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王静

季刊

1674-7461

tmxxjs@163.com

010-64517910 84276825

100013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登记注册,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旨在全面反映国内外土木工程行业在图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成果与动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与普及兼容,推动土木工程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土木工程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本刊是国内土木工程行业专门进行图学和信息技术交流的惟一刊物,面向全国从事建筑、市政、道路、桥梁、交通、石化、电力等领域的设计、科研、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工程类高等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WPF的超高轻钢龙骨隔墙工程计量研究

    赵慧王亮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普通轻钢龙骨隔墙中内置型钢骨架以满足超高隔墙的性能要求,但由于工程体量庞大和构造复杂,工程量的精确计算尤为困难.本文结合《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吊顶》(GJCT-015/07CJ03-1)深入研究龙骨的排布规律,在不依赖于三维模型的前提下,创建WPF应用程序,采用C#语言编制计量程序,实现超高轻钢龙骨隔墙工程量的快速计算,提高了算量效率.最后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将程序计算工程量与手算工程量进行比对,量差率均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表明本程序计算工程量具备较高的准确性.

    工程计量轻钢龙骨超高隔墙型钢骨架WPF技术

    基于群落建筑特征统计值的建筑关键平面优化提取

    刘寅余芳强王鹏辛佩康...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在复杂建筑形体的倾斜摄影点云平面分割中,常规的RANSAC平面分割与提取导致的过分割问题,本文结合倾斜摄影群落建筑点云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群落内建筑特征统计值的单体建筑关键平面RANSAC优化分割与提取方法.首先,根据群落内建筑平面距离和夹角统计值来合并平面;其次,根据坡度统计值优化竖直平面;再次,根据平面点密度统计值和特征结构进行平面滤除与优化;最后,实现建筑关键平面的优化提取.经验证,该方法对单体建筑的底平面、墙面及屋面等关键特征平面信息的提取准确率为95.80%,召回率为96.21%,能够实现关键特征的精确提取,为后续建筑信息模型自动化构建提供基础数据.

    群落建筑倾斜摄影点云特征统计平面提取建筑单体化

    基于BIM碰撞技术的国际大都市机场地下管网施工应用研究

    许浩谢怡生徐四维沈嵘枫...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国际大都市机场跑道地下管网施工效率,将BIM碰撞技术与机场地下管网施工的特点相结合,以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项目施工实践为支撑,制定出标准化的机场跑道地下管网碰撞协调工作流程和碰撞检测规则,对机场跑道地下管网系统进行碰撞检测、协调以及方案调整.并以模型、表格结合相互印证的形式精确记录、跟踪每个碰撞冲突解决的状态和方案,实现碰撞解决状态、记录实时可查目的;同时在碰撞和方案调整的基础上依据Civil 3D软件强大出图特点,正向输出施工碰撞协调深化图和调整记录,并经过设计审批确认后作为正式施工深化图纸,实现对现场施工直接指导,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机场地下管网施工协调效率,减少了工程返工和材料浪费的现象,降低了项目施工成本.

    BIM碰撞管网机场检测

    基于力图解原型的结构形态参数化生成

    李媛胡英杰葛凌李德新...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解静力学由彼此交互的力图解和形图解组成,通过力图解生成形图解对方案阶段的结构形态推敲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得出力图解原型应具备适宜的抽象水平,即中等抽象水平;其次,从结构内力方向、支座数量、构件姿态、荷载分布状态与荷载分解方式构建了二维力图解原型谱系;最后,确定参数数量、梳理参数间关系、编写程序生成多个结构形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提升力图解操作的交互水平,使设计师在构思方案时更容易操作.

    图解静力学中等抽象水平原型结构形态参数化生成

    基于国产BIM平台的发电工程全生命周期数据深化质检方案研究

    丁佳郑文军田俊左超...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电工程领域在国内是传统行业,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目前,发电工程项目的可研、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维等各阶段均较少应用BIM相关技术.本文在国产三维图形平台BIMBase的基础上,依据发电工程系列数据规范和交付规范,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发电工程全生命周期数据深化质检的方法:通过数据集成、内置规范、工程校验、数据修复和结果导出等流程,可实现对发电工程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以及自动化地质检校验,可有效提高校核效率、降低错误率.通过提供可应用于工程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的质检和交付工具,确保业主收到高质量的信息模型,为施工和运维期应用奠定数据基础.

    发电工程BIM技术质检BIMBase

    基于一云三端架构的协同设计平台开发与实现

    蒲靖何雯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协同工作的日益增加,传统的协同设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复杂工程项目的需求,为了填补EPC模式下协同平台的空白,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一云三端架构的协同设计平台,旨在解决多用户、跨平台的实时协同设计问题,主要对一云三端进行架构设计和开发,通过部署私有云平台,实现了在插件端、Web端和移动端的多端协同设计,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协作能力,降低了沟通成本和错误率,为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一云三端架构EPC模式协同设计平台开发与实现数据互通

    特大型博物馆建筑火灾场景模拟及消防安全性分析研究

    刘玮琪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大型博物馆建筑作为综合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建筑类型,在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的因素颇多,消防工程便是其中之一.根据其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等特性,设计中往往存在现行规范未涵盖或允许适当扩大、或需采用新技术的问题.因此,须进行特殊消防设计并加以论证.在火灾发生时,应全面考虑文物存储与保护、观众安全与疏散、设备控制与损失,降低运行干扰等情形.为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火灾场景模拟和消防安全性分析是必要且重要的.本文以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火灾模拟与消防安全性分析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火灾设计、火灾场景设置、疏散场景设置、人员疏散模拟分析、烟气模拟分析及安全性判定等内容.通过项目研究可为同类型建筑的此类问题提供技术路线参考.

    特大型博物馆建筑火灾场景计算机模拟消防安全性分析特殊消防设计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机房数字化巡检系统研发与应用

    蒋海刚凌瑞邓益兵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运维中设备机房巡检低效问题,本文研发了基于BIM的建筑机房数字化巡检系统.该系统运用IFC数据标准,完成了设施运维系统异构数据与BIM模型的无缝融合,实现了全生命期运维阶段的BIM三维可视化应用,并在某办公楼设备机房中得到应用.应用系统后设备机房巡检效率提升了 4 倍,故障预测和响应时间缩短了50%,设备运行能耗下降了约4%~5%,最终提升了该试点项目设备机房高效运维能力.

    BIM技术机房设备运维数据融合运维可视化数字孪生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自动框架结构设计

    龙丹冰雷昕方长建康永君...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结构设计中引入人工智能方法,通过提出建筑结构特征表达方法,构建以生成对抗网络为核心的框架结构自动设计方法.在数据前处理阶段,通过对建筑结构图纸分析,提出建筑特征表达方法与结构特征表达方法.在构建算法模型阶段,实现在有限的数据量下训练生成对抗算法学习框架结构布置,构建了依据建筑信息自动生成含有构件尺寸信息的框架结构自动布置模型,并提出了评价指标量化评价模型的结构设计能力.在案例中使用本文构建的框架结构自动布置模型完成一栋实际建筑的自动设计,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对结构设计效率的提高.

    框架结构自动设计生成对抗网络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基于BIM平台的低多层轻钢住宅协同设计——以河北某二层别墅为例

    梅伟平徐水周管志新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因其自重轻,地震响应小,安装精度高,在有快速建造需求的低多层轻钢结构住宅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行业内相关的结构建模和计算软件的限制,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设计一直停留在二维设计层面.本文通过创新开发的Revit插件,实现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BIM正向设计,并集成搭载自动建模和结构计算的全专业协同设计平台.通过基于功能的模块化户型设计,组合形成多样化的户型平面;初步建立了适合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板房屋各功能空间的开放性模块化数据库,为建筑设计深化和墙板标准化拆分提供依据;融合BIM建筑智能化系统,实现快速龙骨生成与三维建模、生成计算书与设计图、深化详图与算量、对接生产制造设备和生产制造数据自动传输等功能,支持轻钢龙骨的智能化生产.

    冷弯薄壁型钢BIM正向设计结构计算全专业协同智能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