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全国天然气化工与碳一化工信息中心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全国天然气化工与碳一化工信息中心

古共伟

双月刊

1001-9219

magazine@swrchem.com;trqhg@mail.sc.cninfo.net

028-85962641 85964717

610225

四川成都双流航空港445信箱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Journal Natural Gas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与天然气、合成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醇等一碳化学品及其衍生物和低碳烷烃化工利用相关的化工技术和科研成果,同时也报道一些其它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对新技术的研发、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应用和工厂技术改造和革新的报道并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炼化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碳减排探讨

    张晓琳程光剑徐冰苏文...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某炼化企业碳排放情况,制定减排措施,参照相关指南核算了该企业的年度二氧化碳(CO2)排放量,范围包括发电设施和石油化工装置。对于CO2排放占比较多的工艺过程,采取或规划了高效合理的减排措施,包括开展CO2捕集纯化侧线试验、建设燃煤烟气CO2捕集示范装置、研发及应用一氧化二氮(N2O)分解催化剂以及提高装置电气化率等。降碳措施的实施,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企业的CO2排放量,促进了低碳环保、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工作的开展,可为同类企业提供参考。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炼化企业降碳措施

    PTX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储能和消纳中的应用分析

    宋鹏飞张超肖立王修康...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促进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高比例不稳定电力面临实现大规模储能和跨区域消纳等挑战。广义的氢储能是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并将氢气及其参与合成的氢基化学品作为储能和消纳的介质。绿电制合成化学品(Power-to-X,PTX)融合CO2化学转化利用技术,借助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生产具有零碳特性的甲烷、甲醇和氨等产品。这些产品能够进入已有的能源基础设施系统,实现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储存、运输和配送,在不改变终端用能习惯的前提下迅速完成消纳。分别对绿电制绿色甲烷、绿色甲醇和绿氨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认为PTX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已有产业的融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消纳,发展前景广阔。

    氢储能电制化学品电制甲烷绿色甲醇绿氨

    碱性电解水用隔膜材料的优选研究

    刘艳莹尚蕴山程小波许壮...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碱性电解水制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氢能生产途径,技术相对成熟,应用最为广泛。隔膜是电解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解池的电解性能影响较大。基于降低电解水制氢电解电压的目的,通过对不同种类隔膜的结构特性和电导率进行分析与测试,并结合其在电解池中的电解性能的综合评估,探究了隔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而优选出适用于碱性电解水的隔膜材料。根据碱性电解水所需隔膜性能的指标(包括膜电导率、孔隙率、耐碱性、气泡渗透性、润湿性、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高分子隔膜的筛选。通过对几种不同规格、型号的国产和进口商用高分子隔膜进行综合比较,发现进口的AGFA-Ⅳ隔膜性能最优,其孔隙率为60%±10%,膜电导率为51。7 cm-1·Ω-1。在此基础上组装成电解池并测试了AGFA-Ⅳ隔膜的电解性能。结果表明,基于进口的AGFA-Ⅳ隔膜的电解池在电解测试过程中具有最低的水电解电压,当电流密度为0。4 A/cm2时,其电解电压为1。841 V,因此确定进口的AGFA-Ⅳ隔膜为该体系的最优隔膜材料。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隔膜在碱性电解池电解过程中的性能特点,并对设计和构建用于碱性电解水的高性能隔膜有一定借鉴作用。

    碱性电解水电解池隔膜电导率电解电压

    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研究现状与分析

    高岳朱红钧唐堂李佳男...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是实现大规模、远距离和低成本氢气运输的手段之一,但氢气掺入天然气管道给管线运行工况、安全维护等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围绕国内外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现状,讨论了影响天然气管道掺氢安全输送的主要因素,即掺氢引起的天然气物性改变、氢致失效和掺混不均,以及掺氢管道泄漏扩散和燃爆的安全问题。结果表明,天然气掺氢后,对现有管材提出了新要求,需开展相关实验以揭示氢致失效机理,掺氢天然气管道停输后是否发生气体分层与管道是否发生氢致失效密切相关。掺氢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及自燃的安全范围、发生燃爆所需的最小掺氢比及燃爆机理尚不明晰,实验研究与实际运营存在差距。针对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的规范、标准及相关监管政策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结合系统的研究数据及实践进一步完善。以上结果明晰了掺氢输送存在的风险,可为大规模掺氢混输的工程推广与实际运营提供参考。

    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掺氢比泄漏扩散燃爆

    国内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隋朝霞付亚轩张丹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自"十一五"开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建设,长期以来环保问题和经济性是制约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双碳目标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到2035-2040年将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而国际天然气市场波动进一步提高了对供应安全的要求。煤制天然气作为现代煤化工的重要形式,有利于促进煤炭清洁低碳化利用。分析了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天然气多元化供应和安全储备需要给煤制天然气产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而终端市场竞争力不强和高碳排放等环保问题是该产业的长期挑战。分析了煤制天然气生产成本和到达终端市场的综合成本,在环渤海、长三角和中部地区3个天然气区域市场内,与其他多种气源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结合煤制天然气产能和供应能力的增长趋势,预计2030年前我国煤制天然气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煤制天然气将发挥丰富终端气源和应急供应的重要作用。

    煤制天然气天然气储备经济性碳排放需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