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重庆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重庆大学

双月刊

2096-6717

xuebao@cqu.edu.cn

023-65111863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重庆大学A区 期刊社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编辑部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Journal Journal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原《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1957年创刊,是教育部主管、重庆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双月刊), 主要刊载国内外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培育高级人才,推动相关学科的繁荣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离散元法的水泥稳定碎石微裂细观机理研究

    刘子龙马士宾贺苗梁栋...
    196-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水泥稳定碎石微裂细观演化机理,构建了细观非均质水泥稳定碎石数值模型,结合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单轴压缩数值试验反演出模型细观参数,引入微裂隙网络研究不同裂隙参数对微裂程度的影响,分析不同裂隙数目下系统能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构建的水泥稳定碎石离散元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表征材料细观破坏特征;微裂损伤是二次振动加载后裂隙宽度增大和裂隙数目增多共同作用的结果,裂隙密度对水泥稳定碎石微裂程度起决定性作用;裂隙密度增加,材料储存弹性应变能的能力减弱,峰值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输入总能量降低.验证了早期微裂对于降低收缩应力的积极作用,揭示了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微裂力学特征和细观机理.

    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离散元法微裂技术细观机理

    铝灰资源化制备混凝剂研究进展

    郑怀礼张威震刘霜孙强...
    205-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次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污染的防治逐渐成为关注焦点.作为一种潜在的二次资源,铝灰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利用潜力,其资源化利用备受关注.制备水处理混凝剂,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还能有效解决铝灰无害处理的难题.总结利用铝灰制备铝系混凝剂的重要原料(铝酸钙)以及5种铝灰基混凝剂(硫酸铝、聚硫酸铝、聚硫氯化铝、聚硫酸铝铁和聚氯化铝)的特点、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分析了铝灰基混凝剂生产的经济效益.发现铝灰基混凝剂的规模化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需从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填补相关政策的空白入手,以实现水处理行业和铝工业的高质量、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并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混凝剂铝灰聚氯化铝铝酸钙资源化利用

    UV/Fe(Ⅲ)工艺对络合态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及机理

    丁语馨杨正恒马晓明余瑾...
    213-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UV/Fe(Ⅲ)工艺是一种处理络合态重金属的新型组合工艺,该工艺先通过Fe(Ⅲ)的置换作用释放游离重金属离子,然后通过UV辐照对有机配体进行降解,最后通过碱性沉淀去除络合态重金属.以Cu(Ⅱ)-EDTA、Ni(Ⅱ)-EDTA为 目标污染物,采用UV/Fe(Ⅲ)工艺对其进行去除,通过去除效果对比和机理分析,对组合工艺去除效果差异的内部机理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UV/Fe(Ⅲ)工艺对Cu(Ⅱ)-EDTA、Ni(Ⅱ)-EDTA的去除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对两种络合态重金属中Cu、Ni的去除率分别为70%和4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光光度法、苯甲酸(BA)探针实验,确定Cu(Ⅱ)-EDTA、Ni(Ⅱ)-EDTA去除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是Fe(Ⅲ)对Cu(Ⅱ)、Ni(Ⅱ)的置换效果有明显差异,置换率分别是85%、22%.对Ni(Ⅱ)-EDTA置换过程分别进行Fe(Ⅲ)投加量和反应温度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优化可以显著提升Fe(Ⅲ)对Ni(Ⅱ)-EDTA的置换效率.将反应温度提升至35 ℃,Ni去除率从41%提升至60%.反应温度在UV/Fe(Ⅲ)工艺中对Ni(Ⅱ)-EDTA的去除至关重要,适当升温有助于提高置换率,进而提升去除率.

    络合态重金属三价铁置换UV辐照碱性沉淀反应温度

    紫外线消毒系统中超声波抑垢的机制及参数优化

    陈光赵志伟李莉
    22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外消毒技术因具有无须投加化学药剂、消毒广谱性、产生副产物少等优势越来越受重视,但石英套管结垢引起的消毒效果难以保障,成为限制紫外消毒技术发展的瓶颈.在污水厂紫外线消毒渠中搭建中试试验装置,利用超声波抑制石英套管结垢,结果表明,超声波能通过延长结垢诱导期来抑制垢的生成;以相对紫外线强度为考察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超声波功率、清洗周期、超声时间合适的范围分别在500~1 000 W、0.5~1.0d、20~40min;对于使用时间为0、0.5、1、3、5 a的石英套管,超声波均有很好的抑垢效果.为了进一步优化参数,采用Box-Behnke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主要因素加以优化,得到了响应面回归模型和最优解.结果表明,超声波技术抑垢清垢的优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P=965 W,清洗周期T=0.5 d,超声时间t=34 min,预测相对紫外线强度最大值为1.01.通过统计学检验,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相对紫外线强度预测值与试验值接近,误差为1.00%.

    超声波紫外线消毒石英套管结垢响应面法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