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土壤与肥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土壤与肥料
中国土壤与肥料

黄鸿翔

双月刊

1673-6257

trfl@caas.ac.cn

010-82108656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土壤与肥料/Journal Soils and Fertilizers Sciences in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土、肥、水、微生物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经验交流、产品信息及国内外最新动态。信息量大,实用性强,适宜农业院校师生,科研、推广、环保与行政管理部门及肥料生产、经营部门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及广大农民技术员订阅。更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特约国家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协办单位,更全面地适应本行业发展的需要,促进行业内不同领域的沟通,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拓展刊登领域,提高期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中产量和根系特征的影响

    刘英超万山平黄敏郑毅...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盆栽试验,以小麦(Tricum aestivum)和蚕豆(Vicia faba)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根系分隔[尼龙分隔(MB)、塑料分隔(PB)、无分隔(NB)]3种种植方式,系统探讨间作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小麦、蚕豆根系形态变化特征,为进一步探明间作体系作物的增产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小麦产量增加;蚕豆根系直径、表面积增加。低氮量条件(N/2)下,与塑料分隔(PB)和尼龙分隔(MB)相比,无分隔(NB)小麦根长分别增加0。66%和2。61%,根系表面积分别增加56。14%和52。75%,比根长分别增加18。55%和64。92%,比表面积分别增加64。04%和82。98%;无分隔(NB)蚕豆产量分别增加26。29%和34。84%,根系干重分别增加35。1%和45。4%,根系表面积分别增加72。66%和29。12%,根系直径分别增加66。67%和14。82%,根系体积分别增加9。55%和5。91%,比表面积分别增加165。62%和134。76%。小麦产量与根长和根系表面积呈正相关,而蚕豆产量与根长呈负相关,与根系比表面积呈正相关。不同间作体系,作物之间根系形态变化是影响产量变化的表面驱动因子,低氮量环境下,根系间作程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小麦蚕豆根系分隔施氮量产量根系形态

    基于DNDC模型青海西宁地区春小麦施氮量研究

    肖玉涛李正鹏宋明丹韩梅...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农田盈余氮肥淋溶对地下水污染,保证小麦高产和氮肥农学效率条件下寻求适宜的施氮量。结合青海省西宁地区2年试验数据对DNDC模型校准与验证,用2020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2021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先评估小麦产量和硝酸盐淋溶量对灌水量、灌水次数、耕作深度、施氮量、施肥次数的敏感性,探索不同施氮量下小麦产量、农田硝酸盐淋溶量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DNDC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小麦产量和硝态氮淋溶量,小麦产量和硝态氮淋溶量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6~0。28和0。18~0。26,均方根误差的标准偏差比分别为0。55~0。68和0。48~0。57,决定系数均大于0。80;(2)小麦产量和硝态氮的淋溶对施氮量最为敏感,敏感性指数(SI)分别为0。753和1。946,硝态氮淋溶对施肥次数与灌溉次数的敏感性较小,SI分别为-0。360和0。152。灌溉量(SI=-0。007,SI=0。085)和耕作深度(SI=0。013,SI=0。078)对小麦产量和硝态氮淋溶量几乎没有影响;(3)基于春小麦高产,氮肥农学效率以及地下水安全考虑,青海省西宁地区小麦最佳施氮量范围为160。73~176。83 kg/hm2。以上结果为青海省高原农区绿色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DNDC模型春小麦硝态氮施氮量

    聚脲甲醛缓释肥减量深施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氮肥吸收率的影响

    吕金岭尤克何斌寇长林...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聚脲甲醛缓释肥(PF)减量深耕对小麦和玉米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以及矿质养分迁移的影响,设置对照(CK)、尿素+旋耕(OPTX)、尿素+深耕(OPTS)、PF+旋耕(PFX)和PF+深耕(PFS)5个处理,在豫南砂姜黑土小麦、玉米农田开展大区试验。结果表明,对比传统尿素(OPT)处理,PF处理小麦、玉米产量显著高于OPT处理,尤其PFS处理较OPTX处理小麦和玉米季产量分别高12%和6。4%,较OPTS处理分别高3。4%和1。8%;与产量不同,PFS处理仅显示玉米季氮肥利用率(NUE)高于OPTX和OPTS处理,而小麦季NUE甚至低于OPTS处理,这可能与PF在小麦季深耕条件下养分释放速度慢有关。对比两种耕作方式,发现PFS处理小麦季产量与PFX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别,而玉米季产量显著高于PFX处理;与产量不同,PFS处理小麦季NUE显著低于PFX处理,而玉米季无显著差别,这可能与玉米季更适宜的气象条件和小麦季PF养分的后续释放有关。对比土壤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残留量和总氮浓度,发现作物收获后,PFS处理0~30和30~60 cm 土层NH4+-N残留量与PFX处理无显著差异,NO3--N残留量显著低于PFX处理,而总氮含量略高于PFX处理,这可能与PF处理在小麦季深耕条件下氮素未释放完全有关。总而言之,依据作物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聚脲甲醛缓释肥在深耕条件下显示出更高的产量效益和增产潜势,尤其玉米季作物吸氮量、产量和NUE有了显著提升,值得被推荐。

    聚脲甲醛缓释肥小麦玉米轮作深耕与旋耕砂姜黑土氮肥利用率

    分次施钾模式下雪茄烟根系发育、干物质累积及根组织结构动态变化

    吴永兵袁华恩陈泳纬何正川...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分次施钾对雪茄烟根系和根组织细胞生长发育、干物质累积及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本地雪茄烟生产确定适宜的施钾模式。试验设置3种施钾模式:CK(分1次施钾)、T1(分2次施钾)、T2(分3次施钾),分析不同时期烟株根系发育、干物质累积、根组织结构动态变化及发酵分级后雪茄烟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各处理烟株根系活力随生育期进行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干物质累积量逐渐上升,且分2、3次施钾较分1次施钾提高了烟株生育期的根系活力及中后期干物质累积量;40 d时分2、3次施钾处理根体积、根横切面积、中柱面积及导管数量较小,但分2次施钾较分1次施钾根冠比、根皮层厚度分别显著提高9。22%、38。57%;60d后分2、3次施钾处理根体积及干物质累积量较分1次施钾显著提高,根冠比较小,80d时T1、T2处理根横切面积、皮层厚度、中柱面积及导管数量显著高于分1次施钾,分2、3次施钾处理根、茎、叶干物质累积量较分1次施钾分别提高12。73%、14。73%、14。11%和15。78%、23。33%、17。55%。发酵分级后烟叶产值和茄衣比例均以分3次施钾处理最高,分别为6。70万元/hm2和23。89%,其次为T1处理,分别为6。65万元/hm2、22。88%。综上所述,分次施钾较1次施钾能够显著促进雪茄烟根系发育及干物质累积,优化根组织结构,提高烟叶经济效益,以分3次施钾效果最好,分2次施钾效果次之。

    雪茄烟分次施钾根系发育干物质累积根显微组织经济性状

    不同磷肥对镉胁迫下茄子苗期光合作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孟庆慧樊文华刘奋武王改玲...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在石灰性土壤中施加不同磷肥对镉胁迫下茄子苗期光合作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选出合理有效的磷肥、缓解镉毒害作用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使用黄土状石灰性褐土种植茄子,通过双因素分析法研究了 4种磷肥[磷酸一铵(MAP)、过磷酸钙(SSP)、磷酸二铵(DAP)、磷酸氢钙(DCP)]和4个施磷水平[0、0。15、0。25、0。35 g·kg-1(以每千克土中P含量计),分别用P0、P1、P2、P3表示]在土壤镉(5 mg·kg-1 Cd)环境下,对茄子苗期叶片中叶绿素、光合作用、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d胁迫下茄子叶片中叶绿素受损,通过施加不同磷肥,叶绿素含量均呈增长趋势,在SSP施磷类型P3水平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57%、120%、53%和76%。不同磷肥均显著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降低Cd的胁迫。具体来看,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表现为MAP ≥ DAP ≥ SSP>DCP,MAP 施磷类型 P3 水平下,Pn 为 17。4 μmol·m-2·s-1,Gs 为 0。2 mmol·m-2·s-1,蒸腾速率(Tr)在DCP施磷类型P3水平下,较P0增加了 165%,胞间CO2浓度(Ci)在DAP施磷类型P3水平下提高幅度最为明显,较P0提高了 28%。施用磷肥可以显著增加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但不同磷肥对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提升效果不同,其中磷酸二铵对MDA含量的降低幅度最为明显,为41%;磷酸一铵对SOD、POD和CAT活性的增加最显著,分别增加了 43%、106%和66%;过磷酸钙对APX和GR的活性增幅最大,分别为54%和93%。因此,施加不同磷肥可以缓解Cd胁迫下对茄子叶片的毒害,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镉胁迫磷肥类型施磷水平茄子光合作用抗氧化酶系统

    氮磷钾配施对茉莉花产量及花汛期的影响

    李先民李琴黄展文孙明艳...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寻氮磷钾配施最佳方案,为茉莉花科学施肥提供参考,选择立地条件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地块为试验地,以试验地原有种植的树龄15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主栽品种横州市双瓣茉莉为供试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施肥效应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横州市茉莉花产量及花汛的影响,以明晰横州市茉莉花种植区域环境条件下鲜花产量对氮磷钾的需求差异,为茉莉花科学施肥及鲜花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广西横州市茉莉花种植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对横县双瓣茉莉生产而言,速效氮含量过剩,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在氮磷钾3种肥料的互作效应中,磷肥和钾肥的互作效应最高,其次为氮磷钾肥和氮钾肥的互作效应;(3)不同的施肥处理的茉莉花日产量消长同步,不同氮磷钾配施对茉莉花花汛期的影响不显著;(4)在茉莉花的稳定花期(6-9月)中,各月均有花汛期出现,其中,7月平均日产量最高,8月平均日产量最稳定;(5)氮磷钾配施对茉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影响由大到小为磷肥>钾肥>氮肥;(6)本研究中,三元二次方程拟合不成功,一元二次方程方面仅有N的效应方程拟合成功,P、K的效应方程均拟合失败,而在二元二次方程中,NP、NK、PK的3个效应方程均拟合成功;对拟合成功的方程进行求解,排除实际操作中无法达到的施肥量,综合考虑试验地土壤速效氮含量过剩及减少种植户的投资成本等因素,推荐施肥方式及施肥量为磷肥393。64 kg/hm2,钾肥381。59 kg/hm2。

    茉莉花肥料配施"3414"试验产量花汛期

    锌锰硼配施对雪茄烟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袁华恩管庆林吴永兵朴晟源...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配施不同比例锌锰硼元素对雪茄烟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和品质的影响,以'德雪1号'为试材,对雪茄烟生育期质体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碳氮代谢酶活及发酵后烟叶化学成分、锌锰硼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配施不同比例的锌锰硼元素均能提高雪茄烟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烟叶淀粉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碳氮代谢产物含量,碳氮代谢更为协调;(2)处理间比较,T2处理(Zn∶Mn∶B=4∶4∶3)较CK(Zn∶Mn∶B=0∶0∶0)发酵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51。39%、66。67%,烟碱、总氮含量分别降低12。08%、20。22%,Zn、Mn、B含量分别提高0。17、1。98、0。65倍,钾氯比、氮碱比协调性较好,符合优质雪茄烟叶生产要求。综上可得,四川省什邡雪茄烟产区宜采用T2处理(Zn∶Mn∶B=4∶4∶3)的锌、锰、硼元素配施比例,T3处理(Zn∶Mn∶B=2∶3∶2)次之,可显著增强雪茄烟叶的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强度,改善烟叶品质。

    叶面喷肥锌锰硼元素雪茄烟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品质

    烤烟根际磷库特征及其对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响应

    李蔓吴润娟闫茂恒谢雯颖...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综合分析烤烟根际土壤磷库特征及其对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响应,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比较了烤烟产量、产值、不同等级烤烟比例以及根际土壤磷库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烤烟的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以及不同形态的磷组分含量。与常规施肥(处理2)相比,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处理3)、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4)以及化肥减量30%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处理5)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平均显著增加了 30。00%、59。57%和82。42%,活性磷、中活性磷、稳定性磷以及难溶性磷含量平均显著增加了 48。36%、67。15%、16。51%和12。46%,其中活性磷对烤烟产量的形成贡献最大,占到了所有磷组分可解释量的68。23%,以树脂磷Resin-Pi为首要贡献因子,占到了活性磷组分可解释量的68。70%,其次为17。30%的活性磷NaHCO3-Pi和14。10%的活性磷NaHCO3-Po,特别是处理4,各磷组分含量最高,显著增加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的同时,显著降低了中下等烟比例,体现出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的明显产量优势和减肥增效效应。

    有机无机肥配施烤烟根际磷库特征

    灌溉与有机肥处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斌宿顺顺冯浩吴淑芳...
    14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不同灌溉量和有机无机肥配施的组合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冬小麦的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以关中地区冬小麦'小偃22'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采用等氮原则对有机肥与无机肥进行不同比例配施(F1,100%无机肥;F2,24%有机肥+76%无机肥;F3,48%有机肥+52%无机肥),结合2个水平的灌溉(充分灌溉W1和亏缺灌溉W2),共设计6个灌溉施肥组合处理(W1F1、W1F2、W1F3、W2F1、W2F2和W2F3)。通过测定冬小麦的生长指标(植株株高和叶面积指数)、0~200 cm 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以20cm为深度间隔)和小麦的产量及构成要素(干物质量、穗长、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分析灌水量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1)充分灌溉(W1)条件下,F2、F3处理株高较F1处理分别提高3。4%~21。2%和0。8%~15。9%,叶面积指数提高5。7%~18。5%和16。8%~47。4%,干物质量提高12。1%~26。1%和21。1%~36。0%,穗长提高12。5%和14。5%,有效穗数提高6。6%和9。3%,千粒质量提高18。3%和24。4%,籽粒产量提高14。8%和28。6%,WUE提高14。6%和27。5%;亏缺灌溉(W2)条件下,与F1处理相比,F2、F3处理株高分别提高8。5%~16。2%和0。5%~10。6%,叶面积指数提高 4。9%~20。7%和 17。0%~50。0%,干物质量提高 7。7%~25。7%和 15。0%~34。6%,穗长提高 12。3%和 18。5%,有效穗数提高7。4%和18。0%,千粒质量提高15。3%和25。1%,籽粒产量提高13。1%和31。8%,WUE提高21。4%和35。2%。在相同灌溉水平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可以提高土壤体积含水率。(2)W2F2处理对冬小麦株高增长最有效,灌浆期达最大值,较W1F1处理增长10。4%;W2F3处理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穗长、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影响最大,成熟期较W1F1处理分别提高23。6%、39。0%、20。3%、18。4%和33。1%。(3)W2F3处理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WUE的影响最为显著,W1F1、W1F2、W1F3、W2F1和W2F2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 35。5%、18。0%、5。3%、31。8%和 16。6%;W1F1、W1F2、W1F3、W2F1 和 W2F2 处理 WUE 分别提高了 52。6%、33。2%、19。7%、35。2%和21。4%。亏缺灌溉与48%有机肥+52%无机肥组合处理的冬小麦籽粒产量和WUE最高,该灌溉施肥管理方案为关中平原及环境相似地区冬小麦的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亏缺灌溉有机无机肥配施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蚯蚓粪配施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甜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黄楠刘继培赵跃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蚯蚓粪作为新型有机肥料对于土壤改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以甜瓜为供试作物,分析对比单施蚯蚓粪(T1)、蚯蚓粪配施生物炭与沸石(T2)、蚯蚓粪配施聚丙烯酰胺(PAM)(T3)、蚯蚓粪配施生物炭与沸石及PAM(T4)处理对甜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蚯蚓粪配施生物炭与沸石及PAM处理的甜瓜的产量、维生素C含量及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539。65 kg/hm2、16。17 mg/100 g、有机质27。08 g/kg、全氮2。64g/kg、有效磷403。61 mg/kg、速效钾302。02mg/kg,且可滴定酸含量较低,为0。12%;此外,可溶性固形物与含量最高的T2处理差异不显著,类胡萝卜素与含量最高的T3处理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采用蚯蚓粪配施生物炭、沸石及PAM的土壤改良措施对提高甜瓜品质、改善土壤种植环境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蚯蚓粪土壤改良剂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