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
体育科技

吴数德

季刊

1003-1359

tykj1979@vip.sina.com

18977182992

530031

南宁市星光大道3号

体育科技/Journal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体育刊物,主要刊登与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技术、战术和运动医学、生理、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学术论文,并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先进成果,为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提供各种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耦合视角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牛玮柏景岚王进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耦合视角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分析苏州市 2017-2020年体育赛事的开展情况和城市品牌发展状况.主要结论:苏州市每年办赛多达上百场,赛事呈现规模大、级别高、项目多等特点.体育赛事为城市品牌发展提供了平台,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增强群众认同感;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助推文化传播,丰富文化内涵.但当前在资源配置、区域特色、赛事活跃度等方面仍有不足,对城市品牌发展存在负面影响.建议:持续打造高端赛事,不断开发特色赛事,着力发展群众赛事;重视城市品牌发展,发挥体育赛事的积极影响.

    耦合视角体育赛事城市品牌苏州市

    日本东京都校园足球特点及启示

    刘伟陈福亮部义峰
    109-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管理模式、竞赛体系、学训安排、人才出路、师资力量、家校联动、经费支持、科学研究、硬件设施9 个方面,全面分析日本东京都校园足球特点,认为:东京都校园足球实行制度化管理,教育部门与足协之间职责明确、通力合作;打造类型多样、参与面广、衔接合理的赛事体系;尊重学生运动爱好,开展多种运动项目教学,组建俱乐部集中训练;足球队员接受完整的文化教育,融入社会各行各业;得益于自身良性循环系统,校园足球师资队伍"数量足、质量高";建立良好的家校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教学训练依靠教育专项经费,竞赛依靠足协经费和市场赞助;根据日本球员身体特点,研究适合自身的战术体系;硬件设施条件一般,基本满足学训需要.我国校园足球取得了长足发展,进步有目共睹,但面临"体育系统弱教育"与"教育系统弱体育"导致的校园足球发展难题.借鉴日本成功范式,提出发展我国校园足球的启示: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用自然分流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所爱的运动项目(包括足球);加强足球科学研究,提高学训效果,提升竞赛观赏性;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要加强体制改革,创新联合机制,勇于破除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利益藩篱;"校园"彰显教育,"足球"象征体育,发展校园足球应遵循教育规律和体育规律.

    校园足球日本教学竞赛体教结合学校体育

    体教融合的高职体育深度教学:驱动因素、难点破解与优化举措

    吴向宁汪胜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教融合集中体现出新时代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教育理念,未来学校体育也必将成为体教融合的中心与重点.高职体育伴随着高职院校的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正在向内涵建设迈进.研究认为:体教融合下高职体育深度教学的驱动因素在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定位模糊、体育教学体系建构还需完善、急盼突出课外体育工作亮点,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职体育的难点破解需要准确把握目标与方向、体育深度教学贯穿课堂始终、课外体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优化举措的推进路径将会更加彰显高职的人才培养特色、加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及聚焦与时俱进的体育教学拓新思路.

    高职体育体育深度教学体教融合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个人与社会责任的体育教学模式:简介、应用与启示

    相振伟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基于个人与社会责任的体育教学模式(简称TPSR)的发展理念、责任层级、课程领导者责任等,分析其应用领域及发展情况,提出可能有益于学校体育发展的几个参考视角:(1)为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理念;(2)为学校体育"学科与生活"融合发展提出了新思想;(3)为学校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路径等.

    唐·希利森TPSR责任体育运动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及对策研究

    张丽戴仕炜陈雨菲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共同提高;建设方向是保证学生在体育课程习得的体育素养的同时能够习得道德素养;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就是在体育课程中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共同发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的教育目标.学校可以通过构建基于体验式项目活动的协同育人模式,从顶层设计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

    课程思政内涵对策

    体育专业《健康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李俭莉刘成菊
    122-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体育专业《健康教育学》课程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思政元素.内江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健康教育学》课程团队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该课程教学中,为加强道德健康教育,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重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和自豪感.在教学方面,通过创新教学管理路径和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增进师生联系,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在精神层面,鼓励学生成为积极的自我探索者,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促进学生的道德健康和精神成长.

    健康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道德健康精神成长

    基于中小学教育需求审视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改革

    王乐李辉周浩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中小学体育人才需求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究分析,发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培养目标脱离中小学体育需求;教学模式单一、陈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力度不足;毕业生职业培训欠缺等.提出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由以教师"教"为主转向以学生"学"为主;完善毕业生职业培训体系,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无忧就业的路径选择,以期完善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体育教师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中小学需求

    基于CPUP模型分析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以《足球脚内侧传接球》一课为例

    费俐兴
    127-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以板块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实施为主要依据,对高校足球课堂教学的内容结构进行了细致化的梳理,并结合CPUP模型的构建理念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结构体系加以说明.以一节《足球脚内侧传接球》常态课进行案例剖析,从内容结构的微观视角阐释基元内容的排列方式及连接逻辑关系,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组成形式,呈现得更加具体化,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结构的框架设置提供教学思维扩展,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结构微观研究提供参考.

    CPUP模型课堂内容结构《足球脚内侧传接球》

    基于项目特色的旅游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研究

    高立庆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体育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为国育人的协同效应.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全方位育人的深刻体现,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相互促进.旅游类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特点,体育课程在长期的实践中,在体育选项课项目设置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文章分析四所旅游类高职院校的体育选项课的项目特色,并按照其项目设置,深入挖掘和梳理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指出在体育课程的思政建设中体育教师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不能生搬硬套,不能单纯说教,需要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教育和"云淡风轻"的引导式教育.

    旅游类高职项目体育课程思政元素

    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四度"建设策略与路径研究

    宋鑫平王叶琼刘洋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军队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以体育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军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所做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表现.文章对以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内涵的"深度"、教员思政站位的"高度"、教学形式的"新度"和制度管理的"力度"四个方面为着重点的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相关研究,旨在推动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改革进程,全面提升课程建设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军事体育课程思政"四度"建设策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