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王静

季刊

1674-7461

tmxxjs@163.com

010-64517910 84276825

100013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登记注册,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旨在全面反映国内外土木工程行业在图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成果与动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与普及兼容,推动土木工程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土木工程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本刊是国内土木工程行业专门进行图学和信息技术交流的惟一刊物,面向全国从事建筑、市政、道路、桥梁、交通、石化、电力等领域的设计、科研、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工程类高等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机器视觉的混凝土3D打印几何特征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胡帅孙金桥王宇向霍亮...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混凝土 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打印成品的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打印成品的几何特征已成为评估打印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当前3D打印混凝土几何特征提取中存在的诸如流程复杂、精度有限及缺乏评价指标等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混凝土3D打印几何特征自动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摄像头阵列部署方法获取打印成品的原始图像,并对原图像正畸以提高图像质量;其次,通过语义分割模型U-Net提取打印成品的几何特征,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优化;最后,通过量化的指标值,对其进行了可视化并评价打印结果.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几何特征自动提取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显著优势;此外,系统化的打印评价指标可为混凝土3D打印质量评估提供借鉴参考.

    混凝土3D打印视觉检测摄像头阵列深度学习几何特征提取

    基于Revit的管道碳排放自动计算系统研究

    毕天平潘星任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道碳排放自动计算系统对于管道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预测和碳排放减少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以《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为计算依据,首先总结归纳出主要涉及的管道材料及其碳排放因子,根据BIM建模规范,指定相应的计算标准;其次基于Revit模型中管道的计算量、规格、材质等数据,采用碳排放因子方法,并使用C#+RevitApi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自动计算管道碳排放量的功能,该系统能够帮助设计师快速获取较为准确的管道碳排放量,在设计过程中优化了碳排放,证明了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碳排放计算Revit二次开发管道BIM

    基于激光点云语义分割的工程尺寸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周炜李磊詹健江张爽...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辅助房屋尺寸质量检测,可解决传统人工测量方法人力消耗大、检测率低的问题,但采集到的点云数据通常需要手工分割以提取检测平面,效率低下.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点云语义分割的建筑尺寸质量检测方法,包括点云数据轻量化、智能平面分割、智能语义识别和尺寸质量检测四个方面.该方法有效实现了房屋点云数据的自动分割,能基于三维点云数据对室内顶底板标高差、门窗洞口尺寸等指标进行自动测算,预期能提高施工阶段质量验收工作的效率以及测量的准确性.

    三维激光扫描语义分割尺寸质量检测自动测算施工质量验收

    基于BIM的亚洲最大交通枢纽(北京副中心)项目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与综合创新应用

    侯朝杨煜垚刘占省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是北京市未来的交通中心和活力核心,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其在建造过程中将BIM技术等现代信息新技术与传统的工程建造技术深度融合,解决了建造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实现了智能建造技术创新.本文对北京副中心站建造过程中面临的六大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BIM技术提出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基于BIM技术的智能策划与智能管理,以及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建造创新应用,尤其是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理念的智能化建造平台,最后对本项目实现的目标进行归纳总结,为将来的项目建设和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BIM技术智能策划智能管理智能建造数字孪生

    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建模及梁柱节点钢筋自动排布

    雷杰张昕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指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采用预制构件构建成的混凝土结构.本文研究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利用已有的平法施工图,提取构件的几何和配筋数据,建立包含构件配筋数据的三维参数化模型;基于PSO(粒子群优化算法)和GA(遗传算法)编写代码求解,实现梁柱节点区域钢筋自动排布.测试结果表明GA能够大幅提高钢筋自动排布的效率.

    预制框架数据提取节点区域钢筋排布优化算法

    BIM技术在水厂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以福田水质净化厂项目为例

    齐维丽张辛平戴龙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规模化应用,智能建造引领了新一轮的建造业革命.然而,工程项目建设领域仍存在着协同效率低、工程资料查找难、信息同步慢以及各方数据信息共享难等诸多问题,而BIM技术是在三维几何模型的基础上,以数字化形式实现工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的可视化管理,是解决目前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福田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项目为例,阐述了BIM应用需求与组织框架,明确了BIM施工管理平台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平台的基本功能,从BIM应用、进度、质量、安全、协同办公、智慧工地和图文管理等方面最终探索出净水厂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优化解决方案,达到减少设计变更、缩短工期及提高施工效率的成效.

    BIM技术施工管理数字化应用BIM协同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交通枢纽钢结构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金季岚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型交通枢纽建设过程中,钢结构工程亟需解决信息流传递缺失、可追溯性差以及管理效率低等困难.本文提出基于BIM等智能建造关键技术搭建钢结构全生命期管理系统的方法,实现BIM模型的算量计价、产值管理、构件全生命期跟踪及进度可视化管理,通过该方法解决钢结构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发成果已在厦门新北站大型交通枢纽工程中落地应用,将BIM模型与设计、施工管理过程紧密关联,实现项目建造过程的动态智能管控,提升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的管控能效.项目为国内大型交通枢纽项目钢结构管理提供可复制的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的经验借鉴,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大型交通枢纽钢结构工程BIM智能建造全生命期管理

    基于位置管理系统的施工进度计划应用研究

    汤居庭谢洪栋王广兴彭国平...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关键路径法(CPM)在连续生产流及其相应资源配置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基于位置的管理系统(LBMS)能够弥补此类缺点.本研究实际应用自主研发的基于位置管理工具对关键路径法计划进行分析,并优化生产计划.研究结果显示,LBMS可在不影响项目持续时间的情况下,建立连续工作流程、平衡生产速率、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后的LBMS计划要素较少,其流线图效果简洁直观,利于生产各方沟通.

    关键路径基于位置管理工作流程资源配置

    BIM正向设计结构梁配筋工作流程研究与应用

    胡斌涛李本悦徐铨彪王世军...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BIM正向设计是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应用的理想模式,正向设计时梁配筋存在计算模型与出图模型数据分离、配筋数据录入工作量大、正向设计配筋插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研究的BIM正向设计自动梁配筋的流程,可以实现梁构件按跨数分割、计算结果导入、梁配筋计算、配筋结果绘制、附加箍筋吊筋设置及合规性检查等.其特点为计算模型关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校审方便及可自定义配筋规则等.梁配筋工作流程的研究完善了三维模型数据,使交付成果更完整,更有利于下游专业使用.

    BIM正向设计Revit结构设计梁配筋

    WebGPU概述及建筑工程行业应用分析

    付功云杨喆王烨李栋...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中国规划的提出,基于浏览器的Web3D应用成为数字展示及应用的主要载体之一,当前主流Web3D引擎基本以WebGL为基础封装,存在调用GPU计算与渲染能力差、不支持光线追踪等新一代图形与计算技术的问题,不满足未来Web3D应用需求,因此引入新型Web3D图形API WebGPU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源生未经优化的WebGPU性能已远优于WebGL,同时具有渲染计算机制好、资源消耗少、多线程支持、底层兼容性强、性能卓越等优势,与工程行业契合度高,是未来数字中国相关工程行业平台Web3D图形API的最佳选择之一.

    WebGPUWeb3DWebGL建筑工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