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张伯礼

月刊

1672-1519

xuebaobj@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Journal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药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2001年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中首次被评为一级期刊,并获整体设计奖。2004年《天津中医药》杂志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伯礼教授辨治感冒经验

    王昭琦王佳宝刘耀远秦广宁...
    681-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冒四季皆发,一般症状轻浅,但少数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患者深受其苦.张伯礼教授注重感冒防-治-康全流程辨治,首以病证合参,明确风邪犯肺,可累及鼻咽;再明辨寒热虚实,关注兼夹之证,把握小儿感冒的疾病特点和治疗策略;注重病程变化,久病不忘气血并调,内外兼治,强调先安未受邪之地;重视防治养生,综合调节,知冷暖,劳逸结合.

    感冒名医经验张伯礼

    基于血浊理论探讨风痰瘀阻型中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思路

    刘满满韩萍王新陆
    685-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痰瘀阻证是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证型之一,传统中医治法疗效欠佳,预后不良,致残率高,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思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血浊理论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阐述了血浊致脏腑虚、脑髓伤为发病之基,致风痰瘀阻、脑络伤为核心病机;结合现代研究证实血浊为该病的病理枢纽,提出在传统治则加用化浊行血中药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血浊理论风痰瘀阻型中风发病机制治疗思路

    基于ISM模型的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层级结构研究

    芦万华钟小青刘根林赵晔...
    689-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探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结构关系,构建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解释结构模型(ISM),为建立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 年9月—2022 年 12 月收集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文献分析、ISM小组成员讨论和专家访谈等方式确定 14 个影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两两比较,建立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因素邻接矩阵,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可达矩阵并进行层级结构分析,最终建立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因ISM模型.[结果]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ISM模型呈 6 层阶梯结构,直接影响因素L1={S11}、核心影响因素L2={S9,S10,S13,S14}、L3={S8,S12}、L4={S6}、深层影响因素L5={S2,S3,S4,S5,S7}、L6={S1}.各层级间相互影响、层层递进,共同影响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结论]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涉及政府机构、医疗和教育机构、社会民众等多维度共同协调配合.根据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影响因素不同层级结构和路径特点健全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体系.

    公共卫生中医药影响因素Matlab解释结构模型

    清肺排毒汤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观察

    刘蓓蓓李斐彭卫卫陈国荣...
    697-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清肺排毒汤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临床 2~4 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 30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免疫性肺炎的恶性实体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联合组给予清肺排毒汤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影像-生理(CRP)评分、影像学疗效评价、卡式功能状态(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CRP评分均下降,联合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的影像学表现均改善,联合组有效率为 86.7%,对照组为 6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KPS评分均升高,联合组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联合组比对照组减少明显(P<0.05).[结论]清肺排毒汤联合甲泼尼龙可改善CIP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甲泼尼龙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清肺排毒汤疗效评价临床观察

    基于"开阖枢"理论探讨以"和解少阴"论治心肾综合征

    臧超越盛新裴明李昱芃...
    702-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肾综合征是指当心脏和肾脏其中某一器官发生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另一器官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开阖枢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伤寒论》中依据"开阖枢"理论阐释六经之经气流转,并以少阳为三阳经之枢,少阴为三阴经之枢.后世医家常基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辨治心肾综合征,但现代医家以和解少阳法辨治心肾综合征者颇多,少有以少阴为枢论治心肾综合征者,而心肾综合征病程长,病机复杂,尤宜"和解少阴"之法,以《伤寒论》中"和解少阴"之法衍生出沟通阴阳、疏利气机、调和水火等治法,为临床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提供了新的诊疗角度.

    心肾综合征开阖枢和解少阴

    唐容川与张锡纯辨治脾阴虚证比较分析

    陆子愚刘宏艳
    706-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阅读相关著作及文献,归纳唐容川和张锡纯在脾阴虚证理法方药上的异同.病机方面,唐容川重脾阴亏虚、脾不统血、脾失健运间的相互影响,张锡纯重肝木克乘脾土.治法方面,两人均重津液存亡,唐容川创"开胃补脾阴法",且关注营血存亡,遣滋阴、降火、生津于活血养血诸法中,张锡纯倡"汁浆荣津法"和"佐金平木扶土法",且常气阴双补.药性理论方面,二家均遵"欲令脾实……宜甘宜淡"之则,但唐容川重甘味而张锡纯重淡味.性味配伍上,二家均崇"甲己合化",但唐容川扬"酸甘化阴"之法,而张锡纯倡"甘苦合化"之道.具体用药方面,唐容川善用经方,以人参和天花粉为要药,且善用血肉之品,张锡纯以山药、甘草为要药,且喜用食疗剂型.唐容川和张锡纯之脾阴虚辨治思想相得益彰,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唐容川张锡纯脾阴虚用药特色

    吴鞠通治小儿病的避误经验撷菁

    罗俊杰张富雄练泳慷李锐...
    710-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鞠通,清代温病学派著名医家之一.其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基础上,加以整理总结,认识到各家治疗小儿疾病存在不同误区,并在《温病条辨·解儿难》篇中强调小儿病治应始终结合其"稚阳稚阴"的独特生理,提出小儿疾病防治过程的注意事项.通过分析吴鞠通对小儿生理病理的阐释,挖掘归纳出其小儿病治避误经验 8条,即"暖饱适宜,病安从生""用药轻灵,力破呆峻""大禁苦寒,存阴退热""慎用风药,防微致痉""痉瘛痫厥,分而明之""疳者干湿,对立统一""痘证重肤,表药当禁""沿用泻白,不可妄投",因吴鞠通不识小儿尚有情欲,故补充重视情志以适今之小儿情志病多见,希冀为小儿疾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在避误方面提供更多思路和借鉴.

    吴鞠通小儿避误经验《温病条辨》解儿难

    基于"伏毒"学说审因论治结直肠癌

    李玉李城时浩洋王栋...
    714-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伏毒作为介导结直肠癌发病、转移和复发的重要病理因素,贯穿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多个阶段,根据伏毒成因不同,可分为外淫伏毒和内生伏毒,审因论治结直肠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祛除外淫伏毒,以宣透疏散为要;对于内生伏毒,兼顾扶正与祛邪.扶正者,须注重健脾益肾、气血双补、通补兼施;祛邪者,当针对不同伏毒,分别予以燥运除伏湿、健脾化伏痰、活血化伏瘀等法.运用"伏毒"学说可对结直肠癌进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以把握时机,标本兼治.

    伏毒结直肠癌审因论治扶正祛邪

    "2024年国际中医药与传统医药高影响力研究"发布

    718页

    气滞血瘀型乳腺癌的病机探析与辨治

    吴映晖王勇田立新
    719-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冲任、天癸、宗气等方面论述气滞血瘀型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及辨治.其临床表现为在乳房肿块出现前便长期存在胸闷胸痛、腹部隐痛、不欲饮水,乳房肿块日久不增大也无甚疼痛,却在围绝经期迅速进展,乳腺癌术后表现出患侧上肢肿胀难消、术口渗血渗液难以愈合.认为其发病因素主要与任脉水液停滞水湿、湿阻脉道,冲任胞宫气血盈泄失司兼之宗气不降,产后乳络不通共致血瘀气滞,天癸将竭加剧任脉水湿停滞、血瘀胸乳等因素密切相关.临证以行气利水化瘀为要,用增骨益髓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癌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化疗骨髓抑制,疗效显著.

    乳腺癌气滞血瘀任脉冲脉宗气天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