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统计与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统计与咨询
统计与咨询

吴景峰

双月刊

tjyzx@sohu.com

0451-82318517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衡山路18号C区

统计与咨询/Journal TONGJI YU ZIXU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姜钰毕明佳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碳减排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响应国家政策,本文基于2007-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及港澳地区)农业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农业碳排放的效率值,同时对不同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进行空间差异分析,然后采用核密度曲线对效率值进行时空演化趋势分析,最后利用Tobit面板模型探究不同因素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情况,并根据结论给出相对应的建议.

    农业碳排放效率核密度曲线Tobit模型

    中国基本养老服务水平测度以及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化研究

    王智超万立军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度基本养老服务水平,把握好各地区基本养老服务水平的差异性,对促进养老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基本养老服务水平评价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模型、泰尔指数模型、莫兰指数模型对全国31个省份进行服务水平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基本养老服务水平近些年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一般;我国基本养老服务水平呈现区域差异,区域内差异影响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东部地区区域内差异最为显著;空间分布呈现出东部地区基本养老服务水平高—高聚集,东北、西部地区呈现低—低聚集.

    基本养老服务水平空间自相关区域差异

    中国经济预测可信度评估与预测方法改进研究

    方波王岩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综合评估国内外14家机构所提供的中国经济增速预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改进的预测模型对2024年的中国实际GDP增速进行预测分析.综合评估研究表明:在经济平稳期间,各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可信度较好;而当发生不确定性事件冲击时,各机构的预测可信度则欠佳.在2012-2023年样本期上,国际组织的预测可信度最好,国内机构和国外投行对中国实际GDP增速的预测表现则相对欠佳.基于灰色模型的预测研究发现,GM(1,11)模型的预测效果较为理想,尤其是在发生不确定事件的年份,其预测效果相对更佳.本文通过对自变量估计值的回代预测2024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为4.56%,通过对自变量真实值的回代预测2024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为5.05%;相比较估计值的回代预测结果,真实值的回代预测结果较为精确.

    中国经济经济预测可信度评估灰色模型

    基于优化LSTM模型的中国碳排放量预测研究

    叶仁道卢毅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碳排放预测的准确性和泛化性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首先,文章基于长短时记忆模型,拓展加入主成分分析法和注意力机制,提出了优化后的碳排放预测方法.其次,以中国日碳排放量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合碳排放市场交易、能源价格、城市空气质量等15个指标进行预测,并与LSTM、RNN、CNN等6个传统深度学习模型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基于MAE和MSE等5项准则,优化后的LSTM模型对中国日碳排放量拥有更为优异的预测性能.最后,文章为未来相关领域的模型选择优化提供了实证依据和重要启示.

    碳排放长短时记忆模型主成分分析注意力机制深度学习

    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

    丁亚慧李磊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8-2022年中国274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创新及其三个子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化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促进绿色创新进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且这种中介机制主要体现在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两个子维度上;"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效应以及信息化发展中介效应均存在行政等级以及资源异质性,特别有助于一二三线城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发展绿色创新双重差分法

    北京远郊区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满意度调查和优化策略

    丁礼睿璇左忆扬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日益旺盛,国家精神文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过去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侧发展模式逐渐向供给侧过渡.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对于远郊区县而言有两大难题,一是如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区域均衡发展,二是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本文基于北京市延庆区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评估,致力于识别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文化强国

    数字经济对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马昂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考虑到空间溢出效应、协同效应的情况下,选择全局Moran'I指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2017-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对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与相邻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都会缩小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同时还发现相邻地区之间具有促进现象.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建议,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城乡收入差距河南省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山东城市创新: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

    王成许晓军姜宁朋周立波...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1-2021年山东省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山东省城市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人力资本在该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城市创新能力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经济异质性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的创新水平影响更大;人口规模异质性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人口规模较小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更大.

    数字普惠金融城市创新固定效应模型山东省

    数字经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逻辑及现实路径

    刘瑾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更加明显.本文首先结合新结构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逻辑,即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要素禀赋结构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之后,本文又分析了数字经济可能影响产业结构的哪些方面,即影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和生态化.最后,本文提出数字经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路径.

    数字经济产业结构要素禀赋新结构经济学

    县域银行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

    温红梅张琼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郡县强,天下兴."银行作为经济运行命脉,县域经济发展一直受到银行业高度重视.本文将全国县级层面2002-2022年银行业网点数据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匹配,实证探索银行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研究发现:银行业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提高.机制分析发现银行业发展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对农村经济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得出不同类型银行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尽相同.于此,在推进银行业发展时,应将银行机构数量与农村金融需求相结合,持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挥不同类型银行的不同优势,发展农户信用贷款和农机具等抵押贷款,加大对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激励与考核力度等建议.

    银行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银行业结构贷款规模异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