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医药
天津医药

王贺胜

月刊

0253-9896

tjyybjb@sina.com

022-23337519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

天津医药/Journal Tianjin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天津医药》创刊于1959年,是天津市卫生局主管,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等20余家富有实力的临床、教学、科研单位联合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中高级医务人员,兼顾基层医院的医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本刊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的医学科学进展,报道大量临床医疗信息。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临床论丛”、 “诊断技术”、“专题笔谈”、“综述与讲座”、“药物临床观察”和“国内外研究快讯”等栏目。自1959年创刊以来,获得国内外读者一致好评。作者、读者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天津医药》在历届重大评优活动中获奖。曾荣获全国优秀期刊奖;国家科技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奖;第一届(2004年)、第二届(2007年)、第三届(2009年)北方优秀期刊奖、连续八届获华北地区十佳和优秀期刊奖,连续八届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连续九届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天津医药》以其信息量多、被引用率和文摘收录率高的优势连续5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被评为国家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为月刊,国际A4开型(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12-1116/R,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3-9896。每册定价 10.00元,全年共计120.0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刊邮发代号 6-3(M241)。 本刊不接受任何中介机构、厂家代为投稿,请作者务必使用基于本单位或所参加课题的真实材料撰写科研论文,通过我编辑部远程投稿系统自行投稿,并在接到稿号后及时邮寄单位介绍信及审稿费,以免延误审稿。本刊一旦查到抄袭稿件即将该作者及所在单位列为不受欢迎作者及机构,以后将不再接受其所投任何稿件。 因作者轻信他人导致投稿失败或造成损失,本刊概不负责! 本刊编辑部地址: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天津医药》编辑部 电话:022-23337519 传真:022-23337508 E-mail:tjyybjb@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颅外段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外科治疗京津冀专家共识

    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225-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颅外段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外科治疗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牵头组织京津冀专家结合近年来我国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该共识.该共识对颅外段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人群的筛查、危险因素控制、外科治疗方案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等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我国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的规范性指导.

    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椎底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LncRNA FEZF1-AS1靶向调控miR-200c-3p对人肺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满君高艳艳宋龙飞高福生...
    23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FEZ家族锌指1-反义RNA1(LncRNA FEZF1-AS1)靶向调控miR-200c-3p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L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HLF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和造模组(HLF+TGF-β1组),另根据转染质粒不同将细胞分为Blank组、TGF-β1+Si LncRNA FEZF1-AS1 NC组和TGF-β1+Si LncRNA FEZF1-AS1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FEZF1-AS1和miR-200c-3p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能力;采用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FEZF1-AS1与miR-200c-3p的靶向作用关系.结果 与Blank组比较,HLF+TGF-β1组α-SMA、CollagenⅠ、Vimentin蛋白表达及LncRNA FEZF1-AS1表达水平升高,miR-200c-3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TGF-β1+Si LncRNA FEZF1-AS1 NC组比较,TGF-β1+Si LncRNA FEZF1-AS1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下降,LncRNA FEZF1-AS1表达及α-SMA、CollagenⅠ、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iR-200c-3p表达水平升高(P<0.05);FEZF1-AS1与miR-200c-3p基因序列上存在结合位点.结论 LncRNA FEZF1-AS1通过抑制miR-200c-3p促进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FEZ家族锌指1-反义RNA1微小RNA-200c-3p

    circ_HIPK3靶向miR-381-3p/ZNF217轴调控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功能和形态

    李伟陈亮吕昌迎
    237-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环状RNA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circ_HIPK3)靶向miR-381-3p/锌指蛋白217(ZNF217)轴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功能和形态的影响.方法 制备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Aβ组、si NC1组、si HIPK3组、si HIPK3+inhibitor NC组、si HIPK3+miR-381-3p inhibitor组、si HIPK3+miR-381-3p inhibitor+si NC2组、si HIPK3+miR-381-3p inhibitor+si ZNF217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均通过40 µmol/L Aβ1~42诱导.qRT-PCR法测定海马神经元circ_HIPK3、miR-381-3p、ZNF217 mRNA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测定海马神经元存活率,Hochesst 33342法测定海马神经元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内Ca2+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神经元磷酸化Tau蛋白(P-Tau)、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ZNF217蛋白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381-3p与circ_HIPK3、ZNF217靶向关系.结果 对照组海马神经元结构正常,胞核形态正常,线粒体、内质网无病理改变;Aβ组海马神经元呈退行性改变,核形态异常,膜内陷,可见大量线粒体肿胀,胞浆内含大量脂滴空泡;与Aβ组相比,si HIPK3组海马神经元结构部分恢复;与si HIPK3组相比,si HIPK3+miR-381-3p inhibitor组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严重;与si HIPK3+miR-381-3p inhibitor组相比,si HIPK3+miR-381-3p inhibitor+si ZNF217组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减轻.与对照组相比,Aβ组海马神经元circ_HIPK3、ZNF217 mRNA和蛋白表达、凋亡率、Ca2+荧光强度、P-Tau、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miR-381-3p表达、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Aβ组相比,si HIPK3组海马神经元circ_HIPK3、ZNF217 mRNA和蛋白表达、凋亡率、Ca2+荧光强度、P-Tau、Bax、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miR-381-3p表达、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si HIPK3组相比,si HIPK3+miR-381-3p inhibitor组海马神经元circ_HIPK3、ZNF217 mRNA和蛋白表达、凋亡率、Ca2+荧光强度、P-Tau、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miR-381-3p水平、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si HIPK3+miR-381-3p inhibitor组相比,si HIPK3+miR-381-3p inhibitor+si ZNF217组海马神经元ZNF21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凋亡率、Ca2+荧光强度、P-Tau、Bax、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381-3p与circ_HIPK3、ZNF217均靶向结合.结论 circ_HIPK3沉默可能通过调控miR-381-3p/ZNF217轴改善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结构功能损伤.

    海马神经元Tristetraprolin蛋白circ_HIPK3miR-381-3pZNF217

    慢性鼻窦炎患者MMP-9的表达及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宋喜葛益林李殷宋辉...
    245-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参与慢性鼻窦炎(CRS)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过程及机制.方法 收集42例需手术治疗的CRS患者息肉样变的中鼻甲组织以及8例行鼻中隔成形术患者的中鼻甲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MP-9的表达.体外培养原代人鼻上皮细胞HNEpc,分为Control组、TGF-β1组(5 µg/L TGF-β1干预)和TGF-β1+si-MMP-9组(转染si-MMP-9和5 µg/L TGF-β1干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MP-9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MMP-9和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 (1)CRS伴鼻息肉(CRSwNP)组患者鼻黏膜组织中MMP-9表达阳性率(54.5%,12/22)明显高于CRS不伴息肉(CRSsNP)组(25.0%,5/20)和对照组(12.8%,1/8).CRSwNP组患者鼻黏膜中MMP-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CRSsNP组和对照组(P<0.05).(2)与Control组相比,TGF-β1组TGF-β1、MMP-9、vimentin、α-SMA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下降(P<0.05).与TGF-β1组相比,TGF-β1+si-MMP-9组TGF-β1、MMP-9、vimentin、α-SMA表达下降,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结论 CRS患者MMP-9表达升高,其可能通过调控EMT来参与CRS发生发展.

    慢性鼻窦炎MMP-9TGF-β1上皮间质转化组织重塑

    Ca2+诱导HK-2细胞焦亡及黏附性变化对含钙肾结石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向近杰吕懋鑫王梦悦张坤...
    250-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经Ca2+作用后的焦亡经典通路激活及黏附性变化对含钙肾结石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不同质量浓度的CaCl2(0、0.1、0.5、1.0、2.0、4.0、8.0 g/L)培养HK-2细胞24 h,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及流式细胞凋亡术检测筛选最佳处理浓度.使用透射电镜观察高钙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结构的变化.在高钙处理后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高钙刺激后HK-2细胞焦亡相关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gasderminD(GSDMD)和黏附分子骨桥蛋白(OPN)、CD4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和黏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高钙刺激后的表达变化.结果 Ca2+对HK-2细胞生长具有细胞毒性并且可以促进其凋亡,Ca2+浓度越高,对HK-2细胞生长的毒性越大且凋亡率越高.高钙可以促进HK-2细胞发生细胞膜完整性缺失、内容物释放及胞内大量空泡产生等焦亡样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1.0 g/L及2.0 g/L CaCl2 组的ROS表达水平依次升高,焦亡相关基因NLRP3、Caspase-1、GSDMD、IL-1β、IL-18以及黏附相关基因OPN、CD44、MC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结论 高钙能使HK-2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损伤并产生ROS,从而激活NLRP3炎症小体,进而导致细胞焦亡经典通路的激活和细胞黏附性的增加,最终间接促进肾结石的形成.

    细胞焦亡高钙尿症活性氧细胞黏附分子肾结石

    槲皮素通过抑制MIP-1α/CCR1/CCR5信号通路减轻大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

    田佳玉冯丹胡焓张书力...
    256-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槲皮素(Que)对大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及趋化因子配体3(CCL3,即MIP-1α)/C-C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on组)、PHN组、L-Que组(30 mg/kg)、M-Que组(60 mg/kg)、H-Que组(120 mg/kg)以及H-Que+MIP-1α组(120 mg/kg Que+0.4 mg/kg重组MIP-1α).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值(PWT)、热痛阈值(TWL);试剂盒检测外周组织液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腺苷二磷酸(ADP)以及脊髓背角样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通过HE染色观察脊髓背角病理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IP-1α/CCR1/CCR5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PHN组脊髓背角组织出现破裂现象,神经束排列混乱,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神经元轻微萎缩现象.与Con组相比,PHN组PWT值、腺苷、AMP、ADP水平降低(P<0.05),TWL值、TNF-α、IL-1β水平、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以及MIP-1α、CCR1、CCR5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Que治疗后,大鼠神经束排列杂乱现象有所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神经元萎缩现象减轻;与PHN组相比,L-Que组、M-Que组、H-Que组的PWT值、腺苷、AMP、ADP水平升高(P<0.05),TWL值、TNF-α、IL-1β水平、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以及MIP-1α、CCR1、CCR5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且Que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与H-Que组相比,H-Que+MIP-1α组的PWT值、腺苷、AMP、ADP水平降低(P<0.05),TWL值、TNF-α、IL-1β水平、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以及MIP-1α、CCR1、CCR5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Que可能通过抑制MIP-1α/CCR1/CCR5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炎症反应,进而减轻PHN.

    槲皮素神经痛,带状疱疹后趋化因子CCL3受体,CCR1受体,CCR5

    富氢液通过增加自噬治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何颖张广华田立东于泳浩...
    26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自噬在富氢液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鞘内置管成功的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C组)、富氢液组(H组)、自噬抑制剂组(M组)和富氢液+自噬抑制剂组(HM组),各8只.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法(CCI)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M组和HM组于术后鞘内注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30 µg/kg,H组和HM组于术后腹腔注射富氢液(0.6 mmol/L)10 mL/kg,其他组鞘内/腹腔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次/d,连续7 d.于造模前1 d和造模后1、3、5、7和14 d(T0—T5)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取脊髓L4—L6节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Beclin-1和p62蛋白的表达;并测定脊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S组比较,C组T2—T5时MWT和TWL均降低,T5时脊髓LC3Ⅱ、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5).与C组比较,H组T2—T5时MWT和TWL均升高,T5时脊髓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62蛋白表达水平减少,SOD活性增强,MDA含量减少(P<0.05);M组T2—T5时MWT和TWL均降低,T5时脊髓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5).与M组比较,HM组T2—T5时MWT和TWL均升高,T5时脊髓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62蛋白表达水平减少,SOD活性增高,MDA含量减少(P<0.05).结论 富氢液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抑制脊髓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自噬有关.

    神经痛自噬脊髓氧化性应激

    黄芪阳和汤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创面愈合

    鲍亚玲雷慧马君赵新梅...
    26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究黄芪阳和汤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构建DFU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阳和汤低(8.5 g/kg)、高(17 g/kg)剂量组,黄芪阳和汤高剂量(17 g/kg)+LY294002(PI3K/AKT通路抑制剂,0.3 mg/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为对照组.各组大鼠给予对应药物干预,连续4周.第14、28天给药后,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及创面变化,计算创面愈合率,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水平和大鼠创面周围组织经皮氧分压(TcpO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大鼠创面组织微血管密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创面组织中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磷酸化AKT(p-AKT)、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大鼠毛色光滑,饮食、饮水、排泄均正常,较活跃,创面愈合快,创面组织炎症反应较轻,新生血管较多,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胶原基质丰富;模型组大鼠毛色暗淡无光泽,活动减少,且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创面颜色较深,且周围组织出现水肿、溃疡,创面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伴组织坏死、渗出,新生血管及成纤维细胞较少,创面愈合率、创面周围组织TcpO2、血清VEGF、HIF-1α、创面组织微血管密度、p-PI3K、p-AKT、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BG、血清CRP、IL-6、创面组织p-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阳和汤低、高剂量组大鼠状态逐渐改善,创面组织病变程度依次减轻,创面愈合率、创面周围组织TcpO2、血清VEGF、HIF-1α、创面组织微血管密度、p-PI3K、p-AKT、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FBG、血清CRP、IL-6、创面组织p-NF-κB p65蛋白表达依次降低(P<0.05);LY294002能部分逆转高剂量黄芪阳和汤对DFU大鼠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 黄芪阳和汤能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抑制DFU大鼠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黄芪阳和汤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NF-κB

    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大鼠miR-126a-5p及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

    刘丹唐占英李攀袁薇娜...
    273-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大鼠微小RNA-126a-5p(miR-126a-5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模型组、中药组均制备脊髓型颈椎病模型.中药组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方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为12周.各组干预结束后进行大鼠行为学测试,测定机械性刺激阈值和热刺激回缩时间.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各组椎间盘软骨终板结构的差异.TUNEL染色观察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组织miR-126a-5p和VEGF m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组织VEGF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椎间盘血管芽数目减少,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破坏明显、大量凋亡且细胞密度降低;模型组和中药组机械性刺激阈值降低,热刺激回缩时间缩短,miR-126a-5p水平降低,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椎间盘血管芽数目增加,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破坏减轻,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凋亡减少且细胞密度增加,机械性刺激阈值升高,热刺激回缩时间延长,miR-126a-5p水平增加,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26a-5p、下调VEGF表达有关.

    颈椎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椎间盘脊髓益气活血通络方miR-126a-5p

    基于Nrf2/ARE抗氧化应激途径探究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机制

    陈静魏运姣罗超黄利华...
    27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乌梅丸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抗氧化应激途径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C组、美沙拉嗪组(MES组,0.82 g/kg MES)、乌梅丸低剂量组(WMW-L组,按生药5 g/kg)、乌梅丸中剂量组(WMW-M组,按生药10 g/kg)、乌梅丸高剂量组(WMW-H组,按生药20 g/kg)和乌梅丸高剂量+Nrf2抑制剂ML-385组(WMW-H+ML-385组,乌梅丸按生药20 g/kg+20 mg/kg ML-385),每组10只.末次给药后,对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结肠黏膜损伤评分.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直接法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小鼠结肠组织中Nrf2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UC组小鼠DAI评分、结肠黏膜损伤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升高,血清和结肠组织中IL-1β、TNF-α、IL-6、MDA水平升高,结肠组织Nrf2、HO-1、NQO1蛋白表达升高,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OD、GSH-px水平降低(P<0.05),结肠黏膜损伤严重.与UC组相比,MES组、WMW-M组、WMW-H组小鼠相应指标变化与上述相反,而结肠组织Nrf2、HO-1、NQO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肠黏膜损伤减轻.WMW-L组、WMW-M组、WMW-H组各指标变化呈剂量依赖性.WMW-H组与ME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L-385减弱了高剂量乌梅丸对UC小鼠结肠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 乌梅丸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抗氧化应激途径减轻UC小鼠的结肠黏膜损伤.

    结肠炎,溃疡性NF-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氧化性应激乌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