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张伯礼

月刊

1672-1519

xuebaobj@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Journal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药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2001年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中首次被评为一级期刊,并获整体设计奖。2004年《天津中医药》杂志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读《太极图说》对人文医学的意义

    王永炎范逸品
    545-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新儒家周敦颐改绘了当时流传的"太极图",并撰著《太极图说》,诠释"太极图".文章虽然是周敦颐研究易学哲理思想的心得体会,但是蕴含有深刻的宇宙自然科学哲理和广博的人文哲学精神内涵,对于当今医学工作者仍然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周敦颐《太极图说》科学人文

    第三届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547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证候与病理特征分析

    乔佳君王悦竹陆钰原夏仲元...
    548-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符合纳排标准的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行手术治疗的379 例患者病历资料.观察指标包含性别、年龄、中医四诊信息、有无HT、BRAF V600E基因、肿瘤最大直径、累及腺叶、被膜侵犯、肿瘤个数、是否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根据患者病理结果是否合并HT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即合并HT的PTC患者)146 例和对照组(即不合并HT的PTC患者)233 例.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肝郁气滞证型和脾肾阳虚证比例更高(P<0.05)、气阴两虚证和气血两虚比例更低(P<0.05).两组痰瘀互结、瘀热伤阴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女性比例更高、肿瘤直径更小、多灶性比例更高、颈部淋巴结转移比例更低(P<0.05).而两组间BRAF V600E基因表达、累及腺叶范围、是否为微小癌、被膜侵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OAb抗体阳性与肿瘤直径较小、低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和低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相关(P<0.05).TGAb抗体阳性亦与肿瘤直径较小相关(P<0.05),而与其他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中医证型与肿瘤病理特征相关分析提示PTC患者脾肾阳虚证与肿瘤分期高相关(P<0.05).试验组痰瘀互结证与复发风险高相关(P<0.05).尚未发现观察组中医证型与病理特征的显著相关性;对照组其气阴两虚证与肿瘤多灶性相关(P<0.05).[结论]合并HT的PTC患者肝郁气滞和脾肾阳虚证型比例更高,气阴两虚和气血两虚证型比例更低.中医证型可能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分期与复发风险相关.合并HT的PTC患者女性居多,肿瘤多灶性比例高,但具肿瘤体积小、颈淋巴结转移低等有利特征,抗甲状腺抗体阳性是其主要相关因素.

    甲状腺乳头状癌桥本氏甲状腺炎病理特征中医证型

    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mFOLFOX6新辅助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研究

    刘玲边士昌王维生廖鑫燕...
    55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运用加味葛根芩连汤干预顺序行mFOLFOX6 新辅助化疗、腹腔镜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观察分析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毒副反应、手术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探究加味葛根芩连汤干预顺序行mFOL-FOX6新辅助化疗、腹腔镜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2021 年 10月—2023年 2 月收治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26例给予mFOLFOX6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相关毒副作用、手术效率、术后并发症和免疫功能等.[结果]1)新辅助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以及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化疗结束后 7 d CD3+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在手术效率及手术质量方面,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尿潴留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3)在术后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治疗组患者术后7 d 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顺序行mFOLFOX6新辅助化疗、腹腔镜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加味葛根芩连汤能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减轻免疫功能损伤,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快速康复,并降低尿潴留发生率.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腹腔镜中医

    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

    王怡青黄宏丽夏艳秋眭瑾...
    559-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调节免疫平衡治疗肾虚血瘀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 例POI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61 例)和西药组(62 例).中药组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西药组给予芬吗通口服治疗,连续治疗6 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辅助性T细胞 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17/Treg、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成蛋白-15(BMP-15)水平,评估月经症状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血清E2 和AM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re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血清Th17、Th17/Tre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中药组患者血清Th17、Treg、Th17/Treg水平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P<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GDF-9、BMP-15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中药组患者血清BMP-15 升高幅度优于西药组(P<0.05).4)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的月经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0.66%,西药组为87.10%,西药组优于中药组(P<0.05).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8.8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 48.39%,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POI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改善临床证候.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补肾活血方肾虚血瘀证免疫平衡

    "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研究——终端数据研究工作机制启动

    564页

    健脾固肾化瘀方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脏病的疗效及对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苏秀海孙文娟姚彬于文霞...
    565-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健脾固肾化瘀方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脏病(DKD)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 年 1 月—2021 年 5 月纳入 80 例脾肾两虚夹瘀型D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给予健脾固肾化瘀方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连续治疗12 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受试者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 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肾功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肌酐(SCr)和尿素氮(BUN)].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MP-9、MCP-1 和VEGF水平.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2.50%(37/40),较对照组 72.50%(29/40)有所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 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以观察组的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TC、TG和LDL-C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均以观察组的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UAER和血清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以观察组的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MMP-9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MCP-1、VEGF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血清MMP-9 水平的升高作用及对血清MCP-1、VEGF水平的降低作用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健脾固肾化瘀方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DKD能安全有效地上调患者MMP-9 表达水平,下调MCP-1、VEGF表达水平,改善肾功能,整体疗效确切.

    健脾固肾化瘀方糖尿病肾脏病脾肾两虚夹瘀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医体质学原理和思维在过敏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李竹青孙鹏程曲淼王济...
    571-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当今世界重大卫生问题之一.西医寻找过敏原、抑制过敏反应的治疗方式非常被动,仅能短暂控制症状.而中医体质学重视体质在过敏反应中的主导作用,治疗"过敏人"有着较好的疗效.文章聚焦于过敏性疾病中的体质思维,基于中医体质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比中西医对体质因素在过敏性疾病中认识及治疗异同,探讨了过敏体质内涵,总结了中医药防治过敏的 3 种体质思维及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防治过敏性疾病提供参考.

    过敏性疾病中医体质中医药

    宋金元时期心悸病证治特点探析

    王哲高利东徐存王保和...
    575-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金元时期心悸病的证治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北宋时期,心悸病的发展多承晋唐"类分"思想之遗风,医家们注重对前朝医药理论的整理和继承,但又有所发挥.北宋医者新提出时气热毒、热邪两种病因,补入心实热、心中风和肾虚 3 种脏腑证型,扩充了他病致悸的种类,心悸的通用药物被首次提出,历代效验方在方书中也得到全面的总结和整理.南宋时期,医家们受理学影响本经典、重求理,对心悸的病名和分类方式进行规范,发挥火热、脾胃气虚、血虚、气郁、痰浊等病机,并对心悸方剂进行精简,创立诸多名方,同时注重用药的次第问题,丰富了心悸的治法治则.纵观宋金元时期,心悸病的部分用药存在古今变迁,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病机的理解及治法用药亦与当代不同,值得学习与借鉴.

    宋金元时期心悸中医证治特点

    基于"木曰敷和"理论探讨柔肝法治疗老年失眠症

    赵云闫子铭沈一凡任磊...
    582-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主疏泄、藏血,在畅气机、统气血、燮阴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从肝性柔润,"木曰敷和"角度出发,根据老年人脏腑柔弱、气血阴阳失调等病理特点,从肝论治老年失眠症,将其病机概括为木失敷和、气血怫郁、阴阳失衡.治疗主张柔肝胜于疏肝,从甘缓和中、养血柔肝,酸甘合阴、益肾柔肝,咸寒潜阳、降逆柔肝,辛润通络、化瘀柔肝4 个方面探讨柔肝法应用,为治疗老年失眠症提供新思路,以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年失眠症木曰敷和柔肝气血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