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探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探求
探求

李三虎

双月刊

1003-8744

taqu@chinajournal.net.cn

020-37665087;37665088

510070

广州市先烈中路99号大院22栋2楼

探求/Journal Academic Search for Truth and Real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多年来,主要突出党性特色,理论学术特色,实践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对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反映具有党校、行政学院学报建设和教学特点的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的重要论述探析

    陶季邑夏泽平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国内外新形势,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问题先后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内容,呈现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相结合、现实和未来相联系等特点.习近平关于道路自信的重要论述,有助于塑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的自信形象,深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走中国道路的认识,推动当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道路自信重要论述

    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邹佰峰马嘉琪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对文明形态发展的全新总结.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论述,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最新的创新成果,科学阐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先进性、人民至上、整体性、互利共赢等维度上的"新"特质,深刻阐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生动彰显了我们党向世界提供人类文明的中国方案,有力回击了"文明冲突论"意识形态倾向,进一步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前景.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原创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延安时期新闻媒体党性原则的贯彻与运用——以《解放日报》改版为例

    敖带芽
    23-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放日报》创刊初期,由于未能完整把握并运用党性原则,存在一些党性不强的现象.为把《解放日报》办成一张完全的党报,党中央以贯彻党性原则为总要求对《解放日报》进行改版,着重提出报纸要服从党的领导,反对独立性;在版面安排上要反映党的工作,发出党的声音;在内容上要贴近群众生活,善于引导群众;从文风上要反对党八股,倡导朴实文风;在组织上要实现全党办报.《解放日报》的改版贯彻了党性原则,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推进了党的事业发展,培养了新闻人才,为探索党管媒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新闻媒体党性原则党报

    论青年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认同

    张世昌吴浩琳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认同反映了人们对某一思想或观念的心理接纳程度,它关乎思想指导实践的实际效度.青年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认同,可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并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在青年思想认识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其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把握、相关理论的学习理解,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可以从多方位的认知涵养、深层次的情感链接和多维度的赋能践履三个方面,增强青年的思想认同.

    青年思想认同伟大建党精神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问题探析

    武三中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这一重要论断鲜明揭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性质和意义.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本质属性,党的政治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性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一重要论断鲜明揭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等七个方面构成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党的政治建设先进性纯洁性统领

    香港文学期刊研究(1997-2019)

    凌逾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1997年至2019年这22年间有30余种香港文学期刊创办问世,这段时期,期刊和报纸作为时代脉动的即时感应器,面向世界,面向海外华文文学,展现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意义.探究21世纪香港文学期刊第一手资料,总揽办刊情况、刊物特色、读者互动、由纸媒而网媒的剧变,能给香港文学、文艺和文化研究提供新角度,也能给内地的文学研究以新启迪.

    后九七杂志港味文学期刊特色纸媒网媒传播接受

    黄世仲政论与小说的互文性观照

    纪德君肖嘉颖
    57-6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世仲是晚清我国著名报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宣传家和首屈一指的小说家.他主要通过在报刊发表政论、连载小说等,积极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其小说与政论的撰述、发表是交错进行的,都以民主革命宣传为旨归.这使得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互触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互文关系.而这也使他的政论和小说,与当时纯新闻评论家或纯小说家的作品相比,呈现出一种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貌和创作个性.

    黄世仲政论小说互文性

    广府龙舟民俗礼数的现代价值

    曾应枫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礼俗之邦,古人待人接物、社交往来等过程中也都遵循着传统的礼仪规范和风俗习惯.延续千年的端午扒龙舟,在广州以及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社交礼仪,并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传承,与现代社会价值相接轨.在广府端午"扒龙船""睇龙船"的龙船文化中,体现了广东本土民众的众神信仰里,以水神崇拜为主.千百年来广府龙舟文化伴随着以广州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众的繁衍与成长,见证了广府地区的变迁,成为广府地区最具大众性、群众性的传统文化.

    龙舟礼仪风俗现代价值

    城市传播范式下的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研究——以广州为例

    葛思坤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加强文明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已经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城市传播作为国际传播中的一种方式,能够以更为多元的路径、更为丰富的要素和更为具象的形式来承载宏大文明传播的战略目标.在城市传播实践中,以广州为代表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开展国际传播的渠道、技术、要素、人才储备等多个维度具有相对优势,亦有丰富的国际传播经验.以广州为代表的国家中心城市应发挥自身在开展国际传播方面的优势,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城市传播国际传播差序传播广州城市品牌

    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与路径思考

    唐琼龚晨程
    78-8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数字技术的赋能效用和普惠效应可助力农村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国内各地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推动乡村发展的实践经验,如以"数字+农业"的方式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以"数字+服务"的方式助力农村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以"数字+治理"的方式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但现阶段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的问题仍然存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机制不完善等困境.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数字人才支撑,推动数字资源下沉等方法,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