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勘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勘察
铁道勘察

刘家沂

双月刊

1672-7479

tdkc@263.net

010-51823763 51830165

100055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731室

铁道勘察/Journal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查看更多>>《铁道勘察》(双月刊)创办于1975年,原名《铁路航测》,是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主办的铁路勘察领域唯一的国家正式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重点报道我国铁路勘察领域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及时报道国内外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特别是有关客运专线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路测绘技术发展与创新研究综述

    李平苍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测绘是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经过数代铁路测绘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从建国初期的纯手工测绘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测绘,并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系统总结和回顾我国铁路勘测过程中首级控制测量、1∶10000 地形图测绘、1∶2000 地形图测绘、中线测量、横断面测绘、工点地形测绘和既有线测量等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开展新建铁路中线测量、交叉测量等专项测量工作,其精度满足10 cm的限差要求;介绍基于车载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开展既有铁路各项测量工作的新方法,其测量精度可满足既有线中线测量平面检测限差≯3 cm,一般地段高程检测限差≯5 cm的精度要求.

    铁路工程测绘技术地形图测量中线测量既有线测量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的大跨度斜拉桥平面坐标实时预测法

    袁达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度斜拉桥在受到外界条件影响时,易造成桥梁上加密CPⅡ、CPⅢ平面坐标发生变化.为解决该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的坐标实时预测的方法,首先将大跨度斜拉桥上的加密CPⅡ设置成带有棱镜的北斗高精度定天线,通过该定位天线不仅能实时测量加密CPⅡ坐标,而且天线下的棱镜可与CPⅢ进行联测;然后通过桥梁上加密CPⅡ的实时坐标与首期坐标,利用四参数变换求解实时转换参数;CPⅢ实时坐标可通过实时转换参数计算获得.通过比较某大跨斜拉桥CPⅢ连续4 期的实测成果与计算成果,X方向最大较差值为3.0 mm,最小较差值为-3.0 mm,Y方向最大值较差为2.9 mm,最小较差值为-3.0 mm,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CPⅢ坐标实时预测方法可行,适用于高速铁路大跨斜拉桥CPⅢ实时坐标预测,为轨道工程施工提供一种新方法.

    高速铁路北斗定位大跨度斜拉桥CPⅡCPⅢ四参数坐标转换

    普速铁路GNSS基准站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何义磊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某既有普速铁路沿线7 个GNSS基准站14d的观测数据,依据数据完整率、信噪比、多路径效应、电离层延迟和周跳等评估指标,分析BDS-2、BDS-3、GPS和Galileo卫星各频点观测数据质量,探究不同铁路环境对基准站观测数据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7 个不同铁路环境下的GNSS基准站在各个评估指标方面具有一致性,其中日观测数据完整率>98%,伪距多路径效应误差<0.32 m,SNR平均值在41~50 dB-Hz之间,IOD-RMS平均值<0.10 m/min,CSR平均值<50,各项指标均能够满足铁路沿线高精度定位的需求;并且北斗三号卫星B1C和B2a新信号与GPS和Galileo卫星信号性能相当,部分甚至更优.因此,在进行铁路沿线GNSS基准站选址时,宜优先选择楼房顶等开阔环境,选址困难时可选择地面弱遮挡或邻近线路环境.

    普速铁路GNSS基准站BDS评估指标质量分析

    一种提高不同基准间平面坐标转换精度的方法

    孟凡超
    20-2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不同基准间平面坐标转换的精度,采用一种求解坐标系近似参数的四参数坐标转换方法,其主要步骤为:首先通过研究高斯投影变形及抵偿坐标系原理,分析投影面大地高与坐标转换控制点间长度变形的线性相关性,再结合高斯投影对角度投影变形的影响,确定需要采用含有尺度参数及旋转参数的坐标转换模型,如四参数、七参数转换模型,以削弱控制点间的线性投影变形差;其次通过分析椭球类型对坐标转换控制点间投影变形差值的影响,采用一种求解不同椭球坐标系近似参数的方法来削弱高斯投影非线性变形差.研究表明,椭球类型对坐标非线性投影变形差的影响为亚毫米级,不同基准间坐标系参数近似一致时,四参数与七参数进行坐标转换的内、外符合精度均达到毫米级.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求解坐标系近似参数的四参数坐标转换方法可将坐标转换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

    铁路非线性投影变形四参数坐标系近似参数

    兰勃特投影在海外高速铁路项目中的应用

    阚余辉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无通用兰勃特投影坐标换带和长度变形计算软件的问题,对兰勃特投影公式进行梳理,编写兰勃特投影坐标计算软件.以摩洛哥某高铁项目为例,将软件坐标转换成果分别与EPSG坐标转换成果和某高斯坐标换带软件转换成果进行对比,并分析长度变形规律.研究表明,该软件可实现兰勃特投影坐标换带计算,计算精度为小数点后4 位,满足兰勃特投影换带计算需求.长度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地面无起伏时,在纬度差值0.7°以内的区域内,兰勃特切投影和割投影均能将长度变形控制在±10 mm/km以内,即两种投影的长度变形控制能力相同.在工程应用中建议优先选择变形规律简单的兰勃特切投影建立工程独立坐标系.

    高速铁路兰勃特投影投影换带长度变形

    融合无人机激光点云和影像的新建铁路交叉测量方法研究

    邓继伟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铁路与管线、电力线或者其他道路存在交叉关系时,需要进行交叉测量,目前主要采用拨角法、极坐标法和GNSS-RTK法等,存在作业效率低、返工测量多、安全隐患大等问题.针对这一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和影像融合的新建铁路交叉测量方法,其中包括铁路带状无人机航摄数据获取及预处理、设计线位整理及交叉测量位置确定、交叉测量信息提取等关键技术,旨在通过非接触的方式高效完成新建铁路交叉测量工作.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作业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复杂区域进入困难、安全隐患大、常规测量仪器架设不方便等问题,大幅提升交叉测量外业作业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与影像融合处理技术,充分利用无人机激光点云密度大、精度高、影像纹理丰富及可视化程度高的特性,为交叉测量位置确定和信息提取奠定良好基础;采用交叉测量参数计算方法可提升交叉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也可为其他类型交叉、跨越测量提供借鉴.

    铁路交叉测量无人机激光点云影像

    Javascript技术在遥感影像铁路专题制图自动化中的应用

    杜辉黄守鑫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专题制图的非标准化、需求个性化等原因,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效率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基于Photoshop遥感影像铁路专题制图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将Javascript技术应用于制图二次开发,调用Windows及Photoshop的API接口,将常用绘图功能、制图函数、主要参数以及快捷键进行封装,以实现遥感影像的批处理,以及专题地图要素处理的自动化以及地图要素修改的人机交互.研究分为 3 个部分,(1)介绍 Javascript 二次开发的环境配置、编译平台以及成果调用.(2)提出Javascript技术的4 种应用场景:①图像批处理;②自动绘制专题地图要素;③图内要素的批量全自动修改;④图内要素的人机交互处理.(3)以欧洲某铁路遥感影像专题制图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制图效率,实现地图符号绘制的规范化,解决了全自动批处理脚本运行数据冗余大、执行效率低等问题.

    铁路Javascript技术遥感影像专题制图自动化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高海拔铁路中的应用

    葛玉辉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测绘技术手段在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中工作效率低、测量精度差、安全隐患高等问题.采用垂起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平台搭载倾斜摄影相机,针对高海拔地区地貌特征和勘测要求,建立完整的航飞技术工作流程,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完成铁路现场勘测工作,可有效减少高海拔地区铁路勘测的外业工作量,由检查点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检查点平面中误差为 0.06 m,高程中误差为0.12 m,满足地形图和实景三维模型的精度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为生产项目提供靠高清影像、地形图数据和三维模型,无人机具有机动性、灵活性、不受地形和地物的限制等优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大幅降低高海拔地区测量作业的安全隐患.

    铁路勘测高海拔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倾斜摄影相机三维模型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铁路运维环境智能监测技术研究

    冯耀
    50-5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铁路运维人工巡检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有检测盲区等不足,而无人机在铁路运维巡检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应用等方面也面临一些痛点问题,故提出一种具有安全缓冲区的航线规划算法,该算法基于分区作业策略,利用正射与侧视拍摄两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数据采集的安全性.此外,依托无人机巡检航拍项目的数据,经过相关处理形成铁路运维环境下典型病害样本库,并利用YOLOv7 目标检测算法实现了对彩钢瓦、防尘网、塑料膜 3 种典型病害的快速自动检测,并结合人机交互的方式实现了对外部环境隐患的智能提取与快速建档,形成了一套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铁路运维环境智能监测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无人机技术、目标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应用可实现快速自动化隐患识别,使铁路运维巡检效率提升150%,为铁路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铁路运维巡检数据采集无人机目标检测风险排查

    地基干涉雷达在爆破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李进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地基干涉雷达的技术原理及技术优势,并结合工程实践,从地基干涉雷达测站选址、数据获取方案和数据处理等环节进行研究,制定完整的应急监测方案.以某地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爆破场景为例,爆破点位于加固边坡的中心位置,使用地基干涉雷达进行应急监测并使用时序数据处理方法获取形变信息,以验证所提出应急监测方案的可行性和数据处理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爆破对支护好的工程体影响较小,形变量在1.5mm以内;爆破发生后中心附近位置形变量急剧增加,监测时段内最大可达103 mm.研究结果表明,地基干涉雷达能够有效监测爆破对周边施工场景的影响,可以为施工作业和工程体风险排查提供有力支撑.

    铁路地基干涉雷达应急监测时序数据处理爆破风险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