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海南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中高钾与高铝共存对不同镁肥淋洗的影响,可为该缺镁土壤上合理施用镁肥提供理论依据.采集浅海沉积物发育砖红壤,设置4个钾铝处理:不加钾铝(-K-Al)、高钾(+K)、高铝(+Al)、高钾高铝共存(+K+Al),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一水硫酸镁、白云石、氢氧化镁、氧化镁、钙镁磷肥的淋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第1次淋溶液中镁浓度最大(125.47~898.81 mg/L),第2次骤降(8.79~157.64 mg/L),第3次再骤降(0.51~29.28 mg/L),往后第4~11次趋于平稳(0.25~9.41 mg/L);施用镁肥处理淋溶液中镁浓度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一水硫酸镁处理最高(898.81 mg/L),而白云石处理最低(212.50 mg/L).+K+Al条件下淋溶液中镁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条件,镁累积淋失量大致为+K+Al>+Al>+K>-K-Al;不同种类镁肥处理的镁累积淋失量为19.16~142.96 mg,+K+Al条件下镁累积淋失量由高到低顺序为:一水硫酸镁>钙镁磷肥>氢氧化镁>氧化镁>白云石,镁淋失率最低的是白云石处理(8.22%),最高是一水硫酸镁处理(82.54%).11次淋洗结束,0~20 cm土层中,与对照处理相比,除一水硫酸镁处理外,施用镁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pH,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大致为+K+Al<+Al<+K<-K-Al;同一钾铝条件下对照处理与一水硫酸镁、白云石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几乎没有显著差异,而且都显著低于氢氧化镁、氧化镁、钙镁磷肥处理.综上所述,施用镁肥后,应注意水分管理防止镁被大量淋洗;+Al处理对镁淋洗的影响大于+K处理,且+K+Al处理对镁淋洗有促进作用.在海南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上易淋洗的一水硫酸镁不宜作为基肥施用,尤其在钾铝共存条件下应少量多次施用,可选择镁肥淋失率较低的白云石做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