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跃明

季刊

1673-3177

kjxxs.xn@petrochina.com.cn

028-86015441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石油科技大厦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Journal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天燃气勘探开发方面的科技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为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深井中带伸缩节测试管柱校核方法

    陈科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是中国石化超深层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层位,具有埋藏深、高温、超高压、硫化氢含量高的"四高"特点,原有的深层测试管柱性能、结构等难以满足茅口组超深、超高压储层测试需求,管柱面临性能差及安全系数低的难题,测试管柱设计难,测试风险大.针对上述难题,根据川东北地区茅口组勘探评价的实际需要,通过伸缩节受力分析、管柱力学行为分析和管柱强度校核,对伸缩节数量和位置进行优化,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超深井、超高压测试管柱的校核方法.现场应用表明:①考虑活塞效应、屈曲效应、鼓胀效应和温度效应及伸缩节对井下测试管柱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建立了高温、高压、超深井、带伸缩节测试管柱的力学模型;②通过优化设计的测试管柱在高温、高压井中,成功完成了酸压施工和压力温度资料的获取,验证了管柱强度校核方法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为保障川东北地区茅口组超深气藏的安全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推动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盆地超深井超高压伸缩节测试管柱管柱强度应力分析

    低渗含硫气藏开发后期井筒化学解堵工艺——以磨溪雷一1亚段气藏为例

    罗诉舟冯兆阳郑丽胡秀银...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磨溪雷一 1 亚段气藏(简称"磨溪雷一 1 气藏")属低渗透碳酸盐岩中高含硫气藏,为了解决气藏开发后期地层压力低、井筒堵塞严重导致气井低产甚至停产的难题,进行了井筒化学解堵工艺措施的研究.在分类统计低压气井井筒堵塞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堵塞机理,优选解堵剂,并选择磨溪雷一 1 气藏的典型堵塞气井,开展化学解堵现场试验.针对气井低压特征,优化关键工艺参数,最终形成井口泵注解堵剂、连续油管解堵剂冲洗两套化学解堵工艺措施,适用于堵塞程度不同的气井.研究结果表明:①磨溪雷一 1 气藏井筒堵塞物主要由烃类、酯类组成的有机物和由FeS、Fe3O4 等组成的无机物构成,大部分堵塞物来源于井下工具及管材的腐蚀产物;仅无机解堵剂对堵塞物有溶解分散作用,其中CT4-12B性能最优.②井口泵注解堵剂工艺,适用于井筒内有一定流动通道的中、轻度堵塞井以及堵塞井段较短的重度堵塞井;解堵剂加注量 0.5 m3、浸泡时间 24 h时,效果最佳.③连续油管解堵剂冲洗工艺,能够有效解除井筒重度堵塞,但井筒造斜点以下施工难度增大;解堵剂加注量 1 m3、直井段浸泡时间 3 h、斜井段浸泡时间 24 h时,效果最佳.两种井筒化学解堵工艺在磨溪雷一 1 气藏的现场应用试验结果,4 口中度堵塞井、8口重度堵塞井共计 12 口气井实现解堵,日增产气量共计 24.1×104 m3,取得较好效果,表明两种井筒化学解堵工艺切实可行,对同类气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低渗含硫低压井筒堵塞化学解堵解堵剂连续油管磨溪雷一1气藏

    准噶尔盆地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封存适宜条件分析

    杨皝杨镱婷陈磊肖贝...
    10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部咸水层CO2 地质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潜力最大的碳减排技术.为全面评估准噶尔盆地深部咸水层CO2 封存潜力,综合利用盆地断裂、历史地震、单井钻试及地层水等资料,从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断裂与地震活动、地温、地层水、封存储盖组合6个方面,开展了分区分层系的封存条件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适宜地质封存的主要层位为中生界的白垩—侏罗系;②东部和腹部地区的断裂和地震活动趋势较弱,能够保障地质封存的安全性;③盆地整体地温条件适宜开展地质封存;④白垩系和东部、腹部地区的咸水层条件最适宜开展地质封存;⑤白垩系清水河组、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的储集层与其上盖层是最适宜开展地质封存的储盖组合.结论认为 3 套封存储、盖层的埋深条件适中、储盖层岩性适宜、储集层厚度条件适中、盖层封盖性良好,盆地具有开展地质封存的长远发展潜力.

    准噶尔盆地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封存条件封存潜力

    南海典型枯竭气藏CO2封存潜力评估与展望

    李保振田虓丰唐恩高苏彦春...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东南近海地区工农业发达,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区域,减排压力日益严峻,但是陆上埋存潜力有限;同时我国南海勘探开发了大量的富含CO2 气藏,在天然气外输和终端处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减排压力.为此,针对近海大型近枯竭气田实施 CO2 封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①分析了枯竭气田 CO2 封存的机理与优缺点;②通过国内外典型枯竭气藏 CO2 驱油与封存的实例的剖析,总结了其在实施策略、关键技术、实施效果方面的经验;③基于南海富含CO2 气藏减排需求与陆上排放源情况,评估了在海上近枯竭的 Y气田实施 CO2 封存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近海接近枯竭的Y气田封存条件及源汇匹配条件较好,比较适宜开展陆上CO2 海洋封存先导实践探索,其理论埋存量可达3×108 t,能够满足邻近或联网高含CO2 油气藏的排放量的埋存需求.

    南海近枯竭气藏封存源汇匹配CO2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投稿须知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后插1页