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王竞

季刊

1672-4089

tjsyxb@yahoo.com.cn

022-27413341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40号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TIANJINSHI SHEHUI ZHUYI XUEYUAN XUEBAO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双百方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为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服务,为培养统一线战两支干部队伍服务,为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背景及其原创性贡献

    文吉昌及旭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党着力构建立体式的外宣格局,有效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同时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党管文化、党管意识形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主题,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培育和倡导,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得到巩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人民性得到彰显.

    文化思想文化主体性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文明倡议的价值旨向

    宫玉涛张静月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以文明交流互鉴超越文明隔阂冲突,以文明包容对话超越文明优越对抗,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全球文明倡议保障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推动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实现人类文明和谐共处.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各国走向现代化既要保持发展自身民族性文明,又要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全球文明倡议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全球文明倡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逻辑关系

    耿百峰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是窥探某一事物的窗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必将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和深度.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蕴藏着密切内在逻辑关联.学理地阐发、理论地叙述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伴而生、相互建构、有机统一的关系,对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意蕴,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加明晰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同构性和辩证契合性,进而以总体的、历史的视角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超越性和伟大引领性.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逻辑关系

    中国共产党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魏小雪李荷芳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本国场域和现实国情,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一是在根本政治保障上不动摇,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致力于探索适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理论;三是以社会主义为决定要素,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举旗定向的问题;四是关注人的普遍交往形式,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内在规定;五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根基;六是以公平正义为重要价值遵循,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公平正义

    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时代意蕴、逻辑层次、实践理路——以天津科技大学工作实践为例

    滕翠华卢芮瑶陈玥舟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到"有形、有感、有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方式方法和实践目标,深入探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有形有感有效之间的价值属性、理论指向和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深入探析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的典型理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价值取向就是增进各民族共同性,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共同性

    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许烨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并将其逐渐从战略策略向制度规范转变,融入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这和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特殊关系是分不开的.统一战线既与国家治理内在一致,又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治理体系、运作方式、实践效果与国家治理的理念、主体、工具、目标、方式密切相关,具有治理理念的鲜明性、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工具的优越性、治理目标的一致性、治理方式的协同性等特征,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效.

    统一战线国家治理关系

    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逻辑理路研究

    郭士民崔国龙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极为深刻的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到"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源头活水.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三者在理论上有机结合于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脉络上三者统筹推进.溯本求源,推进"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政治前提,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制度建构,确保长效机制的稳健运行;积极探索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形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先进经验,为三者有机结合注入新活力.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协商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中国新型政党关系与人民政协

    王天海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新型政党关系是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合作关系.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的重要组织和民主形式,也为践履新型政党关系结构搭建了制度平台.从历史上看,中国新型政党关系格局与人民政协的形成与发展相伴共生,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情境为促进中国新型政党关系结构与人民政协交互式互嵌提供了全新的契合点和着力点.新时代,应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两者共同发展、彼此相融,从而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中国新型政党关系人民政协国家治理互嵌相融机理

    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意蕴

    陈克文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理念,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各国人民探索民主这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方案,是具有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和概念.如何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顾名思义它有三个定语,一是它具有全面性,二是它具有过程性,三是它具有人民性,对这三个定语的阐释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重意蕴.

    科学意蕴全面性过程性人民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研究——以天津市河西区为例

    天津市河西区社会主义学院课题帅婷张立军曾艳...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天津市河西区聚焦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这条主线,建章立制,着力推进非遗保护规范化;搭建平台,着力推进非遗传承活态化;跨界合作,着力推进非遗资源价值化.同时也面临着保护机制尚不健全、传承发展后继乏人、产业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下一步的着力点主要包括健全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体系、健全非遗产业化发展政策保障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和合理利用体系,以期让非遗在新时代"传"下去、"火"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产业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