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探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探求
探求

李三虎

双月刊

1003-8744

taqu@chinajournal.net.cn

020-37665087;37665088

510070

广州市先烈中路99号大院22栋2楼

探求/Journal Academic Search for Truth and Real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多年来,主要突出党性特色,理论学术特色,实践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对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反映具有党校、行政学院学报建设和教学特点的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生成逻辑、实践理路及当代启示

    郝敏闫方洁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思想生成的内在关联性,"权力"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延伸应用,以及欧洲无产阶级运动的推动,促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生成.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建构新世界的社会变革中,通过强化政党建设增强"领导主体"魅力、批驳错误思潮增强理论感召力、引领革命实践增强"群众认同力"建构并实施意识形态领导权.面对当前我国复杂的意识形态工作形势,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加强党的执政建设并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向上向善,规避与应对意识形态工作阻力.

    意识形态领导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

    新时代巩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领导权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探索

    邹欣星
    13-2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领导权,是党领导一切的政治要求,是保障人民利益充分实现的实践需要,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理论需求.只有遵循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一元主导和多样并存相统一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价值为引领,凝聚网络意识形态思想共识;以人民立场为导向,缓解网络意识形态冲突的利益张力;以媒介融合为支撑,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以法治健全为保障,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才能巩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领导权,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领导权逻辑必然原则遵循实践进路

    习近平关于"赶考"重要论述的四维逻辑

    孙宜芳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赶考"重要论述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基因、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的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情结、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逻辑基础上生成的,蕴含着"赶考"远未结束、确保长期执政、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内涵,走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坚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路径,以及坚定的历史自信、团结奋斗、守正创新、彻底的革命精神的实践品格,为中国共产党在"赶考"路上不断创造新的更大成就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关键指引.

    习近平"赶考"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现实意义

    王美玉朱红梅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共同富裕提出了许多富有时代性、创新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在分析该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及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此重要论述有力地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任务,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共同富裕生成逻辑核心要义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机理、思想内核与动能转换

    任映红郭柳显
    40-4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何以能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构筑起精神谱系,原因有三: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和高尚品格的凝炼形塑、百年征程中各个历史时期精神特质的时代表达;其思想内涵主要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爱国主义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自立自强的进取奉献等.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迫切需要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动能转换:一是通过价值引领和制度化建构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通过分众引导和社会化建构凝聚为社会共识;三是通过榜样引领和创造性实践内化成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思想内核动能转换

    党校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探析

    郭金丰杨和平
    49-5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的创造性总结和阐释,不仅是对九十年来党校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评价,也体现了对新时代党校事业蓬勃发展的殷切希冀和崭新使命.从生成缘由来看,党校初心源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建理论的思想传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下党校事业的高度遵循.从时代价值来看,"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是对党校事业不同于一般学校的价值凝练和目标希冀,既彰显了坚持党校姓党、打造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本质要求,更体现了胸怀党之大计、当好思想理论建设生力军的必然需要.践行党校初心要以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强化政治站位、提高学术标准、提升教学质量、优化管理机制,全方位构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实践路径.

    党校初心为党育才为党献策

    对广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温朝霞
    5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十年来,广东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全面发力文化领域"放管服"和供给侧改革,文化产业在规模扩张、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取得了可喜成就,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新时代新征程,要充分利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布局,完善文化产业结构,推动文化数字化发展,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型文化消费模式,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广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产业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广东文化强省

    民国时期广州商业报刊中消费文化的呈现研究

    文远竹沈亚圆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广州商业报刊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州这座商业中心城市消费文化的繁荣.本文以时间顺序为经,以辛亥革命时期、民国前期、日伪统治时期、民国后期四个时期的重要商业报刊为节点,搭建一个考察民国时期广州商业报刊发展活动的经纬框架,探讨商业报刊通过新闻报道和广告等呈现出的广州市民消费文化、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景观及相互间的互动关系.

    商业报刊广州民国消费文化

    论历史文化遗产的"陌生化"剧本杀开发模式

    杨东篱王嘉翊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遗产的剧本杀开发模式具有布莱希特提出的"陌生化"的显著特点,也因此拥有了覆盖"直接了解、陌生化后的再了解、深入思考"三个步骤的特殊优势,能够激发历史文化遗产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不过,这一开发模式也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过度依赖陌生化,参与费用过高等,需要采取像适度处理剧本杀与"陌生化"特色以及与创作目的之间的关系等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

    历史文化遗产剧本杀陌生化布莱希特开发模式

    新时代重构古代中国的风险治理话语

    李三虎
    88-9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进入风险治理的新时代,人们开始了对风险概念的中国历史—文化溯源.这与其说是一种文化史考察,毋宁说是新时代对中国面向未来的风险问题及其解决的史学回应.通过现实与历史、中国与西方的文化比较,可以看到古代中国在国家层面,以"敬天保民"的话语早于西方实现了风险概念从宗教到社会的民本转型;在风险可能性与负面后果结合上,区分了低小风险与重大风险;在程序上,强调要积极地把外部风险纳入国家事务处置,初步确立了防救戒的风险治理链制度;沿着垂直治理路线,主要强化君主及其官员的责任担当.这绝不是说古代中国对风险治理的认识是完美的,而是强调通过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古代中国风险治理话语的创造性转换,坚定以传统文化涵养总体国家安全意识的文化自信,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历史自觉.

    新时代古代中国风险治理总体国家安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