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张苑

双月刊

1673-4440

rsce@crscd.com.cn

010-51865957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华源一里18号楼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Journal Railway Signalling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在铁路电务设计、施工及维修等单位有较大影响,深得科技人员的好评。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12月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423/U。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4440。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二次雷达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研究与实现

    石云飞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上道作业过程中,当有列车接近时,为避免列车与人员、机具发生碰撞,施工人员须停工下道,因此,准确可靠地列车接近预警对铁路施工安全非常重要.将二次雷达技术应用于列车接近预警,对系统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对雷达通信模块工作原理及通信方案进行了重点阐述,对车载、地面装置结构进行设计.经过试验,基于二次雷达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满足铁路施工作业要求.

    二次雷达列车接近预警

    区域轨道交通路网图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张晔伟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一体化的需求,提出构建区域轨道交通路网图系统.将接入区域路网的线路基础设备状态、客流数据、列车开行情况、列车设备状态以及气象状况等各专业信息以车站和区间为节点进行拆分,并对拆分后的数据计算和重构,生成以车站和区间为单位的节点数据模型,在同一个底图上进行显示,从而对区域路网内各线路的列车分布、实时客流、设备状态以及安全预警等信息提供直观、全面的展示,为人工决策提供便利,为整个系统智能决策和智能指挥提供数据基础.

    路网图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

    面向济南局铁路通信网IPv6演进研究

    高源张乐军
    75-8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通信网络作为铁路运输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当今数据时代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好的安全性和更高的性能,已经成为铁路通信网络演进的必然选择,为铁路通信网络的升级和智慧铁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以济南局铁路通信网络为研究对象,探讨济南局铁路通信网IPv6演进思路,同时结合SRv6技术,提出基于原生IPv6的济南局SRv6应用规划,以满足未来铁路智能云网时代的业务应用"一跳入云"等需求,为济南局铁路通信网IPv6的发展和建设提供部署方案和应用建议.

    IPv6SRv6铁路通信网

    面向地铁施工环境的残差加权定位算法

    王丽君蒋锐杜晓伟李大鹏...
    81-8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铁施工环境中,进行地下室内定位,非视距误差是影响位置估计稳定性与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已经出现一些技术可以消除一定的非视距误差,但往往都需要关于非视距信道条件的先验信息.提出一种改进的残差加权位置估计算法(Developed residual weighting algorithm,D-rwgh),该算法基于最小残差原则,通过前一轮的计算不断剔除产生误差最大的基站,然后将不同基站数对应的位置估计进行残差加权,加权结果即为最终的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需信道的先验信息,且在非视距传播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到达时间差最小残差原则加权非视距误差

    神经网络融合多源信息的列车测速方法研究

    陆海亭孙春洋王亮军付保明...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列车自主测速定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是保障其行车安全和效率的先决条件.在目前常用地铁列车测速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传感器的选型以及相应多源数据融合算法,提出运用人工神经网络融合光电式传感器、多普勒雷达传感器以及加速度计的地铁列车智能测速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非线性的能力,选用光电式传感器、多普勒雷达、加速度计这三种传感器的实测数据作为其输入,选取RBF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融合快速寻优,自适应地调整它们的实测数据权重,从而得到地铁列车的实时速度值,以期达到进一步提高列车测速的精确性与可靠性的目的.

    测速方法多源信息融合RBF神经网络地铁列车

    城市轨道交通多节点线网云平台方案研究

    刘国栋李金龙
    96-10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种类型的云边协同方案逐步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落地实施,但大部分上线项目依旧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低、基础性能过剩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优化设计思路,通过构建具备中心层、线路层两层扁平化架构的多节点线网云平台,剥离中心层与线路层业务分工,中心层负责线网运行调度指挥、地铁数据资产汇集及服务以及线网级智慧应用基础支撑,线路层打破各线路间壁垒,围绕换乘站构建边缘节点,为线路业务系统提供基础资源,满足线路侧实时业务运行需求.通过两层架构的设计,实现线网与线路业务分离,在提高云架构实时响应能力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线网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

    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云边协同边缘计算

    既有线信号系统智能运维平台建设思考

    于柯王超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号系统作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重要系统,其制式日新月异,同时信号设备种类也变得更加庞杂,这就对信号系统的运维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维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运营生产需求,通过对既有线路信号系统智能运维平台建设的思考,提供一种通过建设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既有线信号系统维护困难的方法.

    既有线信号系统智能运维

    列车ATC制动继电器偶发故障影响及防范对策

    赵勇刘炼陈咪达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地铁运营时段列车冲标事件的真实场景,深入分析列车在ATO模式下不执行制动工况的某类故障原因,并研究实施相关防范对策,有效提高司机人员介入效率,降低故障发生后的次生影响.

    冲标ATO制动

    北京轨道交通共用场段LTE-M系统频率运用分析

    李鸣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轨道交通新建线路均已采用LTE-M系统综合承载数据及集群业务,在两线共用场段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存在频率干扰问题.为保障LTE-M系统的整体可靠性,提出车辆段业务场景并通过对LTE-M系统在共用场段场景下的频率运用分析,总结共用场段1.8G频率运用原则,提高车地通信可靠性,为共用场段LTE-M系统频率规划提供借鉴.

    LTE-M共用场段频率运用

    城市轨道交通场段库门控制系统与信号系统接口方案

    李勇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中,场段内停车列检库设置的库门对各全自动区域起到隔离封锁的作用.列车出/入库作业过程中,库门需执行打开和关闭操作,采用何种库门控制方式将会影响列车出/入库作业的安全和效率.首先介绍全自动运行线路库门控制防护原理,然后对库门控制系统与信号系统间采用不同的接口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给出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线路的接口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库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