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天津中医药

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张伯礼

月刊

1672-1519

xuebaobj@126.com

022-5959631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天津中医药/Journal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药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2001年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中首次被评为一级期刊,并获整体设计奖。2004年《天津中医药》杂志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肾炎康复片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系统评价

    胡智庞稳泰金鑫瑶张雅姿...
    998-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肾炎康复片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20日,搜集关于肾炎康复片治疗紫癜性肾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ROB2评估文献的偏倚风险,随后交叉核对.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肾炎康复片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纳入9篇文献,样本量共853例.总体偏倚风险中,2项研究评为高偏倚风险,7项研究评为有一定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提示,肾炎康复片能够提升治疗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RR=1.19,95%CI(1.10,1.30),P<0.000 1],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SMD=-0.78,95%CI(-1.01,-0.56),P<0.000 01],改善蛋白尿疗效[RR=2.23,95%CI(1.77,2.83),P<0.000 01],降低尿红细胞计数[SMD=-0.70,95%CI(-1.04,-0.37),P<0.000 1],改善血尿疗效[RR=1.66,95%CI(1.05,2.60),P=0.03].肾炎康复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不良事件较少.[结论]肾炎康复片在紫癜性肾炎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该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肾炎康复片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系统评价Meta分析

    中医药领域信息化平台建设进展

    季昭臣胡海殷彭德慧王辉...
    1005-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30年来中医药领域信息化研究及其应用情况,对研究热点和规律进行总结,为中医药领域信息化平台建设与高质量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Wan Fang Medical Database),全面获取基于中医药领域信息化平台(数据库、平台、系统)建设与应用转化的研究文献,通过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图谱软件对其研究特征及研究热点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83篇,其中基于"中医药系统、数据库、平台"构建研究274项;基于"系统、数据库、平台"的应用研究409项.研究涉及748个单位,参与研究发文量较靠前的单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研究覆盖242部学术期刊,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且热点延续性强.研究热点方面,文献发表主要来源于统计分析等应用型研究,如:大数据、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古今医案云平台、冠心病、区块链等.[结论]近30年国内中医药领域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相关研究数量明显提升、研究力度明显增大,对于研究主题的多样性和跨学科、跨团队合作的协同性仍需重点关注,以期中医药领域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中医药信息化平台文献计量转化应用循证医学

    基于CiteSpace对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

    李鹏李岩靳嘉麟李俐霜...
    1012-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探索其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收录冠心病中医证候的研究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5.R2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并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纳入文献1 512篇,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较多的研究机构有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发文较多的作者有王阶、毛静远、毕颖斐、王伟、王贤良、张鹏、何庆勇等;高频关键词有"高血压""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胸痹心痛""血脂"等,且生成11个聚类标签,25个突现词.[结论]目前冠心病的中医证候研究领域不断发展,且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团队,但合作多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主,尚未形成大规模、跨区域的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目前研究热点集中证候要素、临床疗效、介入治疗等方面,但中医证候研究大多停留在单个症状或单一治疗手段上,缺乏系统性.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病因病机,注重从整体性的角度探究冠心病的中医证候及其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中医证候证候要素冠心病CiteSpace可视化

    《天津中医药》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在中医药期刊分级中再次入选T2级期刊

    1017页

    《覆载万安方》的《伤寒论》柴胡剂研究

    李瑶张涛
    1018-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覆载万安方》为日本镰仓时代中医代表性医籍,作者梶原性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纳入大量中国唐宋医籍,成为日本继《医心方》后具代表性的汉方医学全书.通过文本检索发现《覆载万安方》中含有柴胡的方剂共96首,其中纳入4首《伤寒论》柴胡剂,分别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及柴胡加芒硝汤.通过梳理《覆载万安方》中柴胡剂相关文献,并结合《伤寒论》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可以发现梶原性全运用柴胡剂重视方证相对,灵活加减化裁,重视煎服法且关注到剂量的问题.通过整理文献发现《伤寒论》在日本镰仓时代流传并不广泛,梶原性全没有亲阅《伤寒论》,最后分析《覆载万安方》中引自各医籍的《伤寒论》柴胡剂内容,探讨《覆载万安方》对当今柴胡剂及《伤寒论》研究的文献学意义及临床价值.

    《覆载万安方》柴胡剂《伤寒论》

    基于PI3K/Akt通路探讨滋阴润肠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机制

    葛士宁樊薛津张涵彧李英...
    1023-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滋阴润肠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作用,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盐酸洛哌丁胺灌胃建立STC小鼠模型,将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滋阴润肠方低剂量组(1.3g/kg)、滋阴润肠方高剂量组(2.6g/kg)和阳性药组(莫沙比利,3mg/kg),每组10只.各组小鼠按照相应药物浓度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边造模边给药治疗,每日1次,连续14 d后检测各组小鼠粪便含水量、首次排黑便时间、肠道传输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5-HT)含量;酶联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c-细胞因子受体(c-kit)与其干细胞因子(SCF)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c-kit、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显著延长(P<0.05),粪便含水量及肠道传输率显著降低(P<0.05),结肠5-HT含量及c-kit、SCF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肠c-kit、p-PI3K/PI3K和p-Akt/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滋阴润肠方高剂量组小鼠粪便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滋阴润肠方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有升高的趋势;滋阴润肠方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滋阴润肠方低剂量组小鼠具有缩短的趋势;滋阴润肠方各剂量组和阳性药组肠道传输率均显著升高(P<0.05);在结肠组织中,滋阴润肠方高剂量组c-kit、SCF mRNA水平显著上升(P<0.05),阳性药组具有上升的趋势;滋阴润肠方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5-HT含量和c-kit、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滋阴润肠方具有提高肠道传输率治疗便秘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加5-HT含量,上调PI3K/Akt表达进而增加Cajal间质细胞数量有关.

    滋阴润肠方慢传输型便秘5-HTCajal间质细胞PI3K/Akt

    四白汤对乙醇诱导下小鼠胃溃疡的防治作用研究

    李平香高瑞阳李景尧郑艳...
    1030-1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四白汤方(SBT)对乙醇(EtOH)诱导下胃溃疡(GU)模型小鼠胃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其临床治疗GU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实验将5组小鼠灌服高、中、低剂量SBT 7 d后取血分离血清,用于培养细胞建立血清学研究模型.含药血清的培养基培养人胃黏膜上皮细胞-1(GES-1),细胞进入G0期后加入0.8 mol/L EtOH处理4 h建立GES-1细胞损伤模型,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EtOH处理后的细胞的活力和SBT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内实验将60只小鼠平均分为6组,SBT预处理后,EtOH诱导小鼠胃黏膜损伤模型.观察SBT对小鼠体质量和进食量的影响,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胃黏膜病理学损伤状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性标志物炎症相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蛋白的表达水平,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胃黏膜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P-IκBα)、核内核因子κB p65(Nuclear NF-κB p65)、胞质核因子κB p65(Cytoplasm 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SBT能显著促进EtOH损伤的GES-1细胞增殖,对细胞无明显毒性,明显提高细胞在EtOH中的活力.体内实验结果表明SBT预处理后可显著改善EtOH诱导的GU模型小鼠的体质量及进食量(P<0.05);减轻病理组织学损伤;降低小鼠血清炎性标志物IL-1β、TNF-α和IL-6的表达(P<0.01),升高IL-10的表达(P<0.01);降低小鼠胃黏膜组织ROS的水平(P<0.01),升高GSH-Px的水平(P<0.01),对MDA及NO 影响则不显著;显著降低 P-PI3K/PI3K、P-AKT/AKT 和 Nuclear NF-κB p65/Cytoplasm NF-κB p65 的蛋白相对表达量(P<0.01),显著提高P-IκBα/IκB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P<0.01).[结论]SBT通过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炎症反应、调节P13K/AKT/NF-κB通路,对EtOH诱导的小鼠GU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SBT治疗GU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白汤乙醇胃溃疡抗氧化应激抗炎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多组分化学计量学探究白及饮片变色对其质量的影响

    张佳袁金凤柴冲冲宋宜燕...
    1039-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白及饮片变绿对其质量的影响,明确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和外观颜色的关联规律.[方法]采用CM-5型测色仪测定白及饮片的色度值,通过荧光法检测黄曲霉毒素,并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进行多成分的含量测定,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化学计量学方法探究影响白及颜色变化的差异性标志物,并将色度值和标志物含量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比5批白及正常和变绿饮片的色度值、多糖,以及8个特征峰的含量,发现多糖、白及苷、gymnoside Ⅲ、dactylorhin A可用于区分白及的正常饮片和颜色变绿饮片.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随着白及饮片变绿,L*、a*、E*值减小,b*值升高,白及苷、dactylorhin A、gymnoside Ⅲ以及多糖的含量均随之升高.[结论]白及饮片变绿后,多糖、白及苷等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明显增加,且和色度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颜色变化对其药效有何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白及色度值指纹图谱白及苷典型相关性分析

    淡豆豉异黄酮调控TGF-β1/SnoN通路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

    刘科兰周建华吴干斌焦红军...
    1047-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淡豆豉异黄酮对糖尿病肾病(DKD)小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50只清洁级db/db小鼠和10只清洁级db/m小鼠,前者验证DKD建模成功后随机分5组,后者记为对照组.依那普利组予以依那普利10 mg/kg溶于0.1 mL/kg生理盐水中灌胃,淡豆豉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12.5、25、50 mg/kg淡豆豉异黄酮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胃,其余组均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共干预8周.己糖激酶法检测各组干预前、4周后、干预后空腹血糖(FBG),蛋白质定量(BCA)法检测24 h尿蛋白;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TGF-β1水平;干预后处死小鼠并取肾组织,观察肾组织病理;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肾组织TGF-β1、Smad2/3、Smad7、SnoN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3、Smad7、SnoN蛋白表达及磷酸化-Smad2/3(p-Smad2/3).[结果]模型组4周后、干预后FBG、24 h尿蛋白、Scr、BUN、TGF-β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依那普利组24 h尿蛋白、Scr、BUN、TGF-β 1水平和淡豆豉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FBG、24 h尿蛋白、Scr、BUN、TGF-β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肾组织呈显著病理改变,依那普利组和淡豆豉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均减轻;模型组肾组织TGF-β1 mRNA与蛋白表达、Smad2/3 mRNA表达与p-Smad2/3升高(P<0.05),依那普利组和淡豆豉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肾组织Smad7、SnoN表达降低(P<0.05),依那普利组和淡豆豉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淡豆豉异黄酮组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除FBG外淡豆豉异黄酮中剂量组上述定量指标与依那普利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淡豆豉异黄酮可降低DKD小鼠血糖,减少24 h尿蛋白,保护肾功能,降低血清TGF-β1水平,减轻肾病变,下调TGF-β1、Smad2/3表达,降低p-Smad2/3水平,上调Smad7、SnoN 表达.

    淡豆豉异黄酮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核转录共抑制因子糖尿病肾病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研究探讨肉桂醛联合姜黄素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

    朱巧凤周蓓吴燕春邹思华...
    1055-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研究探讨肉桂醛联合姜黄素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harmMapper、SwissTarget、Target Net数据库筛选肉桂醛、姜黄素的相关作用靶点;TTD、Gene cards、OMIM筛选肝癌作用靶点;Venny软件筛选共同靶点;STRING数据库、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进行分子对接.通过噻唑蓝(MTT)法、Hoechst 33258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结果]经过筛选获取肉桂醛-姜黄素抗肝癌关键靶点,主要是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可能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白细胞介素(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197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表明,两药合用对AKT1具有较好的亲和性.选取PI3K/Akt信号通路上关键靶点进行体外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肉桂醛联合姜黄素能显著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存活率(P<0.01),显著升高凋亡率(P<0.05),并显著降低PI3K、AKT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因子-κB1(NF-κB1)mRNA的表达(P<0.01).[结论]肉桂醛联合姜黄素能有效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活性,诱导其凋亡,其抗肝癌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肉桂醛姜黄素网络药理学肝癌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