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跃明

季刊

1673-3177

kjxxs.xn@petrochina.com.cn

028-86015441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石油科技大厦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Journal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天燃气勘探开发方面的科技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为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盆地及周缘震旦系陡山沱组烃源岩生烃潜力

    苑保国戴鑫陈建平朱华...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震旦系陡山沱组作为四川盆地一套重要的烃源岩,目前研究程度还较低.虽然已知对震旦系灯影组成藏具有一定的贡献,但暂未针对性地开展生烃潜力评价研究.为此,结合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在系统分析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陡山沱组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分布的基础上,开展了陡山沱组烃源岩干酪根历史时期生油量、排油量、生气量等评价计算,并初步分析了四川盆地范围内陡山沱组烃源岩来源的天然气资源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内陡山沱组烃源岩总体不发育,但存在盆地西北缘、东北缘和南缘等3个烃源岩发育区;②计算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陡山沱组烃源岩干酪根历史时期的生油量、排油量、生气量分别为5 021×108 t、4 519×108 t、161×1012 m3,盆地外围的干酪根生油气量是盆地内的3倍;其中盆内以川西地区生油气量最大,盆缘以东南部地区生油气量最大;③四川盆地范围内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烃源岩来源的天然气资源量1.09×1012 m3,以原油裂解气为主,其中川西地区天然气资源量最大,其次为川东和川南地区.

    四川盆地震旦纪陡山沱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天然气资源量

    新疆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黄阳鸿王振宇杨海军马青...
    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是塔北隆起下古生界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厘清该区寒武系沉积演化过程和相带分布可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依据.在对岩心、薄片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和野外剖面特征分析,对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纪处于塔北大型碳酸盐岩台地内部,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半局限台地 2 种台地相.②局限台地主要发育于上、中寒武统,包含潮坪、潟湖、障壁滩坝 3 种亚相,其中可见有冲刷面、层状层理等构造,剖面中GR曲线跳跃剧烈,呈锯齿状,视电阻率整体偏高.③半局限台地在上、中、下寒武统均有分布,主要包括台内滩、滩间海 2 种亚相,宏观上可见水平层理、韵律层理,剖面中GR曲线总体较平直,呈箱型,视电阻率整体偏低.④沉积演化特点上,从早寒武世—晚寒武世,其沉积环境在纵向上呈现为:局限台地—半局限台地,随着海平面升降的变化,出现开阔—闭塞—开阔—闭塞的环境变化.

    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纪碳酸盐岩沉积相台地相

    川东地区新钻区块礁滩沉积模式及有利相带——以板东南缘上二叠统长兴组为例

    蔡强黄天俊杨东凡罗文军...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四川盆地东部武胜—石柱台内洼地两侧上二叠统长兴组礁滩气藏勘探开发不断突破,卧龙河南缘地区3口生物礁钻井已获天然气近5×108 m3,与其相邻的板东南缘长兴组也发现大面积相同的礁滩地震异常体,但其"亚平行层状反射"特征与典型的生物礁地震响应特征具有明显差异,由于该区块钻井少(仅板东18井1口井),研究程度较低,对于该异常体是礁还是滩的地质认识仍然模糊不清.因此,亟待建立本区的沉积模式,为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理论依据.在对比分析卧龙河南缘及广安高带地区的薄片、测井曲线及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正演及古地貌分析,开展了本区沉积储层模式及有利相带预测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板东南缘地区长二段岩性以生屑灰岩为主,长三段见生物礁灰岩,认为板东南缘地区具有生物礁和生屑滩纵向叠置发育的条件;②板东南缘台洼边缘前端长顶上隆、振幅减弱、内部断续及空白反射为生物礁的响应特征,台洼边缘后端长顶上隆、振幅减弱、内部亚平行层状反射为礁滩叠置体的响应特征;③恢复了长兴组古地貌,预测了礁滩体有利相带共8.8 km2;④通过与邻区的井震对比及正演分析,建立了本区台洼边缘前端生物礁、台洼边缘后端礁滩叠置体的沉积模式.板东南缘地区长兴组礁滩沉积模式的建立对台洼礁滩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武胜—石柱台洼板东南缘晚二叠世长兴组礁滩沉积模式

    混积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关键参数计算——以四川盆地蓬莱气区寒武系沧浪铺组为例

    汪泽宇赖强吴煜宇李淑荣...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北斜坡蓬莱气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一段为清水浅水陆棚和混积浅水陆棚交替沉积,硅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物在纵向上互层或平面上交替沉积,发育泥质、硅质、方解石、白云石和黄铁矿等多种矿物,组成岩石类型多样.储层岩性纵横向变化快,且低孔低渗,不同岩性的孔渗关系迥异,传统的双矿物计算模型难以满足混积岩复杂矿物成分计算要求,相应的孔隙度计算精度也无法保证.为解决混积型碳酸盐岩储层复杂矿物含量和孔隙度两个关键参数计算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应用大量的全岩X衍射、物性、压汞实验分析数据和岩化分析、岩性扫描测井标定的常规测井信息,形成降维法、神经网络分析法、元素反演矿物组分法和最优化处理法 4 种计算沧浪铺组复杂岩石矿物组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4 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全岩分析和岩性扫描均具有一致性,其中最优化处理结果最佳,降维法可操作性最强;在获得准确矿物组分含量基础上,建立基于三孔隙度曲线的变骨架参数孔隙度计算模型,用于混积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混积型碳酸盐岩降维法神经网络方法元素反演矿物最优化法变骨架参数

    基于智能算法的气藏水体参数计算

    宋利红李成刚刘波魏之焯...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藏水体参数的合理确定是准确计算水侵量的重要因素,为水侵气藏动态分析、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为此,以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为基础,建立水体参数模型以形成目标函数,在拟合地层压力与实测地层压力误差最小的前提下计算水体参数,探讨基于智能算法的气藏水体参数计算方法.以某气藏A井区为例,分别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水体参数,并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用鲸鱼优化算法得到最佳的水体参数组合是水体内边界半径(rw)1 101 m,无因次外边界半径(reD)5.10,水侵角度(θ)25.07°,储容比(ω)0.13,窜流系数(λ)0.000 35;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最佳的水体参数组合是水体内边界半径(rw)1 030 m,无因次外边界半径(reD)4.83,水侵角度(θ)15.68°,储容比(ω)0.21,窜流系数(λ)0.000 16.②两种算法得到拟合地层压力值与实测地层压力值的相对误差均较小,整体不超过 5%;同时,鲸鱼优化算法的平均相对误差 1.36%,较之粒子群算法平均相对误差 2.01%,鲸鱼优化算法的误差相对更小.③鲸鱼优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全局搜索能力强和操作简便等优势;粒子群算法作为一种进化算法,具有计算目标函数收敛值更小的特点.两种算法均可行.水体参数计算结果为该气藏水侵规律分析确定了基础参数,算法对比研究结果则增添了新的技术手段,为我国同类气藏的水体参数计算及基于计算结果的气藏高效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水体参数模型鲸鱼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水侵参数

    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在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李龙郑姝敖科李琦...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气藏的开发效果存在差异.目前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主要是在现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气藏的储量、开发或经济等指标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多方面指标权重的评价方法较少;同时,适用的评价标准也较少,多数是采用通用的行业标准或者数据归一化标准,而评价标准应随评价样本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更准确地刻画评价对象.为此,选取磨溪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简称"磨溪龙王庙组气藏")等 55 个代表性气藏作为样本,开展了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众多评价指标中进行筛选,建立适合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评价指标有内部收益率、单位完全成本、亿立方米产能投资、净现值、储量动用率、井控储量、标定采收率、采气速度、稳产期末采出程度、稳产年限、递减期递减率等 11 项;②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数学方法,从定量和定性方面分析了不同指标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权重,11 项开发效果评价指标按指标权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的前三位为内部收益率、井控储量、净现值,即这 3 项指标是对气藏开发效果影响最显著的因素;③采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各指标评分量化标准,构建适用于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效果评价新方法,并应用于气藏,得到相应的开发效果评价结果,与气藏的实际开发效果较为吻合.新方法的构建与应用,不仅可以评估处于开发中后期阶段的气藏开发效果,也可以通过指标间的对比分析而找到造成气藏开发效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可为今后不同气藏开发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碳酸盐岩气藏评价指标体系效果评价熵权法层次分析法

    海上气田开发评价中合理井距确定方法

    王志中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气田评价阶段,受限于评价井数量和地质资料,常规气田开发井距确定方法应用受限.通过分析常用的开发井距确定方法,选取普适性较好的单井合理控制储量法、合理单井配产法和合理采气速度法等 3 种方法进行分析,明确了该类方法开发井距确定中的关键参数,即气井稳定产量、合理采气速度、稳产年限及稳产期末采出程度,基于类比数据进行图版回归,明确了各关键参数的取值方法.此外,通过统计回归和概率分析方法,形成了不同物性条件下、不同气藏类型的经验图版.研究结果表明:①统计回归表格及图版可快速确定影响气田开发的相关关键参数,即合理采气速度、稳产年限及稳产期末采出程度;②基于已开发气田形成的气田井控面积法与单位厚度井控储量法,可用于气田开发井距的直接读取和快速确定;③相关研究成果在西非深水气田A中得到成功应用,确定该深水低渗气田合理井距为 1 000~1 200 m.研究成果可为气田开发评价中合理井距的确定提供经验和借鉴.

    海上气田气田评价合理井距采出程度井控面积法单位厚度井控储量法

    邻井气举辅助泡沫排水采气工艺起效时间探究

    翟中波陈刚朱智贤常渭涛...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常规泡沫排水采气的效果,在对积液气井环空加注泡排剂的同时,使用邻井天然气对积液气井环空进行注气,即邻井气举辅助泡排新工艺.新工艺泡排剂起效时间决定关井时间和采气时率,对气井生产有重要的影响,目前行业内对此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在已有致密气井间歇泡排注剂后关井时间探究的基础上,依据注入泡排剂之后井口压力、气量和温度变化趋势来判定泡排剂下行时间和扩散时间,从而确定泡排剂的起效时间,并与常规泡排剂加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了新工艺的优点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常规环空泡排注剂和邻井气举辅助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注剂后泡排剂的流动形态不一样,前者泡排剂呈"线状",沿"静态"环空的油套管壁下行;后者泡排剂会以"液滴状",在进入积液气井"动态"环空之后,随着邻井天然气迅速下行;②新工艺可以显著缩短泡排剂的起效时间,从 8.2 h缩短至 1.1 h,效率提高了 86.6%,因借助注入的天然气对积液气井进行气举,排液效果更好,常规注剂不能复产的低产、低压气井借助新工艺可以正常恢复生产.为低产低压气井的排水采气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气井积液泡沫排水采气邻井气举辅助下行时间扩散时间

    苏75区块小井眼钻完井技术

    李鹏伟汝大军王建宁沈家训...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苏里格地区钻井全面实施"泥浆不落地"技术,而小井眼钻井技术是减少钻井液的用量、减少废弃物、降低入井钢材费用和减少固井成本的有效途径.针对苏里格气田小井眼水平井钻进过程中的岩石可钻性差、造斜点选择难度大、水平段轨迹复杂、地质复杂造成的井下安全等问题,开展了井身结构优化、小井眼轨迹优化与控制、钻头优选及水力参数优化、钻井液体系优选及性能参数优化研究.结论认为:①在加强安全钻井配套措施的基础上,优化后的井身结构更具经济性及合理性;②低固相钻井液体系抗温稳定性强,具有良好的抑制岩心分散的能力,能够有效防止黏附卡钻的发生,且成本低、封堵效果较好;③针对各个地层岩性特征优选的高效PDC钻头,优化水力参数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机械钻速,确保砂体钻遇率达到 95%以上.

    小井眼钻头优选轨迹优化与控制钻井液性能参数水力参数

    莺琼盆地塑性泥岩地层钻井提速技术

    李云龙杨海东杨骏师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海西部莺歌海及琼东南盆地是南海高温高压气田主要分布地区,该区域高压储层上部是一大套泥岩盖层,具备强塑性特征,加上高密度钻井液的压持效应,导致钻头切削齿难以吃入地层,机械钻速缓慢.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针对该区块大套塑性泥岩采取的 3 种主要提速技术,从钻井液体系及比重优化、钻头优化、钻井参数优化及配套提速工具等方面,提出一套适用于莺琼盆地塑性泥岩地层钻井提速技术.应用结果表明:①莺琼盆地塑性泥岩的提速可以通过减弱井底压持效应、增强对塑性泥岩的切削效率来实现;②使用优化钻头+配套提速工具+优化钻井液体系及密度的综合提速技术可以实现良好提速效果;③马达及超级马达在较软地层钻进提速明显,但砾石等研磨性强的地层对钻头损伤较大;④水力脉冲及扭冲工具均有较好效果,水力脉冲工具更适用于东方区块埋深相对较浅的高压井的提速,对于埋深较深、地层压力系数极高的地层,应用液力提速马达的效果更加明显.

    南海高温高压塑性泥岩钻井提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