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重庆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重庆大学

双月刊

2096-6717

xuebao@cqu.edu.cn

023-65111863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重庆大学A区 期刊社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编辑部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Journal Journal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原《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1957年创刊,是教育部主管、重庆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双月刊), 主要刊载国内外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培育高级人才,推动相关学科的繁荣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磷石膏/木质素固化铅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赵之杨秀娟石庆红樊恒辉...
    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磷石膏、木质素对人工配制铅污染土进行固化处理,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试验探究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对不同程度铅污染土固化后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形态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两种固化剂的固化效果,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试验分析土样固化前后的微观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磷石膏、木质素均能增大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减小破坏应变;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磷石膏掺量增加呈持续上升趋势,随木质素掺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延长养护时间能有效提高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固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土体内部胶结水平提高,土样破坏形态从局部张裂逐渐转变为剪切破坏,呈现脆性破坏特征.两种固化剂固化土效果各有优劣,木质素对高浓度铅污染土的固化效果优于磷石膏,抵抗变形能力更好,而磷石膏短期内提升强度能力及对铅的固定效果更好.扫描电镜试验表明,固化剂可起到填充孔隙、胶结土颗粒的作用,水化产物在土体内形成致密结构,宏观表现为强度增强.

    磷石膏木质素铅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微观特性

    采用骨料架构-固化技术对开挖淤泥加固试验研究

    邵吉成袁波白银银骆嘉成...
    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淤泥和建筑垃圾进行处置,实现二者的共同资源化利用,在室内和现场分别对淤泥进行固化试验.将建筑垃圾作为骨料按淤泥质量比的15%添加到淤泥中,再向淤泥中加入淤泥固化剂,通过机械搅拌的方式将淤泥与建筑垃圾、固化剂混合均匀,然后对固化土进行养护.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当固化剂掺量为8%时,固化淤泥土强度较高,养护28 d后,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320 kPa;在现场试验中,静力触探试验和平板荷载试验表明,固化剂对淤泥的固化效果明显.将低剂量固化剂添加到淤泥中,固化淤泥土强度较低,骨料的架构作用不明显;当固化剂掺量为8%时,固化土的强度较高,骨料的架构作用有利于提升固化淤泥土的承载力,土体的承载力特征值可达325 kPa,架构作用对固化淤泥土强度的提升率为71.05%,可实现淤泥和建筑垃圾的同步资源化利用.

    淤泥固化骨料资源化利用架构作用承载力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分析的残损状态纯木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杨庆山赵剑波刘纲王娟...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存古建筑大多带伤服役,体内残损状态复杂多样,且对古建筑进行的加固维修与原有残损对结构本体的安全性能影响截然相反.为实现对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需要量化古建筑纯木结构中的残损状态及修缮措施对其安全状态的影响.基于山西万荣飞云楼各构件残损状态普查统计数据,结合现有规范及工程经验对构件残损状态等级详细划分,建立4级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确定结构体中承重构件及构件残损类型的权重值及判断矩阵,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飞云楼进行安全状态评估.结果表明,建立的模糊层次安全评价模型能反映残损状态及修缮措施对飞云楼安全状态的影响,有效将结构评价与构件评价联系起来,验证了修缮措施能有效增强古建筑结构本体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该模型及方法可以应用到多层古建木结构的安全等级评价中.

    飞云楼纯木结构残损状态修缮加固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安全评估

    CFRP布加固无腹筋混凝土梁的抗剪作用试验研究

    金浏蒋轩昂杜修力
    11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2根几何相似的CFRP加固无腹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剪切破坏试验,分析梁深、配纤率对梁剪切破坏模式与失效机制的影响,获得了 CFRP条带的全过程应变分布情况,讨论梁深和CFRP配纤率对CFRP条带抗剪贡献的定量影响,进而提出CFRP抗剪贡献的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及规范计算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梁深对CFRP布抗剪贡献影响明显,即梁深增大时,CFRP布名义抗剪强度显著降低.梁高由300 mm变化至1 200mm时,CFRP名义抗剪强度下降约50%,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不同尺寸下,CFRP布名义抗剪强度均随着配纤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名义抗剪强度增大幅度随着配纤率的增大而减小,呈现出非线性增长趋势;建立的CFRP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能较准确地预测不同配纤率及截面尺寸下的CFRP抗剪承载能力.

    混凝土梁配纤率梁深剪切破坏抗剪贡献试验研究

    带肋FRP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预测方法

    董恒磊李东风蔡庆森王代玉...
    13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有关带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筋粘结性能的研究不足.收集粘结纤维肋FRP筋(简称粘结肋FRP筋)和机械刻槽肋FRP筋(简称刻槽肋FRP筋)的试验数据,探究各参数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带肋FRP筋的宏观破坏模式都是拔出破坏,在细观上粘结肋FRP筋主要为FRP筋肋的剪切剥落,而混凝土损伤较轻微,大部分刻槽肋FRP筋表现为混凝土肋剪切破坏,二者的粘结强度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保护层厚度可增强混凝土对FRP筋的约束效果,有助于提高粘结肋FRP筋的粘结强度,但对刻槽肋FRP筋几乎没有影响;增加相对肋高hrd和FRP筋肋宽比FR可提高粘结肋FRP筋的粘结强度;而刻槽肋FRP筋几乎不受hrd的影响,主要受混凝土肋宽比CR的影响,其粘结强度随CR的增加而增大;建立的粘结强度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预测精度高于设计规范,主要原因在于该公式准确考虑了 FRP筋肋成型工艺和几何特征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带肋FRP筋肋成型工艺肋几何特征粘结破坏模式粘结强度理论计算公式

    Q550E高强钢及焊接接头的疲劳裂纹扩展研究

    马亚飞程尔祥吴显顺何羽...
    14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焊接构造是钢桥的薄弱部位,在反复车辆荷载作用下,疲劳损伤正逐步成为影响桥梁服役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以Q550E高强钢为研究对象,开展母材和对接焊缝接头的静力拉伸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建立母材及焊接连接件的疲劳裂纹增长模型,揭示了应力比对高强钢焊接节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规律;开展基于FRANC3D和ABAQUS的联合仿真模拟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明确关键影响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比的增大,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参数m增大、lg C减小,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值减小;对接焊缝m值约为母材的2倍,对接焊缝裂纹门槛值大于母材,且对应力比更敏感;联合仿真方法可准确预测高强钢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高应力比下试件厚度和初始裂纹深度对疲劳扩展影响显著.

    桥梁工程Q550E高强钢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有限元分析

    新型浆锚连接方钢管混凝土拼接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郑立文李智赵亮胡少伟...
    15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用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柱构件的装配效率,并改善其抗震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出一种新型浆锚连接方钢管混凝土拼接柱设计方法.通过对缩尺比例为2的5个拼接柱构件和1个整浇柱构件开展拟静力试验,获得不同配筋率、配筋形式和柱-柱节点拼接部位的新型拼接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拼接柱构件在低周期反复荷载下的破坏过程及其形态与整浇柱构件相似,其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抗承载力退化和抵抗变形(刚度)能力均比整浇柱构件更加优良,特别是将柱-柱节点拼接部位设于柱间反弯点区域的P类型构件变形能力最佳,证明了该新型拼接柱设计方法的科学性,并对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具有应用潜力.

    钢管混凝土柱浆锚连接拼接部位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桥梁斜拉索PE护套损伤识别方法

    刘啸宇黄永徐峰李惠...
    16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神经网络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近年来在结构健康监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无人机航拍采集的桥梁斜拉索损伤图像数据,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斜拉索PE护套损伤识别方法.为实现在较低运算能力设备上对大跨度桥梁斜拉索表面局部损伤的智能快速识别,解决传统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运算效率相对较低、模型参数规模较大的问题,提出轻量化处理的区域推荐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介绍区域推荐网络与其轻量化改进方法的理论基础,分析轻量化模型处理的必要性,其能在保证识别精度的前提下降低模型训练与预测的设备性能需求,达到节约计算资源与时间的 目的;通过数据增广等多手段解决损伤样本数据量不足的问题,设置对比试验,统计分析结果,验证了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轻量化网络在牺牲少量识别准确度的前提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对模型复杂度与计算量的改进,在工程应用中能有效拓展神经网络的实用性.

    桥梁斜拉索智能损伤识别轻量化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

    超高性能混凝土劈拉损伤破坏的声光联合表征

    陈徐东冯子鸣王宁宁吴文文...
    179-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劈拉破坏特征,采用3种不同的加载速率(0.1、0.01、0.001 mm/s)进行劈拉加载,在加载过程中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非接触观测裂缝演化,同时结合声发射(AE)技术对UHPC的破坏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基于DIC应变云图、AE参量分析试件的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改善了混凝土的脆性,UHPC峰后荷载-位移曲线下降更平缓,没有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加载速率越高,UHPC测出劈拉强度越高,符合混凝土速率效应规律,加载速率由0.001 mm/s提升到0.01 mm/s和由0.01 mm/s提升到0.1 mm/s,劈拉峰值荷载分别提高了 27.9%和28.5%.采用DIC法进行UHPC劈拉试验的变形测量可获得连续的变形数据,能完整地捕捉裂缝的开展过程,证明DIC能很好地反映试件表面裂缝开展演化过程.基于RA-AF值分析可以快捷、有效地判断混凝土中裂缝的开展类型.根据分析结果,UHPC劈拉试验的裂缝类型绝大多数为拉伸裂缝,且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拉伸裂缝占总裂缝的比例提高.

    超高性能混凝土劈拉声发射数字图像相关损伤演化

    钢纤维增强碱矿渣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陈庞王政轩张健新王辉...
    18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是以碱激发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石子制备而成的新型混凝土,能有效降低波特兰水泥用量,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但尚未见对其力学性能的相关研究.为研究碱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以钢纤维取代率和再生骨料取代率为主要试验参数,进行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抗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碱矿渣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fcu、劈裂抗拉强度f和抗折强度fw均降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 0%时的降低幅度分别为30%、10%、15%;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钢纤维体积取代率增加先提高后降低,钢纤维体积取代率为0.6%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随钢纤维体积取代率增加而增加.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钢纤维体积取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