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王静

季刊

1674-7461

tmxxjs@163.com

010-64517910 84276825

100013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登记注册,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旨在全面反映国内外土木工程行业在图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成果与动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与普及兼容,推动土木工程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土木工程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本刊是国内土木工程行业专门进行图学和信息技术交流的惟一刊物,面向全国从事建筑、市政、道路、桥梁、交通、石化、电力等领域的设计、科研、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工程类高等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I+BIM技术的住宅户型方案设计探索与研究

    娄天张博涵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具与BIM技术相结合,探索研究AI+BIM技术在住宅项目户型方案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两种技术相结合在户型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实践表明,AI技术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创作思路,发散创作灵感,同时有效提升户型方案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以便设计师将重点放在设计创作本身.相较于传统设计方法,AI在创作的速度和创意性上有显著优势,且与BIM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帮助设计师提升后续工作的效率.本文阐述的AI+BIM技术结合应用能够为后续住宅户型设计提供参考借鉴,为建筑设计工作流智能化、信息化提供新思路.

    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户型设计工作流住宅项目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BIM正向设计应用探索

    王志伟姜立崔召鑫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建筑行业都是以平面图纸为设计依据指导施工生产,施工阶段各专业配合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推广BIM的正向设计,是建筑行业创新的必由之路.本文以BIM技术在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项目为例,依托国产BIMBase平台系列产品完成该项全过程设计,通过建立模型进行结构计算,再进行方案拆分统计项目装配率,在满足各计算要求下,对单预制构件进行深化配筋,与BOM数据对接直接进行构件生产,最后通过软件模拟施工吊装方案等.本文通过BIMBase平台的PKPM-PC模块进行装配式正向设计,阐释了工程类项目BIM正向设计的解决方案,以此为BIM正向设计在工程项目中的推广和深度引用提供参考.

    BIMBase平台PKPM-PC软件BIM正向设计CIM平台BOM物料清单PC-Site施工设计

    市政装配式结构BIM智能审查关键技术研究

    季鑫宇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BIM智能审查是工程建设项目数字化审查的重要实施手段之一,其方便、快捷、准确的特点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借助市政装配式结构标准化、模块化等特点,以装配式结构为起点,研究市政工程BIM智能审查的关键技术,提出BIM智能审查关键技术主要包含标准化构件族库的建立、模型编码标准的建立以及根据各地方、各部门的BIM审查技术要点中的条文语句编程自动对照BIM模型的标准化构件.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根据BIM审查要点完成市政装配式结构BIM模型细度、构件完整性审查,为市政工程其他专业的BIM智能审查研究提供参考.

    市政工程装配式结构BIM智能审查

    基于Dynamo的预制叠合板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

    赵桐桐王亮陈鑫尧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预制构件较传统现浇构件构造复杂,存在构件拆分工作量大、预制构件种类多及建模操作繁琐等问题.此外,预制构件蕴含大量的参数信息,对BIM技术的信息应用与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为例,借助于Revit内置可视化编程插件Dynamo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结合参数化、模数化、标准化及工程实用性的理念,创建了系列叠合板参数化应用程序.其中主要包括叠合板的智能化批量拆分、参数化批量建模以及外形尺寸信息单智能导出三个模块,同时对构件参数信息及程序功能进行了集成.最后,将本程序应用于某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极大地简化了叠合板拆分、建模与质量检验工作流程,提高了设计及施工阶段的工作效率.

    Dynamo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参数化建模工程信息管理深化设计进场检验

    基于Revit的设计模型差异比较自动处理的技术应用

    刘月涵焦柯霍浩彬阮浩德...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BIM设计过程中,其交互文件信息量大、内容变动多、信息交换频繁,往往会导致模型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缺失、丢失甚至不完整的情况,进而影响设计工作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窗体数据库和模型元素集为切入点,结合Revit API函数二次开发方式,深入探讨了构件重叠清理、模型的拆分与合并,以及管线综合比较等方法,提出了一种完整的BIM模型处理技术路线,同时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管线的设计.通过自动化的差异比较和审查设计成果,在较高程度上提高了三维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设计模型二次开发差异比较自动处理审查

    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应用发展研究——以甘肃省某工程为例

    王建平魏宏亮吴星蓉刘福江...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国内的智慧工地是以软硬件技术设施为支撑,以集成管理平台和数据共享中心为载体,实现进度、成本、安全、质量、人员、材料、设备、工艺、环境及信息化十大管理目标,并辅以智慧决策系统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提高管理效率.智慧工地建设虽然在多个建筑工程项目上有着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发展现状综述及相关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智慧工地建设发展现状,以甘肃省兰州市某工程为依托,结合工程应用案例,探讨制约智慧工地发展的政策配套、标准规范、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应对措施及建议,以期为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应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应用存在问题实施建议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智能建造研究现状与支撑技术分析

    韩佳丽崔楠楠张春巍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全面了解智能建造领域的研究主题和基础支撑技术,本文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和CiteSpace,梳理了近 15 年的相关文献,分别从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分析等可视化知识图谱中,总结出智能建造领域的研究现状、支撑技术.结果表明:智能建造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增长显著,美国和中国是研究最活跃的国家,研究主题可划分为9 个子领域;当前研究所涉及的支撑技术集中在BIM、数字孪生、3D打印、区块链、物联网及扩展现实技术等9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智能建造研究展望.

    智能建造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支撑技术研究进展

    "造价BIM"模式应用研究

    王鹏程吴天晴闫继科李天清...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造价咨询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实地调研,并基于调研成果对传统造价行业存在的痛点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提出通过对设计BIM模型造价深化,实现BIM模型全流程应用的"造价BIM"发展模式,对"造价BIM"模式落地应用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造价BIM"模式对推动咨询企业实现BIM模型全流程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实现"一个模型用到底"的价值意义.

    BIM工程算量模型工程造价信息共享协同管理

    基于关联离散变量的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

    葛晓凡曲爽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离散变量"概念的空间钢框架结构优化方案.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的计算模块及其Python语言接口,编写子程序实现Abaqus二次开发,对空间钢框架进行离散优化设计.本文以空间钢结构总质量为目标函数,构件截面参数为设计变量,在满足结构可靠性的前提下,利用计算机程序快捷、方便地完成了整个优化设计过程,通过求解模型总质量的下限,得到了经济安全的最优设计结果,有效节省了钢材的用量.本文对空间钢框架的结构优化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可为实现钢结构性能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进而推动钢结构设计的智能化和经济化.

    空间钢框架结构优化离散变量有限元

    基于BIM 5D的项目安全与质量协同管理研究

    曹源吴贤国冯宗宝李昕奕...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无法直观表达、提前预防、及时整改等问题,本研究将BIM技术引入项目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中,验证了基于BIM 5D的工程安全与质量协同管理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得出:通过"事前预防"的BIM技术(建立Revit模型、深化设计、施工模拟、可视化技术交底),将项目质量和安全问题提前暴露,减少返工造成的不必要麻烦,保证物资的有序进场和合理堆放,为安全文明施工提供基础;通过"事中控制"的BIM 5D+智慧工地决策系统,将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归集、分析,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呈现,对关键问题进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上述方法保证了项目安全,提升了工程质量,为施工企业应用BIM 5D提供了参考.

    质量管理安全管理BIM5D协同管理智慧工地建筑信息模型(B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