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

赵景来

双月刊

1002-3976

TJSHKX@126.com

022-23369296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7号

天津社会科学/Journal Tianjin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倡导“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传播新信息”,坚持探索,勇于创新,密切关注现实,致力于探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活跃于理论前沿,并以一个个选题、重点栏目形成了刊物独具的特色风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消灭哲学"到"消灭劳动"——马克思主体性原则的逻辑演进及其真实指向

    汪信砚汪洋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消灭哲学"思想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主体性原则,马克思"消灭劳动"思想体现了马克思的劳动主体性原则.在马克思从"消灭哲学"到"消灭劳动"的思想转变中,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由哲学主体性原则转变为劳动主体性原则.这一转变一方面标示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逻辑演进,另一方面也展露出马克思主体性原则的真实指向,即现实的个人的个性的实现.现实的个人的个性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体即"自由人联合体"中才能真正实现.

    消灭哲学消灭劳动哲学主体性劳动主体性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概念之维——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的探讨

    邵然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代学者要么完全否认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影响,要么从三卷通行本《资本论》或其他角度来证明二者的关联,并强调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已点明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再度探寻发端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他通过深入资本逻辑的实体性内容,发现了使"抽象成为现实"的社会历史根源,从而超越了黑格尔.然而,马克思又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同一性"以及以"扬弃"的方式对待古希腊艺术等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辩证法同概念辩证法在"一般运动形式"上的相似性.挖掘这种相似性的重要意义在于阐明:其一,辩证法既是实在主体自身的展开过程(逻辑学)又是对此过程的把握(认识论);其二,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和革命本性潜在于其否定性当中.

    历史辩证法概念辩证法《<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实在主体资本逻辑

    马克思社会哲学的康德式阐释——社会关系结构的自我再生产及其等效表述

    牛子牛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地关联着一种社会理论或"社会哲学".马克思社会理论的主要意图,并不是在"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之间实现外在统一或辩证调和,而是首先追问使得"客观"维度及其规律本身成为可能的那些现实条件,并在这些条件内部探寻"主体"得以出场的契机.从这一思路出发,可以在马克思社会理论中区分出社会规律的"等效表述"和"社会关系结构的自我再生产"两个层面,后者具有突出的"社会哲学"性质.借助康德哲学的"范导性原则"概念,可以把握两个层面之间的特殊关系,从而阐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实践导向".

    社会哲学社会科学《资本论》康德范导性原则

    论唐代"三教合流"趋势的形成

    邓晓芒
    3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度佛教引入中土后,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了一段不适应的时期,到唐代已经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形成互相融合的趋向.这种融合首先以佛学的中国化为契机,如天台宗"一念三千"就与儒家心性之学有某种暗合,唯识宗学理上虽仍与中国哲学格格不入,但亦显示出对皇权的依赖和臣服,华严宗则大量引用老庄而"以老解佛",同时又对双方都有所改写和调和.禅宗是对佛教作中国化改造最彻底的案例,其顿悟说既融合了道家和玄学的成分,也具有儒家心性论的背景,成为后来宋明理学和心学的重要思想来源.对这些中国式佛学,儒家的回应既有批判,也有吸收,由此而提出儒家"道统说"(韩愈),并试图以心性之学来统一儒佛两教(李翱).道家则以《道体论》为代表,借助于郭象的"无心论"而将佛理佛法大量融入道家经典,使道家哲学在思辨层次上提高了 一个档次.这些都为后来宋明理学吸收三教而成一统准备了充足的理论前提.

    "以老解佛"心性论双遣双非无心论道统说《道体论》

    概念分析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孙晓春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者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学术研究的重大主题.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过程中,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国政治学界的关注.2023年6月10日,云南大学民族与边疆学部组织"我们一起阅探"系列活动之九"中国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线上对话,邀请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由韩国学者张铉根教授的《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演变》一书切入,共同探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本组笔谈由发言人对线上发言扩充、深化而成,梳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传统方法,探索研究的新路径,论述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研究的重要性,分析观念史"书写"的价值及其局限,超越古今之辩与中西之争,以期在促进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方法论的创新和有效的知识生产.

    观念史研究的政治思想史与政治文化意义

    杨阳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者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学术研究的重大主题.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过程中,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国政治学界的关注.2023年6月10日,云南大学民族与边疆学部组织"我们一起阅探"系列活动之九"中国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线上对话,邀请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由韩国学者张铉根教授的《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演变》一书切入,共同探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本组笔谈由发言人对线上发言扩充、深化而成,梳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传统方法,探索研究的新路径,论述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研究的重要性,分析观念史"书写"的价值及其局限,超越古今之辩与中西之争,以期在促进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方法论的创新和有效的知识生产.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与创新思维

    葛荃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者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学术研究的重大主题.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过程中,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国政治学界的关注.2023年6月10日,云南大学民族与边疆学部组织"我们一起阅探"系列活动之九"中国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线上对话,邀请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由韩国学者张铉根教授的《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演变》一书切入,共同探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本组笔谈由发言人对线上发言扩充、深化而成,梳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传统方法,探索研究的新路径,论述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研究的重要性,分析观念史"书写"的价值及其局限,超越古今之辩与中西之争,以期在促进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方法论的创新和有效的知识生产.

    中国传统政治概念体系的理论结构及其历史演进

    张师伟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者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学术研究的重大主题.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过程中,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国政治学界的关注.2023年6月10日,云南大学民族与边疆学部组织"我们一起阅探"系列活动之九"中国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线上对话,邀请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由韩国学者张铉根教授的《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演变》一书切入,共同探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本组笔谈由发言人对线上发言扩充、深化而成,梳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传统方法,探索研究的新路径,论述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研究的重要性,分析观念史"书写"的价值及其局限,超越古今之辩与中西之争,以期在促进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方法论的创新和有效的知识生产.

    思想史论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争及其超越

    郭台辉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者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学术研究的重大主题.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过程中,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国政治学界的关注.2023年6月10日,云南大学民族与边疆学部组织"我们一起阅探"系列活动之九"中国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线上对话,邀请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由韩国学者张铉根教授的《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演变》一书切入,共同探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本组笔谈由发言人对线上发言扩充、深化而成,梳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传统方法,探索研究的新路径,论述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研究的重要性,分析观念史"书写"的价值及其局限,超越古今之辩与中西之争,以期在促进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方法论的创新和有效的知识生产.

    "思想史"的书写及其"自我规训"

    颜德如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者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学术研究的重大主题.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过程中,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国政治学界的关注.2023年6月10日,云南大学民族与边疆学部组织"我们一起阅探"系列活动之九"中国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线上对话,邀请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由韩国学者张铉根教授的《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演变》一书切入,共同探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方法论问题.本组笔谈由发言人对线上发言扩充、深化而成,梳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传统方法,探索研究的新路径,论述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研究的重要性,分析观念史"书写"的价值及其局限,超越古今之辩与中西之争,以期在促进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方法论的创新和有效的知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