其独立性的制约现象,使得民族体育历史发展特点呈现其独特性,但研究过程中也表现出民族史料收集过于困难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收集史料路径可从五个方面着手,包括考古材料与民间故事、教育与军事活动、舞蹈与宗教活动、礼仪与节日喜庆活动、游戏与生产活动。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体育史料收集路径

    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传承发展分析研究

    杨彩虹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新时期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粤西民族体育文化现代传承发展存在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以夯实民众基础、完善传承发展"纵横向"闭环、打造粤西特色品牌、借助文旅优势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来探讨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传承发展优化路径,切实满足新时期、新环境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需求,推动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传承发展。

    粤西地区现代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优化路径

    新时代广西毛南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武勇亮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广西毛南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现实基础及推进路径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认为广西毛南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促进民族体育传承创新、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增进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时代价值;政策大局方向利好、资源禀赋优势尽显、体旅融合成效凸显是二者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科学规划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布局、创建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健全民族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民族体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推进路径。

    产业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广西毛南族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