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农业科学
天津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天津农业科学

天津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宋治文

双月刊

1006-6500

tjnykx@163.com

022-23678601

300192

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268号农科大厦1905室

天津农业科学/Journal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农林、植保、土壤肥料、园艺、畜牧兽医、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水产、花卉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试验报告、实用技术和专题综述类文章及农业区划、科研管理等软科学论文。适合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业行政管理干部、农业大中专院校师生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糜子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以全国优势主产区为例

    张新仕李敏郭东岳王晓夕...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促进糜子提质增效及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山西省大同市、河北省蔚县、陕西省府谷县为例,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出"十三五"期间各县的全要素生产率,为0.85、0.94、0.86.经调研统计分析与结合实际发现,"点、散、偏"制约产业发展,种植分散、产量不高、效益较差成为突出问题,在科研体系和产业发展重视程度和消费推动产业发展动力方面存在不足和短板.最后,从加大品种培育、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注重后端产品研发和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糜子全要素生产率对策建议

    大都市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多维结构特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李宁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了解天津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结构,根据第三次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及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天津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结构特征进行多维度量化.结果显示:(1)天津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核密度热点地区包括天津市北部山区及主城区周边区域,呈现出"一环一带"的特点;天津市北部地区和滨海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斑块形状相较于其他更加不规则,复杂程度更高.(2)天津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内部以建设用地为主,占比为80.01%,其中,住宅用地占比为52.49%,其他建设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商业服务用地等)占比27.52%;非建设用地(湿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其他土地等)占比为19.99%.(3)天津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差异较大,经济发达的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较为均衡,除了住宅用地外,工矿仓储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等也占有较高的比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多样化程度高;相比而言,远郊五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较为单一,以住宅用地为主,多样性指数较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功能多样性不足.本研究结果可为天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提供决策支持.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结构特征景观格局分析天津市

    新疆昌吉市农户环境素养对肥料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马晓杰姚娟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保护昌吉市的农田生态环境,探究农户生态环境素养水平对其肥料施用行为的影响关系,以新疆昌吉市315份农户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环境素养对肥料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兼业情况等禀赋特征对肥料施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认知、环境情感、环境价值观、环境技能等环境素养对肥料施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或负向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加强农村教育和对农户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农户的文化水平,做好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农业技能知识培训;政府要做好相关宣传引导和协调服务工作,引导施用商品有机肥的长效机制,对促进农田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户环境素养肥料施用行为多元Logistic回归

    基于TPB理论的农业生产主体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响应分析

    林君瑜虎陈霞杨素雅汪祎铭...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水体质量和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环境问题,当前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省市均已出台相应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农业生产过程(种植、养殖等)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农业生产主体的响应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基于多元农业生产主体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TPB)与结构方程模型,对农业生产主体的响应行为与响应意向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主体的响应行为主要受其响应意向的正向影响,响应意向主要受到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以及其感知行为控制等因素的正向影响.未来相关部门可通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宣传力度、精准落实生态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的生态意识、营造良好的污染治理氛围,进而实现提高和巩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的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方程农业生产主体响应行为

    基于大球盖菇种植的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李梦秋李宇刘世林孙亚新...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本试验分林下和温室2个试验组,3种栽培料配方CK、配方1、配方2中园林废弃物占比分别为0%、12%、42%,探究园林废弃物木屑配比以及林下环境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产量、品质方面的影响,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较优配方.结果表明:与室内畦栽相比,林下畦栽的大球盖菇产量明显增加.添加适当比例的园林废弃物木屑,对于大球盖菇栽培效果具有正面作用.栽培环境为林下时,配方1处理(42%木屑)的大球盖菇产量最高,达到85760 kg·hm-2,较常规配方(CK)相比增加了157.7%,生物学效率57.17%,较CK提高了34.98%,子实体菇形好,多糖含量较丰富.综合评价中,3个配方的隶属值排名依次为配方1、CK、配方2.配方1适合作为天津林下大规模种植大球盖菇的参考配方.研究表明:将园林废弃物用于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有利于提高大球盖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在提高绿废资源利用率和林下空间利用效率的同时,又可以增产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得,发展前景广阔.

    园林废弃物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栽培基质配方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